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綜藝如何玩出花路?《丹行線》給出的答案可以pick一下

2021-02-08 主編溫靜

傳媒內參導讀:《丹行線》以獨特的女性視角為命題與切口,展現那些印尼普通人的生活,探尋和講述她們平凡而卓越的人生故事,以及其所呈現出來的不凡思想與力量。

來源:傳媒內參—主編溫靜

文/安哲

2019年伊始,在這樣全新的一年裡,每個人都在努力探尋生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在千萬個人的眼中,它有千萬種表達,或許是愛、是陪伴、是遠方、是尋找……

很多人為此踏上旅途,想要尋找一種更有價值的人生,《丹行線》的意義也在於此,主持人朱丹來到世界各地,透過她的視角進入那些「美麗而富有力量的女性」的世界,通過溫暖、克制與平實的表達,帶領觀眾感受豐富多元的生活方式,就如《丹行線》每一集片頭所述,「遇到一些人,聽到一些故事,問一些問題」,作為探尋者的朱丹,幫助處於人生轉折點的自己與熒幕前的觀眾,一同找到生命的意義。

 


探索生命的意義,《丹行線》被贊

「2018年最美節目」

 

「35歲這年,我決定去拜訪世間美麗而富有力量的女性。我想問她們,女人要如何面對衰老和死亡?如何獲得長久的幸福?女人如何選擇人生的路?又如何度過苦難?」如朱丹所言,人的一生總有些迷茫不確定的時刻,《丹行線》就以獨特的女性視角為命題與切口,展現那些印尼普通人的生活,探尋和講述她們平凡而卓越的人生故事,以及其所呈現出來的不凡思想與力量。

如峇里島烏布德村的傳奇人物羅賓·莉姆,她被譽為當地的「接生英雄」,日復一日地幫助人們將新生命帶到這個世界,於她而言,讓每一個小生命健康的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她的使命;再如無臂攝影師盧希達·巴達維,她並沒有囿於命運一蹶不振,而是將苦難當作是一種對自己的磨鍊,身體缺失但不影響奮鬥,這是一種對生活足夠坦然的力量……一個個柔軟又堅韌的靈魂,總能帶給觀眾深刻的思想啟發。

「我們是為愛而生的,愛是通往世界的唯一一扇門,這是愛的星球。」「《丹行線》對生命的詮釋讓人感動,讓人感受生命的力量。」「喜歡你那句,精彩的人生不應只有命運的眷顧,還要有磨難的洗禮」……

有人在節目裡看到了印尼的風土人情,有人在節目裡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還有人在節目裡找到了面對生活的勇氣,《丹行線》並沒有企圖去說教,而是通過展示異域人文「遊記」,挖掘其背後的人性溫度,以平實質樸的記錄方式,帶領觀眾走進故事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從而引發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帶來精神與心靈上的滋養。

紮實的內容故事,使《丹行線》脫離了目前微綜藝領域粗糙、不精細的現狀,15分鐘左右的時長又保留了在內容製作方面「輕」與「快」的敘事特徵,做到了從視覺到故事,再到精神層面的全面表達,相較於普通綜藝,它擁有更為「小而精」且豐富的信息點與節奏點,能更直觀的讓觀眾感受到深層的精神感悟,正因為如此,《丹行線》自開播至今網絡「零差評」,被網友贊為「2018年最美節目」。


頂尖製作打造精良質感

《丹行線》更具人文價值

 

《丹行線》用鏡頭穿梭於城市的高空低谷與大街小巷,在一個個或莊嚴、或樸實、或自然的環境下,將普通人所追尋的理想生活方式進行真實呈現,既溫暖又治癒,作為一檔紀錄片形式的微綜藝,《丹行線》無疑完成了一次內容、命題、講述、表達、情感等多元化創新的升華。

 

站在紀錄片的角度,這種「微紀錄片」的形式符合當下追求「短平快」信息的微時代,從畫面到故事再到連接二者的「載體」朱丹,節目的氛圍舒緩但情感表達卻精準直接,為觀眾帶來多重感官享受;

《丹行線》用樸素卻感人的真實故事,讓觀眾看到普通人身上的人性光輝,由此激發的積極能量,在「喪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為年輕群體帶來一股文化清流,在明星娛樂化的市場環境中,讓觀眾看見真人真情,更重新認識自己;

電影質感的視覺效果更是《丹行線》吸引觀眾的原因,每期節目短短的十幾分鐘裡,每一幀每一畫都縈繞著質樸文藝的氣息,這一切都出自導演程工之手,從「舌尖」到《極地》,他頗具治癒和人文氣質的鏡頭語言往往帶給觀眾極致的視覺享受。

無論從節目品質、內涵、製作等角度來說,《丹行線》都是一檔不可多得的高品質文化大餐。

 

而與其他微綜藝不同的是,《丹行線》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人文紀錄片,它更是第15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的重點人文交流項目,節目聯合東協多國進行拍攝製作,以人文旅行為載體,立足國際友誼,通過展示東協國家的景點、人文及生活理念,在觀眾透過節目看世界的同時,更促進了中國-東協雙方的文化交流。

中國駐東協大使黃溪連就曾以「相知相交,民心相通」概括了紀錄片《丹行線》的藝術價值,他稱讚節目「沉下去」接觸草根、「融進去」傾聽心聲、「揚起來」傳播善美,是一部能觸動內心,引發情感共鳴,展示人文交流巨大力量的紀錄片。

《丹行線》作為一檔文化旅遊紀錄片,以全新的視角探索和傳遞世界之美,以獨特的內容展示差異文化下卓越的各色人生,將自然性與文化性進行了高度的統一,這對目前正處於由「短平快」製作為導向的短視頻向微綜藝過渡的市場而言,無疑開闢了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極具參考價值。


傳遞正向價值觀

西瓜視頻在微綜藝領域持續深耕

 

自2018年起,短視頻就來勢洶洶,在該領域MCN模式進一步分化的背景下,內容精細化已經成了必然的發展趨勢,受眾將不再滿足於「粗放」的濫製作品,由此而引發的內容變革,也成為業內不得不面對的命題。

而隨著文化旅遊節目市場的持續升溫,這一類節目的內容表達也隨之持續升級,從早期的探秘類、冒險類,升級為人文與旅遊高度融合的形態,而在這一眾新形態中,《丹行線》無疑是最具創新性的一個,自去年在西瓜視頻獨家上線,《丹行線》就榮獲「年度最具文化影響力紀錄片獎」「2018最佳紀錄片獎」「2018最具引領力紀錄片獎」等獎項,一方面是業內對於節目傳遞出平等、勇敢、獨立、自由的力量內容予以肯定,另一方面,更是對西瓜視頻持續深耕微綜藝領域、傳遞社會正能量的行動予以讚揚。

 

西瓜視頻聯合《丹行線》從女性角度出發,對生命與愛等普世價值觀的討論,不僅彌補了微綜藝在治癒系內容上的空白,更順應了當前的文化趨勢,在傳播和影響力上都有著突出優勢。

早在2018年8月,西瓜視頻就正式宣布全面進軍自製綜藝,打造「原生移動綜藝」,在西瓜play上曾公布了包括《丹行線》在內的,《侶行·翻滾吧非洲》《我和哥哥們》《海角甜牙》等多檔微綜藝,在信息化時代,為用戶帶去更多新鮮元素,讓碎片的內容也能更具有深度,在力求定義「微綜藝」新標準的同時,西瓜視頻在內容上的創新和探索,也為正向價值觀的傳遞帶來更多可能。

 

《丹行線》憑藉其精良的製作與獨特的文化內容,開啟了屬於人文旅遊微綜藝的全新時代,治癒系的精神內核不僅為觀眾帶來全新的感官體驗,在助力國際文化交流、成就國際文化合作的良好開端上,更彰顯其獨到之處。

相關焦點

  • 《丹行線》| 西瓜視頻用微故事切開紀錄片新價值
    在綜藝領域,形式更為靈活的微綜藝因契合了受眾新的觀看習慣而受到市場歡迎。 11月18日獨家上線西瓜視頻的微綜藝《丹行線》,於昨晚一舉拿下業內兩大獎項,引發業內關注。該節目是以主持人朱丹為視角展開的人文「遊記」,開播之後備受網友喜愛,此次獲獎也代表著優質微綜藝正在受到業內認可。當微綜藝成為綜藝內容新趨勢,這檔節目率先用厚度和溫度為這個寒冬添了一把熨帖人心的火。
  • 西瓜視頻微綜藝《丹行線》:15分鐘的故事和不斷擴展的綜藝邊界
    在兩個月前的西瓜PLAY視頻嘉年華上,西瓜視頻公布了9檔綜藝片單,其中包括微綜藝《丹行線》《侶行•翻滾吧非洲》等7部。隨著這些作品的上線,西瓜視頻在微綜藝內容上的創新嘗試和整體框架也逐漸浮出水面。一方面,在內容上關注「原本生活之外」的世界。
  • 《丹行線》丨落筆雖輕,但仍擲地有聲
    尤其是需要向用戶傳遞情感訴求的紀錄片,它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將拍攝過程中的所見所聞通過鏡頭原汁原味的轉述給觀眾,同時要保持節目觀點的輸出、挖掘精神層面上的內容,又如何保持觀者自己的思考,不去刻意行使上帝之手的權利、不做指摘,讓觀眾感受來自「另外一個視角」的力量?在朱丹全新的紀錄片《丹行線》中,或許能夠看到一絲端倪。
  • 朱丹的《丹行線》
    無論怎樣,都說明「旅行」和「生命」之間是一種相互讚美的關係,這種關係,是一種相互的點化和加持,也就是說朱丹的《丹行線》,是一部有關旅行的生命和有關生命的旅行的優秀作品。我相信一個行者在出發前一定有旅行的目的性,但我絕不相信所有的行者在出發前都會深思熟慮旅行的意義,旅行會使得簡單的人生豐富,也會使得複雜的人生簡單,旅行不僅僅是一種空間和文化的跨越,更是空間和文化的內心糅合和釀造,玄奘是這樣的,徐霞客是這樣的,這樣的糅合和釀造直接使得一個人可以觸摸時間,可以在時間的層面上回望和展望。
  • 中國-東協人文交流活動、紀錄片《丹行線》舉辦研討會,獲高度評價
    研討會上,首次正式播放了《丹行線》第一季印度尼西亞的精華內容介紹片,以電影化的拍攝技巧與精良的製作,呈現出電影化的高端質感,完整立體的解讀印度尼西亞旖旎綺麗的自然風光和豐沛的旅遊景觀,極致視聽享受給到場嘉賓帶來高端審美的愉悅性和極大震撼
  • 是 "玩綜藝"還是"被綜藝玩"?五條人的淘汰給出正確答案
    看多了綜藝選秀之後,很多觀眾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很多綜藝雖然冠以真人秀的頭銜,但是很多情況都像是有劇本有安排一樣,輸贏都是按照步驟走的,觀眾熱捧的咖無論過程多麼曲折,最終一定會走向勝利,而咖位小一點的新人則無論多努力鏡頭都有限。這樣長久以來,表面上看是大家一起&34;,甚至還有很多人會為演員在綜藝中受到的&34;而開撕,其實卻是演員和觀眾一起被綜藝&34;了。
  • 4K花園獨家4K首發優質紀錄片《丹行線》
    如此優質的作品需要更長久的生命力以及更寬闊的生存空間,為此國內4K視頻領域的領導者4K花園與該片出品方十一號傳媒攜手,共同推出4K超高清升級版《丹行線》,用最先進的影像技術紀錄傳承人文魅力,將《丹行線》中大美的東協國家自然風光以及一個個真實且富有情感共鳴的生命故事還原給大屏電視觀眾。
  • pick了半天 我們到底pick出了啥
    與其說pick她不如說是pick我們自己。就像知乎網友說的:「回憶曾經的夢想,想活成孟美岐的模樣,過上吳宣儀的生活,暮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從懵懂無知的楊超越慢慢熬成了堅韌卻又不甘的王菊。」追星,是當下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但是早年間,國內的偶像市場並沒有形成,因而國內追星的粉絲並不懂粉絲文化,甚至偶像在國內都出現了斷層,國內粉絲文化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一起來看看吧。
  • 《丹行線》朱丹:因為內心坦蕩,所以不懼攻擊
    你是否看過《丹行線》裡的朱丹。我想遇到一些人,聽到一些故事,問一些問題,我知道有很多答案,存在於原本的生活之外,我們如何擁有幸福,如何去愛,火山勞工用命換錢人的內心可以很強大,但生命卻很脆弱。在伊真火山腳下,生活著一群靠踩硫磺礦的勞工,他們每天要忍受非常惡劣的空氣,扛著沉重的石頭山上山下來回往返,肩膀上被磨出了同樣的疤痕。
  • 韓國綜藝大神——羅PD的節目,快來pick一下啊!
    韓國綜藝大神——羅PD的節目,快來pick一下啊!話說小編看藝也有好多年了,從最初的《X-man》、《情書》、到《兩天一夜》,再到《runningman》這些節目基本都有追過,但要說最愛看的要數韓國綜藝大神——羅PD(羅英錫)的節目了,簡直就是每期必追,一看就停不下來啊!
  • 乾貨|如何製作出"戲精"的綜藝花字?
    隨著綜藝的不斷發展,「花字」已經成為綜藝節目吸睛的一把利器。比如一度大熱的《爸爸去哪兒》、《奔跑吧》、《我們十七歲》等節目,其中「花字」的巧妙運用也為其增色不少。今天星馳君帶大家看一下最近花字做的比較好的綜藝——《年味有FUN》。
  • 如何pick出藏在你身邊的Fuckboy.
    他會玩遊戲一直輸,一直喝酒,然後把頭不經意搭在你的肩膀上,笑著對你說:「這個好難哦,我都沒玩過。」,以此激發你的母愛和保護欲。這時的他臉頰微微泛紅,眼神迷離,像一個飽受折磨的可憐小妖精。直到下次你去酒吧,發現他換上了灰色方格小西裝,踩著舞池的 C 位,等待著另一位製作人被他 pick 中。
  • 我賭《偶像練習生》pick出的這個組合絕對能紅
    不聊他們向演員上轉型,光說作為偶像在音樂部分的發展:發專輯、上綜藝、上各大頒獎禮表演和領獎,先客串迷你劇,給電影唱宣傳曲,開粉絲見面會和演唱會,賣周邊……韓國偶像組合能做的事情,TFBoys沒落下任何一part。沒有打歌平臺,就是沒有集中進行音樂產品展示的機會,對於歌手的發展來說,確實困難,但絕不等於無路可走。
  • 關注 | 坐擁一整個IP「王國」的騰訊,如何把文創玩出了花?
    而由《慶餘年》中的陳萍萍飾演者、老藝術家吳剛本人下場的親自玩梗更是把長鵝推向了全民狂歡。講真,把諧音梗玩的這麼清新脫俗的,除了鵝廠,可能就是王建國了。不過話說回來,擅長玩梗的騰訊也並不是第一次給我們帶來驚喜:坐擁一整個IP「王國」的騰訊,已經把文創玩出了花。
  • 2020年綜藝如何出圈,這裡有不是套路的「套路」
    這句話從年末到現在都掛在人們口中,影視行業的確難,寒冬還未過去,綜藝、劇集、電影等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橫店影視城不似往年熱鬧,店家關門,攝影棚向劇組免費開放,前三季開機率同比銳減45%。影視行業慘澹,許多演員尋求出路——上綜藝。2019年好幾百檔綜藝,說得上是百花齊放,但是出圈的卻寥寥無幾,這還不難?綜N代的持續發展逐漸進入疲軟期,節目「出圈」之路何在?
  • 中文課也可以玩的綜藝爆笑遊戲~~!(上篇)
    👇其中有好些遊戲都是可以用在課堂上的,常常看綜藝的老師肯定已經很熟悉啦,如果平常不怎麼看綜藝但是想了解這些遊戲的話,可以繼續往下閱讀哈~「數馬」和「開關」是《嚮往的生活》中超級莫名其妙但是超搞笑的兩個遊戲。
  • 郭麒麟參加這麼多綜藝,掙的錢到底給誰?郭德綱接受採訪給出答案
    因為今年德雲社整整八個月沒有演出,幾乎是斷絕了財政收入,幸虧郭麒麟接了十幾個綜藝節目,還算是能給德雲社賺點錢。許多人就好奇了,郭麒麟參加了這麼多綜藝節目,掙的錢給誰呢?畢竟你爸爸郭德綱今年這麼難,當兒子的賺錢幫父親貼補一下也是應該的。郭麒麟平常為人低調,也不愛那些豪車,名表之類的東西,所以應該會把錢交給自己的父母。
  • 如何讓葫蘆盤玩出圓潤的包漿?
    本人的經驗,要想盤出油潤、掛瓷的葫蘆,需要符合下面幾點。挑選成熟度高的葫蘆,葫蘆外皮發白的,用手輕搖能聽見裡面葫蘆仔晃動的聲音,用鼻子聞有天然的清香味道,就是成熟的葫蘆。要是自己種的量不大的話,可以用竹片、筷子、銀行卡刮掉葫蘆外面的表皮(記住不要用刀等鐵器,不讓葫蘆很容易刮花),刮完用清水一邊清洗一邊用鋼絲球或刷碗布,輕輕擦去葫蘆表面殘存的外皮。刮完皮要用線繩綁在龍頭上面放在通風的地方懸掛,陰乾(注意不要不要讓葫蘆接觸如何物品,不能馬上曬,不然葫蘆失水過快,容易縮水變形)。
  • NinePercent花路之旅:蔡徐坤搶眼,範丞丞最皮,農農和仙子好忙
    今日,粉絲翹首以盼的NinePercent的首個團綜《花路之旅》終於出預告啦!不僅如此,還正式宣布了上線時間6月15日起,每周五萬20點播出。在預告片中,「C位王者」蔡徐坤最搶鏡。該開始不久,就是蔡徐坤個人的單獨鏡頭。
  • 看《煮麵男》如何玩轉網絡微綜藝
    如何做到既能保證收視率還能吸引大家去網絡平臺看完整版,嘉賓的展現至關重要。 從選角來看,姜虎東本人綜藝感十分強,國民認可和喜愛度也很高,即使先不看節目內容,有他名字的綜藝都能吸引到一波觀眾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