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空看我國的海岸線,它呈現出一個「彎刀」的形狀,北起黃海的鴨綠江口,南至北部灣的北崙河口,陸地線全長1.8萬公裡。這些海岸線都是直接面向太平洋的,對於我國的國防軍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美國為了遏制我國的海洋力量和實控的海洋面積,特地設計了三條島鏈來封鎖我國。特別是日本群島,琉球群島等距離我國海岸線最近的第一島鏈嚴重封鎖了我國近海通往遠洋的通道。如果能打開第一島鏈,這對於我國的戰略價值是非常大的。特別是琉球群島,南北長度1000多公裡,島嶼的總面積達到了4600多平方公裡,其就位於東海大陸架的邊緣,本來海深只有幾百米的海洋,在突破了衝繩海槽之後海深迅速加深到了數千千米,出了群島之後就是一望無際的真正的太平洋,所以它是目前我國出海最大的障礙。
在1879年前琉球一直都是我國的藩屬國,而琉球這個名字也是1372年琉球王國成立的時候,當時的明朝政府命名的,1879年後被日本政府「霸佔」。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琉球實際上被美國所佔領,後期也是在美國的指示下被日本所託管,美軍也在群島上修建了軍事基地,並且派兵駐守。所以說假如琉球能回歸我國,我國不單單增加4600平方公裡的土地,而是有其他更加重大的意義。
可以提升我國的國際戰略價值。琉球群島的走向基本和我國東南沿海的海岸線走向是基本一致的。有人說"琉球群島是我國東海上的屏障,是一座長達1000多公裡的海上長城」。這種關係是如同夏威夷和美國的關係一樣,是國防的門戶,假如我國擁有了琉球群島就可以多一道屏障,無需把沿海城市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之下,其戰略意義是十分明顯的,也是利好我國的(像日本政府在19世紀末期從我國手中拿走了琉球,並以琉球群島為對外侵略的跳板,日本的侵略之路也是從「霸佔琉球」開始,足以體現琉球的重要性)。
可以促進和平。假如琉球回歸我國,美國,日本等國家將失去對我國島鏈的封鎖渠道,增加我國和其他國家的地理的距離,減輕雙方或者多方心理上威脅壓力,把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放在自己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建設之上。並且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假如收回琉球後,東亞地區也會少一個領土爭議點,更有利於世界的和平。
可以增強中華文化的交流。在琉球王國成立之初,王國內通用漢字,使用我國的年號,群眾的生活習慣,習俗和大陸的閩南地區幾乎一樣。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明朝時期,當時的政府從閩南地區徵調了大量的民眾前往琉球諸島,加上其他地方的移民總人數甚至超過本土的原住民人數,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閩人三十六姓」。直至今日,琉球地區的很多風俗習慣還和閩南地區類似(像風獅爺文化)。所以琉球的歷史和文化都和我國接近,假如回歸我國幾乎可以無縫融入中華文化當中,而沒有任何的隔閡。
假如只是假如,希望有朝一日能實現筆者的這個願望,相信這個願望也是廣大讀者共同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