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二十年在東五縣工作,先後呆了兩個縣。一個單位二三百號人,人情禮節自然是少不了的。年紀大的同事紅白喜事最多,上有高堂仙逝,下有兒女結親。因為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等等,不用明張,自然會主動去隨了禮,因為有事不能親自去的,也會託人捎帶了去,略表一份心意。
當然,有時候你也會遇到極個別的白眼狼,他父母高堂去世,他個人喜結良緣,考慮到是你的員工和下屬,你也不差那個三百兩百的。但是後來,或者為年終的工作崗位調整,或者為平時的績效考核評比,若是觸及到他的利益,他就能拉下臉來,嘴裡明著不說啥,心裡是一百個不爽!還有的人,就更無下限,這邊才喝完他家孩子高考金榜題名的酒,那邊就開始遞刀子飛書告你的投名狀!
不過,這些都是千百年來,人情冷暖、爾虞訛詐的世道輪迴和荒腔走板。習慣了也就淡然一笑罷了。前一段時間包括最近,又到了高考金榜題名宴、中小學升學宴、謝師宴等密集襲來的時刻,也是信陽人的工資卡和錢包經受考驗的時刻。不過,隨著我的工作調動包括逐漸的退出一些無謂的社交圈後,日子開始變得清靜起來。有些禮數也都是至親好友之間必須的人情禮節。
但是在剛一來信陽工作時,突然發現有些不適應咱大信陽大市裡的人情禮節。它可以隨意到你或許只和他吃了一頓飯,擼了一次串,打了一回麻將,甚至只是禮節性地留了彼此的電話或者加了個微信什麼的。然後,就會在突然的某一天,一個簡訊息就不期而至地發來了,大意就是:哥哥,我的喬遷之喜、新婚之喜之類的,請您移駕光臨。好吧,礙著情面,去了,一二十張桌子上愣是找不到你一個熟悉的人!臨走時,喜袋裡要麼是一個廉價的毛巾和幾粒喜糖,要麼是一個批發價不過幾塊的玻璃杯子!
當然,還有過分的是,一對新人第二年造小人成功,一個短消息又過來了!人去還是不去?禮隨還是不隨?記憶裡,最受傷害、也最尷尬的一件事,某一年的某一天,你隨了那個傢伙500元錢份子錢的人,和你迎面照過時,竟然跟不認識你一樣,像個風一樣的男子從你身邊飄過,不帶走一片雲彩!我靠,這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上人間麼?
之所以今天讓我能夠在電腦桌前耗上一個時辰碼這篇字的動因是來自微頭條上一個朋友的吐槽!可能她稍微直白了一些。但相信,她一定也是痛恨這種隨意下請帖的人!不是心疼那幾百塊的份子錢,而是你特麼太隨意了,你有紅白喜事時,巴不得滿大街信陽人都是你的座上賓!
這些年,信陽人是個好面子並且生活在消費水平比鄭州、武漢都高,但是實際工資水平偏低的三線內地城市。如果單靠工資收入,光是隨兩份禮,一個月中就要半個月節衣縮食。所以,240多萬信陽人選擇長期在外地工作經商學習也就對了!在信陽留守的工薪階層,也會想方設法搞點副業養家。不然,你也會如下圖安徽某單位的同事婚禮上,如此禮金條一樣灰色幽默般的尷尬。
不是拉仇恨,在東五縣,人情禮節也分三六九等。這個三六九等不是指人的地位和階層。而是指親情友情的遠近。比如家族類的大小紅白喜事等,那也是分未出五福、本家宗親等遠近來隨禮。友情層面,也是髮小、同學、同事、戰友、朋友閨蜜等,請不請哪些人,下不下請帖,或者是託人傳話,都還是有講究的。
話再說回來,終歸是你人緣好,不下帖子人家知道了也會捧場;而單靠一條幾分錢的簡訊息進行全面撒網的群發,你收割的是廉價的禮數與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