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11:36:22來源: 新華網
編者按:曾經稀缺的進口商品,現在正在成為居民家中的「老朋友」。點點滴滴裡的進口生活之變,是中國邁向全面小康社會的幸福「註腳」,也是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代表的平臺帶來的新風尚。隨著我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博會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們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合作推出「我的進口生活」系列報導以及新媒體產品,講述進口商品「小故事」背後的「大變化」。
新華社上海11月4日電(記者周蕊 何欣榮)1996年,麥德龍正式進入中國,在上海的普陀區開出了第一家賣場,開放式的貨架、熱情的銷售人員,還有當時尚不多見的進口紅酒,賣場一時間人流如織,不少居民排隊前來體驗超市購物的新方式。
今年國慶前,這家「老賣場」又一次進行了升級改造,成為麥德龍在中國的首家新概念商場。改造完成後,大排長龍的場面再次出現,這一次居民瞄準的不僅是來自30多個國家的3000多種進口商品,還有這裡的新體驗:歐洲市場流行的鮮榨橙汁機、即將在進博會上亮相的植物肉披薩,還有專業的紅酒專員幫助消費者作出更好的選擇。
穿越歷史的紅酒櫃檯,折射出中國居民進口消費的變化。
商務部2019年發布的《主要消費品供需狀況統計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我國79.6%的消費者購買過進口消費品,其中41.7%的消費者購買進口消費品佔其購買同類消費品比重超過10%。
即將到來的第三屆進博會,是進口商品、技術和服務集中展示的大舞臺。
「第一屆時對進博會的了解還不深入,第二屆搶著報名參展,第三屆挖箱底也要把最好最新的產品送到進博會。」一位跨國公司高管的感慨,顯示出進博會的「巨大磁力」。正是這樣的「磁力」,吸引更多「新朋友」前來。
在進博會,感受最「鮮」生活——
首屆進博會後,紐西蘭紐仕蘭鮮奶銷量增長26倍。原來需要8天以上才能在中國上架的進口鮮奶,如今僅用72小時就從紐西蘭農場擺上中國消費者餐桌。這種進入中國市場、深入三四線城市乃至偏遠山區的「加速度」,源於中國不斷提升通關效率、激活跨境電商的「推動力」。
尚比亞蜂蜜、衣索比亞咖啡……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農產品,也將亮相第三屆進博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介紹,將有30個最不發達國家參展第三屆進博會,展覽面積超過4000多平方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有很多企業報名參展。
在進博會,感受最「酷」科技——
跨國藥企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說,今年進博會期間,諾和諾德的展位面積從去年的500平方米擴大到700平方米。除展示已經在中國上市的14款創新藥和9款創新注射裝置之外,包括基礎胰島素在內的多項糖尿病全球創新成果也將悉數亮相。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介紹,藥品、醫療器械、高端消費品、汽車等行業世界排名前十的知名企業大部分已籤約參展,更有數十家企業已連續籤約未來三屆。
新能源汽車,已經列入很多消費者的「購車清單」。首次參展的力世紀正在同步籌備第四屆進博會的參展事宜。力世紀集團主席何敬豐說,希望能通過進博會,展示3D列印汽車、新一代碳化矽雙逆變器等「黑科技」,找到更多的合作夥伴。
在進博會,感受最「IN」潮流——
最「IN」的潮流在哪裡?來自中西合璧。創立於1889年、來自法國巴黎的時裝品牌——浪凡(Lanvin)將亮相第三屆進博會,帶來多款首發新品。其中,Bumper運動鞋為中國獨家款式,並裝飾有「Shanghai 2021」標籤。
玩具巨頭樂高將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帶來「最有童心」的巨型裝置——直徑2米的「樂造星球」裝置。它由9名樂高模型搭建師耗時242個小時進行拼砌,再經由51個小時安裝而成,上面還有來自上海、長沙、石家莊、武漢和鄭州等地的100名中國兒童創作的創意小模型,描繪了孩子們對世界的奇思妙想和美好憧憬。
從之前的出國爆買到如今的家門口輕鬆購,從日常需求到消費升級,對很多中國消費者來說,購買進口商品不再是一件新鮮事,而是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進博會,勾勒未來生活模樣。更加美好的生活,正在向你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