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不斷熱播,越接近尾聲,越使人淚意擱淺。
盼望已久的結局終於來了,「官家逝去,皇后孤獨,徽柔失智,懷吉教書」,清平樂劇中的兩對CP為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傷懷,但終究落下了帷幕。
劇中帝後兩人因隔閡,至死都未真正心意相通,經年不變的是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情誼。但丹姝直至官家離世才從畫中看到來自帝王的愛。原以為趙禎心中存在的人是張妼晗,情誼深厚的人是青梅竹馬的禾兒,自己雖也有皇帝的情,但終是差了許多。但在趙禎走後,在一幅趙禎早年所作之畫中,看到了皇帝的情深意重。結局如此設定,也是圓滿了帝後的愛情,但讓人不免傷懷的是,「此去經年,斯人已逝」。陰陽相隔,終是讓人遺憾。
懷吉和徽柔兩人,跌跌撞撞,情路坎坷,終是超越不了現實,只得回歸平淡。
小時的稚真,成年時明白了愛恨嗔痴,也嘗盡了情愛的苦。徽柔半生榮寵,至親之人愛護異常,不知人間風雨苦楚,也未曾想過自己終有一日會失去影子。後半生與懷吉愛的辛苦,後更是終日鬱鬱寡歡,他們的愛受世俗排斥,也連累了親人,且一生與懷吉死生不復相見。
對於懷吉來說,此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在小時雖生活辛苦,但也對內侍身份並未如此傷懷,可是在正真遇到徽柔的愛時,才更加被自己的殘缺所刺痛。一個理智克制的人終是為愛瘋魔,違背自己所受的教條,願做徽柔生命裡的」浮木「,在徽柔荒蕪的生活保持一份生機。
皆是為愛沉淪,但也未真成「孤城閉」。原著小說中,「她死於我們分離的第八年,熙寧三年的春天。」結束了彼此的愛戀,也字字可見虐愛之深。但劇中以徽柔失智,懷吉隱世教書,徽柔揮手告別,似乎是向懷吉告別,也是和自己曾經所有的不幸告別。
對於徽柔來說,沒有了成年人的思索,便會減少長大的煩惱,活在自己最無憂的年紀便是幸運吧!而懷吉從孤城走出,孑然一身,遺世獨立,在遠離塵世喧囂的地方教書,也是圓了他可以以文為生,不在只屬於四方的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