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一首原創歌曲《可可託海的牧羊人》火遍了大江南北,全網排名第一。 這首歌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新疆北疆的阿勒泰地區可可託海。可可託海是北疆富蘊縣一個特色小鎮,以礦產聞名於世。作曲、作詞王琪為80後音樂人,是遼寧岫巖人,他23歲去新疆生活,在那奮鬥了10年。
【創作背景】
《可可託海的牧羊人》講述一個哈薩克青年牧民與一個追尋花期養蜂女的故事,兩顆漂泊的心靈在美麗的可可託海相遇。可可託海在哈薩克語中有「綠色叢林」的意思。那時,峽谷中的水很藍,樹很綠,野花開放。牧羊人把新鮮的羊奶送給養蜂的女人,女人也時常來到牧人的氈房送上香甜的蜂蜜……
11月23日,《封面新聞》記者杜恩湖採訪了作詞、作曲並演唱《可可託海的牧羊人》的音樂人王琪。
記者:你是新疆人嗎?
王琪:我不是新疆人。我是遼寧人,但是我在新疆生活了有十年,給我的音樂帶來了很多靈感。
記者:難怪你音樂感覺就像新疆那種音樂。《站著等你三千年》、《萬愛千恩》、《送親》、《可可託海的牧羊人》這幾首紅歌,都有新疆西域風格。
王琪:新疆確實給我提供了很多的音樂元素,新疆十年生活,對我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記者:您現在還在新疆生活嗎?
王琪: 我於2019年從新疆搬回到遼寧大連生活了。
記者:您的創作歌曲,有點刀郎風格。
王琪:我很敬佩刀郎老師的創作才華,但我們的創作風格不一樣。
記者:你在新疆生活這十年,對你的藝術創作有沒有影響?
王琪: 我覺得影響非常大,因為我剛好是我20歲出頭去的,三十出頭離開新疆。我在那結婚生子,影響太大了。你看我的創作痕跡,基本都會有新疆音樂元素。如果你沒有在那兒生活過,你會寫不出來這樣的東西,然後你在那兒生活過以後,你寫的東西一定有那個痕跡。
記者:你在新疆主要從事什麼工作?
王琪:最初是打工,在烏魯木齊的一家文化公司,做執行工作,到後來我還做執行導演。我在新疆生活時,身邊很多朋友都是少數民族,我們一起做音樂。他們本民族的音樂元素就會影響到我的創作,新疆的10年可能會影響我的一輩子。
記者:你在新疆創作了多少首歌?
王琪:在新疆創作大概100多首吧!因為20多歲的時候,那會兒是生活不如意,然後就不停的在寫音樂,希望在精神上得到一些滿足。我的很多歌曲大都是20多歲寫的,然後三十歲以後,我結了婚有了孩子作品量就沒那麼大了。
記者:你創作的歌曲很感人,真的非常感人。比如《可可託海的牧羊人》,歌中故事是真實發生的嗎?
王琪:不是真實故事,是我藝術創作的故事。網際網路時代,有一些年輕人不相信愛情。我就想通過自己創作的愛情歌曲,歌頌堅貞不渝的愛情。我現在整個創作的方向是這樣的,我不管寫這首歌有多傷感,其實最後我創作的主題是讚美愛情,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是有真愛的。更希望大家擁有的時候要懂得珍惜,不要變成故事裡的人。
記者:你愛人是哪裡的,你們在新疆認識嗎?
王琪:她是西安人,我們是在山西認識,後來是在新疆結的婚。
記者:你創作的另一首歌曲《萬愛千恩》也很好聽,請您介紹一下背景?
王琪:《萬愛千恩》是我寫的時間最長的一首歌,是我送給父母的禮物!
記者:隨著網際網路的音樂興旺,每天要出很多網絡歌曲,但好歌太少。而你創作的歌曲,旋律都很好聽,你是怎麼做到的?
王琪:(電話裡笑了)做一首動聽的好音樂好歌很難。我覺得這個需要積累。作曲是一個音樂人對音樂的積累,在之前積累了很多東西,可能會到你某個年齡段就會迸發出來,創造出你想要的那個旋律。其實這個世界有很多很多好的歌,我也會想為什麼有音樂人可以創作出那麼多好聽的歌。我自己回看自己之前寫的那些作品,最初的就顯得很青澀,而我在30歲以後的作品,比如你聽《可可託海的牧羊人》,你會感覺那些旋律更豐富。隨著我的年齡在增長,我見過的東西,我聽過的音樂多了以後,我主是要表達東西會更豐富,更具體!
記者:聽說,你在新疆很崇拜一個人?
王琪:其實我最喜歡的是王洛賓先生!他是我的心中偶像。
記者:你寫的《可可託海的牧羊人》這首歌,和你與愛人的情感是不是有關係?
王琪:(電話裡又笑了)跟我妻子沒關係,我覺得不管我要表達的故事有多傷感,結局有多不好。但是我們的中心思想一定是讚美愛情,愛情的力量。我要跟大家講的是這種真愛存在。如果不愛何談傷感!
記者:四川有一位音樂人叫刀郎,他也在新疆生活了十多年。你如何評價刀郎?
王琪:刀郎老師是一位極有創作才華的傑出音樂人,我很敬佩。(杜恩湖)
責任編輯:李亞楠
作者:杜恩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