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入學後,最擔憂的就是如何快速融入新環境,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下5個竅門,家長要轉發給孩子:
第一,主動和大家交流
進入一個新環境,周圍基本都屬於陌生人,在這個時候,就要學著主動去和大家認識,比如吐槽下入學報到的小細節,或者互相聊一聊家鄉的風土人情,也可以是喜歡的影視劇,動漫文化。千萬別自己呆在一個小角落裝透明人,等著別人來找你說話,要知道,大家都是剛來這個學校,都是靠著自己去結識新人脈,你想讓別人遷就你,主動和你做朋友,這種行為會讓大家認為你比較難相處,更不願意理會你了。
第二,有團隊意識
很多人在家被父母寵慣了,不願意做的事情,有父母遷就你,可是在學校不同,一個班級,一個宿舍都是集體,既然是集體,大家就應當有一個團隊意識,不能只看你個人想要幹什麼,而是看大家的整體意願,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儘量不要搞特殊化,說自己不願意,或者提出對於大家而言比較苛刻的建議,這樣等你遇到什麼問題,需要同學幫忙時,大家也都不願意幫你做事了。
第三,多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
大學剛入學,很多人都會遇到搬東西,辦手續,拿快遞、打水等的事情,這時,看到能幫助別人的事,如果力所能及,就順手幫一把,雖然只是很小的一件事,但是在這個對於大家都很陌生的環境裡,你的一個舉手之勞對於其他同學是非常溫暖的,這對你短時間快速積累人脈,獲得同學好感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四,懂得時刻分享
在家時,有什麼好吃的,基本都是我們獨享,父母一般都不會和我們搶,但到了學校,宿舍,就不能再這麼心安理得的吃獨食了,要懂得和身邊的同學、舍友分享,其實關鍵不是說東西好不好吃,重要的是你這種時刻能想到他們的心,會讓大家覺得很感動。
第五,參加學生會或者社團
大學裡大家基本都會參加社團或者學生會,一方面可以結實更多人脈,另一方面也能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樣在和同學們交流時,你也有更多的談資,如果你不參加,那麼,在大家聊學生會或者社團的事情時,你就會顯得很沒有存在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