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自搜狐娛樂
2015開年收視大戰,季播劇《急診室故事》低卡司強情節「裸播」逆市突圍,以全國衛視黃金檔收視前五的最好成績完結第一季的播出。王茜身為製片人+總編劇+女主角,製作、劇作、表演三方贏得口碑,攀升「演藝事業新高峰」的同時開始籌備啟動第二季。
一劇兩星時代競爭,「腎上腺劇」《急診室故事》卻逆市走「裸播」路線——亮出醫療「行業劇」招牌、屏蔽了一部分喜歡花哨熱鬧的觀眾,無頂級明星卡司、無漫天炒作話題、無顏值又流失了一部分「看臉」的90後觀眾,然而最終殺出重圍進入收視前五名、話題閱讀過億,其成功卻在情理之中:重裝情節劇團隊「徐家軍」的質量口碑,快節奏、高密度、強情節的「腎上腺劇」風格,女主角王茜「動中之動」的表演,一波三折複雜微妙的感情線與情感戲設置,都帶給觀眾行風流水般的觀看快感,而從製作、劇作、表演三方面,這部劇的成功都離不開「王茜」兩個字。
製片人王茜 靠口碑「裸播」 將有限經費投注於「專業」
低卡司、強情節的《急診室故事》,從開播以來就引起了媒體和業內關注,因為這部僅靠質量口碑「裸播」的電視劇,其收視率高低具有真實導向性,1月10日開播之後迅速殺入全國衛視黃金檔十大,繼而是八強,劇集收官一度進入前五,話題閱讀過億,在亮出「行業劇」招牌屏蔽部分更注重娛樂的觀眾、「無顏值無賣腐」流失部分90後觀眾的情況下,在競爭加倍的一劇兩星時代,「《急診室故事》播出具有標誌性意義」,可能會帶動後面一批良心劇的出臺」(劇評人梅子笑語),而製片人王茜已經啟動《急診室故事》(第二部),業界良心劇在經過市場檢驗後將加以更具賣相的全新包裝,繼續出擊。
「腎上腺劇」《急診室故事》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專業」,開播以來到逼近收官乃至大結局,美譽度接近滿分,對其專業性的讚譽不絕於耳,觀眾們包括醫療行業從業人員、醫科學生們的眾口稱道是近年來影視劇少見的現象,業內人士也評價不俗,影評人李星文認為「不準備做社會批判的急先鋒,也不準備搞職場爭鬥的黑旋風,而是立志回歸醫療、醫生、醫學的本義」,劇評人梅子笑直言「《急診室故事》在專業性的把控上也值得稱道,是一部市場與堅持並重的作品。」
導演徐慶東、文學統籌徐晴、製片人+總編劇+女主演王茜領軍的製作團隊「徐家軍」,可說是劇集「零差評」幕後功臣。《重案六組》第四部時,王茜小試牛刀「執行製片人」,其在製作領域的專業性聲名鵲起,在有限的製作費用之上憑徐家軍品牌口碑,拉來了中國聯通、郎酒等大品牌植入,成為業內成功案例。而在電視劇《急診室故事》製作中,她則更進一步,甚至對「專業」的執著與市場化的製片人有點「背道而馳」,非大眾娛樂題材,有限投資,她將最大比重投注在「專業化」上:
不到一個月時間,由新版《紅樓夢》總美術師宋軍操刀搭建起2000平方米的一所「醫院」,為營造真實高效的拍攝環境,這座花重資搭建的「急診中心」以假亂真,引來附近居民前來「看診」,2000平米的裝修,價值700萬元的專業設備,急診大廳、急診室、休息室、辦公室一應俱全,機器接通就可以操作,如此大陣仗、高還原的場景在拍攝時甚至讓不少人誤以為這會是一部「醫療紀錄片」;
「徐家軍」還邀請協和醫院、通州潞河醫院、999和120的急診科主任、急診醫生擔任醫療顧問,從劇本階段介入直到審片並親臨拍攝場景指導、隨時解答專業性問題;在拍攝中租賃直升機、「承包」世貿天階等繁華地帶以及盤山公路、動用消防武警部隊等,為了拍攝,製片人王茜賭上身家性命,壓縮演員經費,把有限的投資投入到無限的「專業」中。
總編劇王茜 複製醫生工作狀態易 還原生存狀態難
拆掉卡司、話題等包裝,一部劇的成功仍然離不開好的故事,而好故事不僅是大眾市場的娛樂產品,還要兼顧社會責任。
此次《急診室故事》(第一季),王茜繼《重案六組》系列後再度執筆擔任總編劇,在文學統籌徐晴的美劇美學風格、導演徐慶東的多案例(多線程)、快節奏、重情節、高密度的形式下,開拓行業劇中「醫療劇」新品類。
有觀眾表示:「國家限制了美劇的流入,但《急診室故事》來的及時,完全有看美劇的感覺,也算是彌補了不能及時更新美劇的遺憾,真是開年靠譜劇。」除了高速運轉的激烈節奏之外,劇中人物關係也十分的精彩,沒有複雜雷人的奇葩關係鏈,也不是單一的情感線條,卻撐起了一部「羅網遍步,難以一窺究竟的邏輯劇」,有觀眾說,「這部戲用急診室的小場景,撐起了社會大舞臺。」影視策劃人宋子文在《編劇幫》撰文表揚,「深層談起《急診室故事》的基因,較為矚目的地方是全劇所構建出繁複情感圖譜,從人物們的家庭父母親情到各自的愛情都有著較為多元的寫照與延展,而友情、恩情、鄰裡之情也有著多角度的詮釋……主持編劇工作的王茜其實已經在《急診室故事》中濃縮出了小小的社會全景,放大了關注視野。」
醫療劇中,雖然醫生也見慣生死,手術室、搶救室中患者時常命懸一線,救治現場不免鮮血淋漓,但是與刑偵劇的殺人事件足夠強烈吸引眼球相比,矛盾衝突還是沒那麼激烈,於是在劇作上,更重要的是「把急診室當做一個窗口,展現醫護人員的工作生活狀態,他們的焦慮、挫敗、歡樂、思索,醫患矛盾集中爆發,小小急診室裡有時爆笑,有時凝重」,電視劇《急診室故事》像一座橋梁,讓醫生和觀眾乃至醫生和患者看到對方的生活和內心世界。
劇評人宋子文表示,「行業劇」劇作中,醫生護士「工作狀態好複製,還原醫護人員真是生存狀態很難——他們每天的喜怒哀樂難複製」,以前的醫療劇中基本是工作、生活雙線平行,而在《急診室故事》中主角蘇儷、汪曉寒、關紀洲等人的工作就是生活,生活中延續工作中的情感,多元結合,仿佛又看到《重案六組》系列「在工作中生活」的主角們。劇評人梅子笑對「《急診室故事》還原生活的複雜性」也高度認同。
女一號王茜 「動作派」演技被贊「女演員中難得一見」
1月27日,《急診室故事》大結局的前一天,王茜、劉鈞在參加活動時被媒體、觀眾圍住追問劇中感情走向和結局,可見該劇感情線抓人程度。劇評人李星文說劇中兩男一女的感情架構充分調動了女性觀眾的情緒和情感,而且劇中蘇儷、汪曉寒、雷劍鋒的名字就很像大俠,觀眾喜歡雀巢咖啡則表示非常喜歡蘇儷「走路帶風、吐字如釘」的帥氣職場形象,蘇儷甩白大褂的動圖在網絡上被無數次轉載。
儘管《重案六組》系列中的「警花季潔」已成為一代螢屏經典,但王茜依舊憑細緻入微、精準有力的表演,成績清零,重新出發。脫下警服、穿起白大褂的王茜,雖不是第一次成為「急診室女醫生」,但這一次成功打造新的角色品牌——蘇儷,一個心裡有傷的御姐,一個經歷無數次死亡卻沒有被打垮的堅強女醫生。
為了高度還原急診室主治醫角色,王茜深入醫院一線,掌握了不少急救知識,幫腦袋被砍傷的病人剃過頭,給病人止過血,推著上年紀的氣憋的病人衝向救護室,「每次夜裡來了一堆病人,值班的醫生人手不夠了,我就真的上。」
劇中王茜能一邊進行各類繁雜的醫療技術動作,一邊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情感宣洩,更被觀眾們驚嘆,「這是演技上的『呼麥』吧,竟然能同時進行這麼多需要費心神的表演——神了。」王茜自己則笑稱,演完這部戲「現在你讓我站著不動去演,我都不會了,要適應一下」,對於這樣「動中之動」(一邊行雲流水地動作一邊表演的「動作派表演」)的生活流表演方式,王茜已完全習慣,甚至不認為有表演難度,而作為「動作派」演員,王茜卻憑本劇引起媒體矚目和觀眾驚嘆,並得到業界普遍認可。
著名表演藝術家、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教授李苒苒對劇中王茜的表演給了高度評價,王茜是一個「創作型演員」,她「在做編劇、製片等多項工作後,還能夠在規定情境中將角色演得這麼恰如其分,有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投入,這不是一般女演員能夠做到的。」
在李苒苒看來,王茜在劇中最大的挑戰和突破是對情感狀態的拿捏,「她(王茜)在戲裡對感情的猶豫不決,或許年輕人看了會有點不解,但其實恰恰是拿捏得最得當的,現實中這樣的糾結狀態太容易出現了,而且特別符合她的身份還有她當下所處的環境,將一個中年人的內心掙扎演繹得特別好。能在規定情境中將角色演繹得這麼恰如其分,而且有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投入,不是那種嘶吼、亂叫的形式,王茜確實是一個優秀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