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中,我不幸被感染了……是你們中山醫院的醫護人員給我治病,像自家親人一樣照顧我、護理我,是你們不放棄,仔細觀察,嚴格治療,幫我撿回了一條命!」 今天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創新助力抗疫 仁心匯聚力量——中山醫院慶祝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大會」舉行。大會上,中山醫院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醫師節禮物——感動全中國的「落日餘暉」照片主人公之一王爺爺發來感謝視頻,他回顧了自己在武漢接受治療的過程,並激動地表示,是中山醫院醫護人員的不離不棄,盡心治療才使自己順利康復出院。如今已康復在家4月餘的他在視頻中為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獻上小提琴曲,再次致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們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我想你們,非常感謝你們!」
圖說:院方代表將帶有醫護人員團隊籤名的《落日餘暉》海報贈送給甘俊超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今天,「落日餘暉」照片的攝影作者甘俊超也來到現場,並被授予「中山醫院榮譽志願者」稱號。說起這張「網紅」照片的創作過程,他坦言:「當時我只是一個隨行的志願者,平常會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幫忙,負責護送病人轉運等工作,我只是帶著當地人的真情按下了快門,沒想到卻因此而紅遍了全中國。」回憶起當天拍照的經歷,他說,因為武漢當時迎來了久違的陽光,護送王老先生去拍CT時,劉凱醫生提議一起「看看夕陽,多曬一會兒」,才有了這張照片。這次受邀來上海,小甘同學把中山醫院裡裡外外參觀了一遍,沒想到中山醫院這麼大,設備這麼先進!這是他第一次來上海,第一站就是來醫院,也算人生一段難忘回憶。
圖說:」落日餘暉「攝影者甘俊超在中山醫院分享照片背後的故事
照片中的主人公,中山醫院呼吸治療師劉凱說,自己平時一直在ICU工作,與重症病人打交道很多。「離開武漢後,我也添加了王老先生女兒的微信,一直關注他的康復情況。今天看到他又拉起了小提琴,我由衷高興。他本來就病情嚴重,肺部有一定損傷,因此看起來人還比較消瘦,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修養康復。」劉凱說,「平時工作中,醫生護士總是盡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希望他們康復出院。但醫學不是萬能的,重症病人也有救不回來的時候。但只要我們盡力了,陪伴他們度過最後的時光,讓他們減少痛苦,舒緩情緒,就沒有辜負自己的職責。」
中山醫院院長樊嘉院士介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中山醫院派出了上海第一位馳援武漢的專家鐘鳴,成立了上海第一支整建制接管武漢當地醫院的醫療隊……在武漢、在上海公衛中心、在北京、在新疆等抗疫一線,處處可見中山人的身影。一張一起看日落的「網紅照片」全網刷屏,讓人們感受到了美好和希望,提振了抗疫勝利的信心。在那些艱難的日子裡,醫院醫務工作者用精湛醫術與人文關懷,接力守住了生命的火種。
今天的活動中,重症醫學科羅哲副主任回顧了在武漢抗疫期間,在朱疇文領隊的帶領下,在前線注重管理、鑽研診療、發揚人文精神;醫務處處長孫湛介紹了在上海大後方,醫院如何「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的創新做法,在疫情期間持續改進和加強發熱門急診管理、推進核酸檢測工作、做好院科兩級管理,以及疫情防控的對外援助工作;呼吸科主任宋元林分享了在新冠疫情下的科研創新經驗,以及今後在疫情常態下如何開展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管理思路。中山醫院黨委書記汪昕指出,希望全院醫務工作者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醫德、鑽研醫術、秉持醫風、勇擔重任,努力促進醫學進步,為建設健康中國、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