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天,《陳情令》就要大結局了。
8月7日晚,騰訊將該劇剩下的未播劇集加大結局一共6集一次性放出,VIP會員沒用,超級VIP也沒用,騰訊視頻提示可以單集付費6元,或者直接花30元解鎖至大結局,而且大結局不單賣。也就是說,一定要花30元才能看到大結局。
此舉在網上招致了一片罵聲,但罵歸罵,付錢的手卻很誠實。截至8月8日15:00左右,大結局放出19個小時後,已有超過260萬人付費點播,按打包價30元來算,騰訊在一夜之間吸金超7800萬。目前解鎖人數還在持續增加。
來源:騰訊視頻App截圖
在這個夏天,除了《陳情令》,還有一部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同期上映,兩部劇都是根據知名IP改編,讓暑期檔異常熱鬧。
截至大結局前夕,據貓眼專業版顯示,《陳情令》歷史最高熱度達9981.06,累計播放量超40億,其微博話題以超30億的閱讀量穩居熱劇榜第一,該劇更是捧火了飾演「魏無羨」的肖戰,截至目前,肖戰微博粉絲超千萬。與此同時,即將迎來大結局的《長安十二時辰》歷時最高熱度為9775.79,微博話題討論量為2021.5萬。
此前,在《陳情令》劇情即將走向高潮的節點上,每經記者揭秘暑期檔火爆的《陳情令》,採訪了該劇總製片人楊夏及背後出品方新湃傳媒CEO王鑫,就劇情設計、演員角色演繹、和騰訊視頻的合作、與同期《長安十二時辰》的對比、如何拿到IP改編權等一系列備受關注的話題一一給出答案。
狹路相逢:《陳情令》VS《長安十二時辰》
「大家做對比很正常,不過兩部劇整體受眾完全是兩類用戶」
「我們知道IP受眾量確實很廣,預計到有很高的關注度,但目前的熱度和向好的趨勢是之前未曾預料的。」楊夏告訴每經記者。
熟悉魔道IP的人都知道,從一開始《陳情令》要面臨的壓力就不言而喻。畢竟早在網劇播出之前,動畫、漫畫、廣播劇等不同形式的改編就早已上線。
《陳情令》和《長安十二時辰》分別背靠騰訊、優酷兩大視頻平臺,同為古裝、雙男主設定,大投資的兩部劇狹路相逢,自然要被網友們放在一起對比一番。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長安十二時辰官微
從目前市場反響來看,在熱度和話題度上《陳情令》略勝一籌,不過在口碑和質量上,《長安十二時辰》則高出一大截。
在開播第一天《長安十二時辰》便拿下了8.8分的評分,截至目前,豆瓣評分也仍穩定在8.6分。從場景的布置、服道化的設計、再到視覺效果的呈現都備受好評。相比之下,《陳情令》雖毀譽參半,但其口碑卻在不斷上升中,其豆瓣評分才能給最初的4.8分增長到後來的6.6分,再到如今36萬人評論、豆瓣評分7.6分。
對於業內將兩部劇放在一起對比,楊夏表示:「就是不同的人會喜歡不同的作品,會關注到不同的點,都很正常。」在她看來兩部劇是不同的兩種類型,從源頭、方向上就不太一樣。
出品方新湃傳媒CEO王鑫則坦言對兩部劇的比較「感到有點奇怪」。「我覺得兩部作品是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作品,整體受眾完全是兩類用戶群體。一部作品是好是壞,關鍵要看是否符合用戶需求,在我看來,在這個方面兩部作品都做的很不錯。」
作為今年暑期檔熱度非常高的兩部古裝劇,每經記者注意到,二者所追求的贏面並不一樣。
《陳情令》偏古裝仙俠劇,其瞄準的更傾向於「飯圈」,粉絲更多將其對標去年火爆出圈的《鎮魂》。《長安十二時辰》則改編自馬伯庸的小說,劇情設計上更注重大眾層面。
採訪中,楊夏從自己的角度談及製作劇集時表示還是有缺憾和不周,「我自己知道這部劇的弱點,中間也存在一些缺失,確實不能說完美」,希望在觀眾眼中,《陳情令》能夠「及格」或者「感覺還不錯」就好。
劇情爭議:溫情過早出場存「加戲」嫌疑?
「依舊是雙男主設定,兩男主角均800多場,溫情100多場戲」
採訪進行到一半時,記者終於問出了來之前原著粉最想問的一個問題:「魏無羨從少年的瀟灑不羈到以夷陵老祖的身份回歸,是小說很重要的一個節點,但相比動畫,很多原著粉都覺得電視劇在這裡的出場尤其是服化道上好像差點感覺?」
楊夏停頓片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還蠻喜歡那場戲的。肖戰的演繹非常精準,挺出乎意料的。在這個轉折中,觀眾需要燃點是沒有錯的,但我們並不想把魏無羨塑造成一個前期、後期有差別的人物,不想給他畫眼線、眼影,我們認為魏無羨始終都是沒有黑化、沒有入魔,他一直保持著他非常純真的少年本性。」
身為總製片人、編劇,在《陳情令》播出後,原著粉的爭議和吐槽是這位90後姑娘需要不斷解釋的。
隨著劇情的漸漸展開,讓部分網友們最為不滿的就是劇情改動和主角演技問題。「溫情」這女性一角色的過早出現以及劇情的改動,讓「加戲」的疑惑再次被粉絲們擺到檯面上來。
面對這一問題,楊夏並沒有迴避,她告訴每經記者,劇組從來沒有放出過溫情的劇情線,只是靠一些片段來判斷人物是否存在問題為時過早。「在劇中,藍忘機和魏無羨的戲份差不多,都在800多場左右,溫情這個人物有100多場戲。」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如果說「溫情」爭議最大的角色,那麼王一博飾演的「藍忘機」則是被吐槽最多的。在小說的描述中,藍忘機端方雅正,外表清冷嚴肅、不苟言笑。對於真人劇來說,這恰是最難呈現的,因為一旦把握不好,就會成為「面癱」。
楊夏表示:「王一博是在試戲時一眼相中的,他本身的氣質和藍忘機是很貼合的。如果說剛開始,可能有一些觀眾對藍忘機有些微詞,但給他更多的時間去展示,很多觀眾也會有所改觀。」
攜手騰訊:企鵝影視也是出品方,誰是主投主控?
「不太存在誰主控,定製關係,我們出品製作研發,企鵝影視買斷」
雖然影視改編權在新湃傳媒手中,但從投資到上線,都出現了騰訊的保駕護航。
作為暑期檔關注度較高的劇集之一,網絡上有傳言騰訊視頻打造《陳情令》斥資2億元左右。對於這個數字,楊夏搖搖頭並沒有回應。
《陳情令》拍攝於2018年,正值影視行業泡沫膨脹至即將破裂的節點,在當時來看,算是大投資體量的作品,不過相比同期其他劇來看,《陳情令》也儘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嚴格意義上來說,《陳情令》屬於騰訊視頻的定製劇。新湃傳媒擁有IP版權,以及之後的劇本研發、製作、拍攝到後期製作等,處理完之後企鵝影視買斷。王鑫表示在開拍之前新湃傳媒和企鵝影視就定下了這樣的合作模式。
「劇本開發時,還是我們主要操作,平臺沒進來。拍攝前我們跟騰訊達成合作,騰訊不管在資金還是資源,都會對製作提意見和想法,所以大家是合作的關係,不存在甲方乙方。」王鑫稱。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楊夏舉例,對於肖戰的挑選,很早業內人士推薦了他,從微博上看肖戰的古裝造型也都覺得出色,進入到討論環節時,「在演員選擇上,企鵝影視建議大膽的啟用新人演員,多給年輕的、上升期的演員一些機會,不用專門卡在某個線上」,所以最後定下了肖戰。
作為出品方之一,每經記者了解到,新湃傳媒成立於2015年,從代理韓國藝人在華經紀業務起家,進入影視行業,並於2017年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從拿下版權至今,新湃傳媒花了3年時間一直在打磨這項產品,《陳情令》是新湃傳媒操盤的第一個大項目。
雖然沒有太多經驗,但王鑫表示:「內容二八定律是很明顯的,所以我們想花幾年時間做一個真正好的大IP。有了IP之後,如果它的世界觀足夠支撐,還會有遊戲、電影的同步開發。」
採訪中,對於新湃是否佔有投資額和具體情況,王鑫並未回應。在他看來,《陳情令》這部劇不存在平臺和新湃誰主投主控的說法,目前項目也沒有進入最終結算階段,不過雙方都希望能獲得共贏。
IP衍生:廣播劇、動畫、漫畫、網劇…魔道IP這樣火?
「小說剛連載完就談改編權 未來計劃有兩部網大、一部院線」
從小說、動畫、漫畫、廣播劇、動漫周邊、電視劇、電視劇衍生音樂專輯等,魔道這個IP無疑是當下的一個「香餑餑」。
每經記者注意到,在魔道的IP改編上,最早交出改編作品的要數廣播劇。
去年6月初,由北鬥企鵝工作室製作、貓耳FM出品的《魔道祖師》廣播劇上線。作為一部付費音頻作品,《魔道祖師》廣播劇第一季共14集,全季定價25.9元。截至2018年7月30日,在貓耳FM平臺的播放量已經增加至2890萬,登上貓耳FM精品月榜第一名。
隨後暑期檔,企鵝影視出品的動畫《魔道祖師》上線,其豆瓣評分高達8.9分,累計播放量20.4億,備受粉絲好評,動畫官方微博開通僅一年粉絲高達145萬。上周六,在一眾粉絲們的期盼中,動畫《魔道祖師》第二季上線,豆瓣評分高達9.4分。
「我們是拿到了小說的影視改編權和遊戲改編權。小說剛連載完我們就和晉江在溝通了。」楊夏回憶,「很快就把合作敲定了,2016年二季度便拿到了。」而對於具體的交易數字,楊夏則並未透露。
在出品方新湃傳媒的眼中,雖然只有影視和遊戲改編權,但《陳情令》並不是這個IP的最終點,更像是一個開始。在其後續規劃中,會圍繞《陳情令》展開一系列會衍生產品。
目前,由《陳情令》衍生的音樂數字專輯已經在QQ音樂、酷狗等平臺上線,專輯價格為20元,截至7月18日,該專輯在QQ音樂、酷狗、酷我三大平臺上,累計銷售量超750萬張。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陳情令》之後,還有兩部網絡大電影,明年夏天也會準備做一部院線電影,主要是挖掘副線劇情,每一部的主角都不太相同,目前兩部網絡大電影已經拍完了,還在做後期,上映日期還未確定。遊戲方面,自研的卡牌也預計會在今年年底推出。」楊夏告訴每經記者。
每經記者注意到,不同於網劇《陳情令》和騰訊視頻的定製合作,之後計劃中的三部電影均由新湃傳媒主投主控。
不過,相比電視劇,電影改編對整個劇情、節奏、演技上的把控要求更高。熱度越高,也意味著「眾口難調」,未來電影、遊戲能否沿襲《陳情令》的熱度,依舊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