聊「芭蕾與時尚」話題,譁!必須要說Bakst的戲服設計啊。一戰以前,在那些前衛的歐洲服裝設計師們嘗試將歐洲女性從緊身胸衣中解放出來之前,Bakst已經在芭蕾舞臺上解放了芭蕾舞者們,同時,Bakst的影響力已經衝出芭蕾的世界,影響到各個層面,時裝只是一部分。
今天的推送是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的同學們讓我寫的命題作文,聊聊吉佳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給巴黎、給世界帶來的震撼。前一段時間,我參與了到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舉辦的芭蕾系列講座活動,我參加的三場講座都是關於「芭蕾和時尚」 的話題,同時寫了這些稿子。
好消息是:這個春節期間,上海大劇院會上演經典劇目《天鵝湖》和《茶花女》。
大年初三、初四
上海芭蕾舞團經典版芭蕾舞劇《天鵝湖》
時間:2021/2/14-2/15周日至周一 19:30
地點: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大年初六、初七
上海芭蕾舞團芭蕾舞劇《茶花女》
時間:2021/2/17-2/18周三至周四 19:30
地點: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今天推送的漂亮的版面設計當然是「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的同學製作的。歡迎大家關注他們的帳號真的很有料,文末有它的帳號二維碼。
EchoEnjoys 還將繼續聊聊芭蕾與時尚這些話題,2021年,我們一起看戲聊天啊。
本名Lev Samoilovich Rosenberg,1886年5月9日出生於俄羅斯一個中產階級猶太家庭,少年時代喜愛藝術,考入聖彼得堡的皇家藝術學院,成年後是出色的畫家,也是著名藝術團體「藝術世界」的奠基人,非常擅長繪製人物肖像。
現在我們提及巴克斯特,就會想起那些個人風格強烈的芭蕾服裝設計。他繪製的圖稿和服飾實物主要被收藏在倫敦的Victoria & Albert Museum和紐約的MOMA等美術館。巴克斯特是一個地位特殊的藝術家,他同時出現在藝術歷史、時尚歷史、設計歷史等不同領域的教科書中,被認為是有著關鍵性影響力的人物。
1909年由萊昂·巴克斯特(Léon Bakst)為芭蕾舞劇《金鳥》(L'Oiseau d'Or')設計的王子服裝
36歲時,巴克斯特首次嘗試舞臺設計,42歲時移居巴黎,並開始固定與佳吉列夫 (Sergey Diaghilev) 合作,先後為俄羅斯芭蕾舞團 (Ballets Russes) 的12個芭蕾劇目設計服裝與舞臺布景,在法國乃至全世界產生轟動性的影響力。同時代的人們認為他是「了不起的裝飾藝術家,品位絕佳,想像力非凡,優雅貴氣」。48歲時,巴克斯特因病在巴黎過世。
從歷史角度看,華美的芭蕾服裝一直是俄羅斯傳統。芭蕾舞是源自義大利的宮廷舞蹈,在路易十四時代的法國得以發展,早年的芭蕾舞劇是和歌劇一起穿插表演的。彼得大帝之前的俄羅斯並沒有芭蕾舞,當大帝將古典芭蕾引入自己國家時,更為看重是它的禮儀規範性質。儀式感與俄羅斯的東正教相呼應,使得服飾極為精緻(鑲嵌工藝)、色彩華麗(金色與深藍色的經常出現)。
古典芭蕾在進入俄羅斯時,沿襲了義大利傳統,強化了芭蕾與劍術、舞蹈與軍事演習之間的關聯,從一開始俄羅斯的芭蕾訓練就有軍隊的影子,形成了團隊化、系統化的特點。同時,俄羅斯一直用極高的薪酬與禮遇將頂級舞蹈演員與編舞家請到本地。過往的這些努力,最終使得俄羅斯芭蕾成為獨特的風景,為佳吉列夫倡導的「現代芭蕾」奠定基礎。
巴克斯特經常與編舞家、舞蹈家福金 (Michel Fokine) 合作。福金對傳統表現方式感到厭煩,那時女演員無論演出什麼角色都穿粉色緞鞋與白色紗裙。福金認為,芭蕾舞劇的主題最重要,舞蹈動作、服飾、音樂等等都要服務於主題。福金和巴克斯特志同道合,他們為芭蕾舞臺帶來革命性變革。
在與福金聯手創作《天方夜譚》 (Scheherazade)時,巴克斯特不僅設計服裝還設計了舞臺布景,在巴黎引發轟動。巴克斯特徹底改變了舞臺布景的設計思路。之前,人們認為要突出演員,所以舞臺布景灰暗色調為主。而他和福金合作,將舞臺布景、人物融合為一體。雖然外界批評不斷,但巴克斯特和他的朋友們並不放棄,他堅信:「是時候說再見了,我們不再需要畫家那種與主題格格不入的瞎子式舞臺布景圖,也不再需要裁縫做的那些妨礙舞蹈家肢體舒展的服裝。」
《火鳥》(the Firebird) 是這幫俄羅斯藝術工作者的突破口,這是第一部具有自我意識的俄羅斯芭蕾舞劇,如果說之前是從法國汲取靈感,那麼《火鳥》則是徹底的顛覆了。《火鳥》改編自俄羅斯民間故事,作曲家是俄羅斯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服裝設計來自巴克斯特,他大量使用俄羅斯傳統民間圖案與鮮豔色彩。
劇中最重要的角色雖然由女演員演出,但角色沒有性別,而是一隻神秘的火鳥,神秘而威嚴,擁有魔力。巴克斯特為火鳥這個角色設計的服裝與傳統截然不同,腰部沒有傳統的薄紗裙,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東方色彩的褲子,腳上不是傳統粉色緞鞋,而是傳統的俄羅斯鞋子,同時加入大量的華麗的羽毛與珠寶。巴克斯特自己對此的評價是「原始藝術的樸素形式為歐洲藝術開闢的嶄新道路。」
此外,巴克斯特在1909年為《埃及豔后》 (Cleopatra) 設計服裝與舞臺,以及1910年的《狂歡節》(Carnival),1911年的《水仙》(Narcissus),1911年的《玫瑰之魂》(Le Spectre de la Rose),1912年的《牧神午後》(L'Après-midi d'un faune),1912年的《達弗尼斯和克洛伊》(Daphnis and Chloé),1917年的《善良的女士們》(Le donne de buon umore),1921年的《睡美人》(The Sleeping Princess) 等等,這些俄羅斯芭蕾團的著名劇目都融入了巴克斯特的作品。
左:1911年《玫瑰之魂》中為尼金斯基設計的服裝
右上:1909年《埃及豔后》的服裝與舞臺布景設計
右下:1917年《善良的女士們》服裝
1909年開始,俄羅斯芭蕾舞團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不僅「霸佔巴黎」也影響著整個世界的生活潮流。巴克斯特連同他參與創作的12個芭蕾劇目,影響著時尚與藝術領域的同行們。
赫蓮娜·魯賓斯坦(Helena Rubinstein)我們熟悉的化妝與護膚品牌赫蓮娜的創始人,她在看過俄羅斯芭蕾舞團的演出後,被紫色與金色服飾迷住了,「仿佛是戀愛的感覺」,於是她回到家中就立即決定換掉家裡的裝飾風格,扔掉白色窗簾。
巴克斯特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設計的服裝,在當時看來極為「野性」,因為他的服裝徹底解放了女舞蹈演員的身體。而那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歐洲,女性還穿著緊身胸衣(corset)出門必須要戴帽子手套。
受到《天方夜譚》的啟發,服裝設計師波烈(Paul Poiret)在巴黎舉辦著名的時尚舞會「一千零二夜」,將日常服飾與舞臺裝扮的界限模糊化,將狂野的舞臺裝扮變成了優雅而具有異域東方色彩的服飾。時裝史上,波烈被認為是將女性從緊身胸衣中解放出來的先鋒設計師,他的設計不再凸顯誇張的臀部與胸部曲線,而是讓直線型裙子和哈倫褲成為時髦。
左:莫迪裡阿尼為巴克斯特創作的肖像畫
右:畢卡索為巴克斯特創作的速寫
巴克斯特也是受到藝術家們歡迎的藝術家,比如我們熟悉的畫家莫迪裡阿尼、畢卡索都曾為他繪製肖像,後者還像巴克斯特一樣為俄羅斯芭蕾舞團設計過服裝。
巴克斯特留下的服裝設計圖稿的繪畫風格特色鮮明:平面化,人物好像被壓平了一樣,成為二維人物。藝術評論家認為他的這些設計稿的色彩暴烈,極具裝飾性與先鋒性,是現代主義出現前期的佳作。
時尚撰稿人、譯者,《Vogue服飾與美容》中國版創刊期的編輯之一,有譯作《格蕾絲傳:我就是時尚》《名牌至上 : 亞洲奢侈品狂熱解密》《香水 : 一個世紀的氣味》。
這個春節期間,上海大劇院會上演經典劇目《天鵝湖》和《茶花女》。
大年初三、初四
上海芭蕾舞團經典版芭蕾舞劇《天鵝湖》
時間:2021/2/14-2/15周日至周一 19:30
地點: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大年初六、初七
上海芭蕾舞團芭蕾舞劇《茶花女》
時間:2021/2/17-2/18周三至周四 19:30
地點: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EchoEnjoys 還將繼續聊聊芭蕾與時尚這些話題。
2021年,我們一起看戲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