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貌似正規的工廠裡
五顏六色的手機保護殼整齊地放在貨架上
而非法印有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保護殼
藏在頂樓最裡面的房間裡……
假冒手機殼陳列樣本。王正 攝
5月15日,廣東警方開展「颶風40號」打擊收網專項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57名,繳獲假冒品牌手機保護殼38萬餘個、製作保護殼模具19套、大型壓制工具20臺,涉案金額2億元。
01
日常走訪發現制假線索
3月中旬,各地復工復產工作有序推進。為了讓轄區工廠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區分局大石派出所社區民警定期到各工廠檢查消防、防疫情況。
3月20日,當民警走訪番禺大石詵村一家塑料製作工廠時,竟發現普通手機保護殼上印有某知名品牌商標。經調查,民警發現該公司有製造、銷售假冒知名品牌手機保護殼的嫌疑。在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指導下,省市區派出所四級警方聯動,成立專案組深入調查。
專案組民警調查發現,在大石街道有兩家公司從事相同的勾當,一家在詵村,另一家則在會江村。於是,專案組派出兩個調查組分別蹲守在兩個城中村暗中觀察。
專案組發現位於詵村的廣州市佳某塑料製品公司(下稱「佳某公司」)從外觀上看並無異樣,公司所在的廠區一層佔地約1000平方米。公司法人代表是黃某明(男,39歲,佛山順德人),其妻子叫彭某梅(34歲,江西安福人),夫婦倆平日住在佛山順德,整家公司有員工30餘名。
而另一家廣州市錦某電子公司(下稱「錦某公司」)位於會江村安平路,公司股東是羅某利(男,33歲,湖南衡陽人)和李某良。羅某利負責打理公司的大小事務,是總負責人。這棟建築有4層樓,一樓是倉庫,4樓是生產車間和辦公室,每層樓面積1500平方米左右。整家公司有工人20餘名,其中包括倉儲主管、生產車間主管和財務各一名。據測算,該公司每日生產手機保護殼3000餘個。但專案組聯繫知名手機品牌的權利人發現,其並未授權該公司使用註冊商標。
02
鬥智鬥勇挖出假冒產品
經過前期摸查,抓捕時機已成熟。5月15日10時許,省市區派出所50人次警力集合,兵分兩路前往會江村和詵村兩家公司展開抓捕。11時,統一收網行動開始。民警來到了佳某公司一樓,一名戴著黑框眼鏡、年約30歲的女子坐在樓梯旁,手捂著胸口,神色不定地說:「發生什麼事了?我什麼都不知道……」經詢問,這名女子就是彭某梅。
民警隨即包圍了眼前這棟建築,接著民警進入一樓廠區,發現裡面擺滿大型機器,這是保護殼注塑成型區。此時,工廠老闆黃某明出現了,他也對民警的到來感到驚訝。民警表示:「我們懷疑你們製造假冒品牌手機保護殼。」「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隨便搜。」黃某明毫不慌亂地回答。
於是,黃某明帶著民警搭乘電梯徑直來到5樓。放眼望去,紅的、紫的、白的……不同品牌手機保護殼整整齊齊地放置在藍色貨架上,貨架靠近通道的一側貼有不同的手機型號,但這些手機保護殼上面並無任何商標。難道該公司沒生產假冒品牌產品?
隨後,民警上了6樓,看見數張「非本廠人員禁止入內,抓到者後果自負」警示標語被貼在6樓的門和窗上。進門左側,依然是擺滿手機保護殼的藍色貨架,右側則是打包區,放置了不少紙皮箱。數名員工在現場作業,有的在核對數量,有的在整理包裝。
此時,黃某明的臉色開始不對勁,但依然裝作沒事站在一邊。民警馬上搜查那些可疑的紙皮箱,從靠近大門的箱子開始搜,裡面的手機保護殼都沒有商標……「你把印有知名品牌商標的保護殼藏在哪裡?」「沒有,我們只是生產一般的手機保護殼。」黃某明仍然嘴硬。
民警搜查出印有某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殼。王正 攝
此時,民警在一個箱子頂部發現好幾個印有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保護殼,便詢問在場員工:「這些保護殼從哪裡來的?」該員工沉默許久,說不知道。
隨後,民警展開了大面積搜查。當搜到右側區域最裡面兩個房間的紙皮箱時,印有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保護殼越來越多……
大量囤放在紙皮箱的假冒手機殼被查獲。王正 攝
搜查出的大量印有某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殼。王正 攝
用於盜版包裝的紙張。王正 攝
03
百般狡辯不敵鐵證如山
對於這些印有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保護殼,黃某明解釋道:「這些是客戶送過來的樣板,我們按照手機型號生產配套的手機保護殼,不帶商標的。」可是,隨著民警繼續搜查,發現堆積成山的紙皮箱裡都放著印有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保護殼。
眼看這個理由站不住腳了,彭某梅又給出一個解釋:「我們只是生產基礎材料,如果客戶需要印商標,我們會把原來的手機保護殼寄給客戶,他們印好了再送回來。」客戶印好了商標再把成品寄回廠家?這理由令人難以信服。於是,民警跟黃某明夫婦來到廠區3樓的辦公區,想向其二人進一步了解情況。但其二人一點都不配合,繼續東拉西扯。
此時,辦公室員工照常吃著午飯,仿佛一點都沒有受影響。民警隨後發現一個帶有玻璃門的房間,進去一看,裡面全是各色各樣印有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保護殼——這就是最終成品展示廳。這家公司制假售假的嫌疑更大了。只是,關鍵證據在哪?
從工廠老闆手中查獲的貨物清單。王正 攝
民警轉變了思路,來到員工辦公區,逐一詢問員工的職責。「我只是實習生,來這裡沒多久……」前排一名男員工急忙開脫。「誰負責做客服?」民警來到一名女員工的辦公桌前。該女員工稱,其只是負責跟單,其他什麼都不知道。但是,民警在她的電腦裡發現了關鍵單據——出貨單。根據出貨單顯示:這家公司生產了基礎手機保護殼,然後根據客戶需要把產品發給彩繪廠家,彩繪廠家印好商標後再把產品發回來,最後由這家公司把印有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保護殼發給客戶。黃某明夫婦想通過這樣迂迴曲折的操作規避警方打擊,但終究還是敗露了。
在現場搜到的數萬個印有知名品牌商標的手機保護殼及客戶單據面前,黃某明夫婦無力辯解,只能默默地跟著民警上了警車,一同前行的還有在場的25名工人。
工廠囤放的白板手機殼與加工手機殼的器械。王正 攝
此時,另一組民警在錦某公司抓獲犯罪嫌疑人羅某利,不僅搜到數額巨大的侵權手機保護殼,還在工廠現場繳獲印製品牌商標的模具及大型壓制工具。
2020至2022年,省公安廳在全省開展為期3年的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藍劍」行動,把打擊矛頭直接對準妨礙企業創新發展、侵害群眾利益、危害生產生活安全的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
來源 | 南方法治報
原標題:《涉案金額2億元!這個生產山寨手機殼的工廠被端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