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說明】聖誕節即將來臨,很多教會都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向那些失喪的靈魂傳福音,大家或者會舉辦一些福音晚會,或者會走上街頭向路人發單張,或者會進入一些弱勢群體當中表達愛心。在這個傳福音的季節,橡樹的微信會陸續推送一些與傳福音有關的文字,來幫助大家將福音的整全內容有效地宣講出來。今天,我們特別推出橡樹讀書小組閱讀《豐盛的恩典》中班揚的講章「得救是本乎恩」的讀書會筆記。希望此文能幫助大家更好地閱讀班揚這篇雖是談論上帝恩典,卻充滿福音內容,直刺罪人心靈的講章,從而更加得力地向周圍的人傳福音。
2014年12月5日晚,橡樹讀書小組再次相聚,我們一起閱讀討論了班揚《豐盛的恩典》一書的最後一部分,也即班揚的一個長篇講道「得救是本乎恩:有關上帝恩典的講論」。
班揚這篇珍貴的講章初版於1675年,是一個小開本,而這個單行本幾乎絕跡。但是,後來,只要有人出版班揚的合集,這篇講章必會列入其中。足見這篇講章的重要性。
一、在開始討論這篇講章之前,組長武昕首先介紹了清教徒講道的特點:
武昕說,現代人看清教徒的講章,也許會說他們太囉嗦,因為他們的講道都比較長。而清教徒時代,聽眾都很喜歡聽講道,而講道人如果講得稍短一些,聽眾一般都不會讓他們下臺,會拉著他們讓他們再多講一些。
1.清教徒很注重解經講道,他們如果是講一節經文,會把經文中的所有詞都解釋一遍。班揚《豐盛的恩典》中所收的兩篇講道都是如此,「適時的勸勉:給受苦之人的忠告」一篇的主題經文是《彼得前書》4:9「所以,那照上帝旨意受苦的人一心為善,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在該講章裡,班揚將這句經文中的「上帝旨意」、「受苦」、「一心為善」、「靈魂」、「信實的造化之主」全部作了詳細的解釋。而「得救是本乎恩:有關上帝恩典的講論」這一篇的主題經文是《以弗所書》2:5「你們得救是本乎恩」。班揚則圍繞這節經文,提出五個問題,一邊解釋其中的關鍵詞一邊論述他對上帝恩典的看法。這些問題是:其一,何為得救?其二,何謂得救是本乎恩?其三,對於什麼人而言得救是本乎恩?其四,如何表明得救之人的得救是本乎恩?其五,上帝為何選擇本乎恩而不本乎其他任何方式來拯救罪人?除了班揚的講道,我們從巴克斯特《聖徒永恆的安息》一書中的部分章節裡也能看到這種類似的解經方式。
2.清教徒的講道中都會透露出傳福音的要素。因此,有人說清教徒是在教會裡傳福音的人。而班揚也不例外。班揚在《罪魁蒙恩記》一書的後半部分,講述他自己蒙召講道的事跡時,也提到,他的講道裡必會講到三個方面:其一,人的罪性及審判;其二,耶穌基督和他的職分及他給世界帶來的祝福;其三,與基督聯合的奧秘。而班揚在「得救是本乎恩:有關上帝恩典的講論」這篇講道裡的「何為得救」部分,則將福音的內容非常完整地講述了一遍。
3.清教徒的講道都非常簡明直白。他們很少講故事,而喜歡用列表法,在講述他們的觀點時會列出許多條條。據說,清教徒之所以要如此講道,是為了方便聽眾記筆記。
4.清教徒講道的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開頭一般會簡略解釋經文的字面含義(可以對應於本篇講道的序言部分);第二部分,會從不同方面來講述經文所包含的教義要點(一般會用問答的方式);第三部分,提出應用:一般會講論教義原則如何和信徒的生命發生關聯。
5.清教徒的講道都會和自己的信仰生命有關聯,他們不論是用口還是用筆,都是在傳講自己生命的感受。
二、接下來,我們一起閱讀討論了班揚講章「得救是本乎恩:有關上帝恩典的講論」中的部分內容。
我們先輪流朗讀了「何謂得救」部分的內容。班揚對得救的描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得救是上帝的揀選;第二,我們在悔改之前,在蒙召轉向基督之前,就已經得蒙拯救;第三,得救意味著被領到耶穌基督跟前,並要蒙幫助得以憑信心抓住基督;第四,得救就是得蒙保守在信心裡,一直到最後;第五,得救還在於,我們死後,靈魂有去天堂的盼望;第六,我們要蒙完全的拯救,還在於末後有身體復活的盼望。
從班揚對得救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加爾文主義五大要點中的很多要素。由此可見,清教徒的救恩論深深受到了宗教改革思想的影響。
班揚在講述「何謂得救是本乎恩」這一部分時,從三位一體的角度來講述了上帝的恩典。他分別討論了我們得救是如何本乎聖父、聖子、聖靈各自的恩典。
時間有限,我們在現場只討論了關於聖父和聖靈的恩典部分。
聖父的恩典主要是表現在他安排和預備了救恩,並且保守看顧信徒的生命。這體現在十個方面:1.他揀選了我們;2.他命定並授權予聖子承擔起救贖我們的責任;3.他將我們交與基督,好讓我們靠著他的義得稱為義,靠他的血被洗淨,靠他的生命蒙拯救;4.他將天國賜給他交與耶穌基督的那些人;5.為他所揀選的人在基督裡預備和儲存了各樣充充足足的屬靈福氣,好在他們需要的時候交給他們,保守他們的信心,讓他們一生一世都能恆久信靠;6.他賜給我們滿有福氣和果效的呼召,叫我們與他的兒子耶穌基督相交;7.他因著基督的緣故,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不斷赦免我們的罪過;8.他在我們還未重生的所有日子中,對我們極盡忍耐與包容;9.他將我們緊緊握在他的手中,保守我們遠離一切仇敵的勢力;10.他接納我們這個人,接納我們的服事,升起他的面光照耀著我們,向我們彰顯他的愛;最後,當我們走完這世間的客旅生涯時,又差遣他的天使將我們接到他身邊去。
聖靈的恩典則體現在,他開啟我們,使我們承認自己的罪,認識並相信基督,得以重生,並持守從上帝而來的性情。抵擋一切屬世的東西,忍耐等候完全得贖的日子。班揚分了十五點來說明,這裡就不加贅述。
大家說班揚分別從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位格來闡述上帝的恩典,這讓我們對上帝的恩典有了更全面更詳細的認識,讓我們對三位一體上帝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接下來,我們討論了班揚「如何表明得救之人的得救是本乎恩」部分。在這一部分中,班揚用了很長的篇幅(分了九大點)來表現人對上帝恩典的反應。
他描述了一個罪人從不願意認罪,到雖然承認自己是個罪人,卻依靠自己的義;再到雖依靠上帝的恩典,卻常常又陷入冷淡漠視,甚至軟弱犯罪的過程。
組長武昕說這個部分的內容讓他特別感動,並特別為大家朗讀了第九點。而其中一段文字讓大家印象深刻:
「他們的犯罪還表現在最根本的屬靈職責的履行上;他們不禱告,不聽道,不讀經,不施捨,不赴主的筵席或其他與上帝之間的神聖約會;即便做了,也冷冷淡淡,死氣沉沉,三心二意,心中懷著無知和各樣誤解偏見。他們在向上帝禱告時忘記了上帝,他們在赴基督的筵席時忘記了基督;他們在讀上帝的話語時忘記了聖言。」
某弟兄和組長不約而同地說,班揚這部分的內容,其實就是他在《罪魁蒙恩記》中所描述的班揚自己的光景,可說是班揚自己信仰生命曾經的寫照。
然後,我們又一起討論了此篇講章的某處應用:班揚說我們要借著真心的禱告坦然無懼來到上帝的寶座前。
對於「何謂坦然無懼地前來」,班揚回答道:
1. 就是滿有信心地前來——「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上帝面前」(來10:22)。
2. 坦然無懼地前來,就是時常地來——「早晨,晌午,晚上,我要禱告」(參詩55:17)。常常到我們門前的乞丐,我們往往看他們為坦然無懼的乞丐。
3. 坦然無懼地前來,就是前來的時候要討求重大的東西。坦然無懼的乞丐不只討求,他還挑選所討求的東西。
4. 坦然無懼地前來,就是既為自己有所求,也為他人有所求,既為自己,也為天底下上帝的眾聖徒祈求憐憫和恩典——「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為眾聖徒祈求」(弗6:18)。
5. 坦然無懼地前來,就是來到以後,不得首肯決不罷休;雅各正是這樣來到施恩座前——「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創32:26)。
6. 坦然無懼地前來,就是懇請上帝以他的公義和憐憫來兌現他的應許,同時,一心相信上帝必會賜給我們他所應許的——因為他已經說了——我們奉他兒子的名無論向他求什麼,他必賜給我們。
在這部分的內容裡,班揚非常細緻地教導我們該如何向上帝禱告,這對我們操練禱告生活非常有幫助。
三、最後,針對「我們該如何讀清教徒的講章」這一問題,組長武昕提出了幾點建議:
可以朗讀清教徒的講章;
可以查一查清教徒講章裡的一些引文;
可以一邊讀他們的講章,一邊對照自己的屬靈狀況做一些反思;
可以拿清教徒講章中的部分段落來默想;
在讀他們的講章時可以做一些筆記;
若發現他們的講章中有一些需要自己去實踐的地方,就挑出來馬上去實踐;
可以把他們講章中的一些內容拿過來,傳講給別人。
橡友感言:
橡樹哥:有生命的文字,紮實的解經,很細緻的應用,易於實踐和操練。
顧旭:感覺自己以前很模糊的地方,被班揚給捋順了。
小梅:關於「何謂得救」那部分的內容,讀起來很有點《聖徒永恆的安息》一書的感覺。
司陽:班揚在論述人對上帝恩典的反應那部分,讓我們看到人的罪性,以及上帝的不離不棄。
田晶:班揚對上帝三個位格的恩典的論述,讓人印象深刻。
(文字整理:國永)
[歡迎關注「橡樹書屋」淘寶店(http://oaktreebooks.taobao.com)12月12日即將推出的聖誕禮物68折優惠活動,我們將會推出送牧者套餐、送信徒套餐、送慕道友套餐,活動中就有班揚的《豐盛的恩典》一書]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帳號:「橡樹文字工作室」
方法1:點擊右上角的按紐,選擇「查看官方帳號」,點擊關注;
方法2:在「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共帳號」中搜索「oaktree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