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映的日本電影《小偷家族》,講述了靠犯罪來維持生計的柴田一家的故事。該片上映後口碑票房雙收,還獲得了第71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然而日本去年發生的真實版「小偷家族」盜竊案,卻沒有電影這麼溫暖。
根據日本新聞的報導,去年埼玉縣的一家四口,在半年期間犯下多起盜竊案,共計盜竊物品43件,總金額約400萬日元。
負責調查這一連串盜竊案的,是埼玉縣搜查三課的警察。
「小偷家族」的作案手法非常簡單粗暴,等到店鋪沒人的時候,通過砸玻璃撬鎖等方式進入店中偷盜。但是警察卻一直抓不到他們。
原因之一,他們在作案後,會把攝像頭扔到河裡。
原因之二,他們偷盜的物品集中為釣魚用具,因為這些用具有固定的需求,所以很容易在二手店出售。
原因之三,一家人分工明確,父親和兒子負責動手,母親負責望風開車,女兒負責把偷來的東西賣出去。
女兒是母親和前夫的孩子,是一家四口中唯一姓氏不同的人,即使父親和兒子不小心被攝像頭拍到,警方也很難懷疑到性別不同姓氏也不同的女兒身上。
但是大量出售釣魚用具的女兒,還是引起了警方的懷疑。破壞門鎖明顯是男性的作案手法,但同時卻有女性大量出售疑似被盜的物品,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警方才認定這是團夥作案。
警方根據情報找到了「小偷家族」的家,然而……
原因之四,「小偷家族」早已棄家而逃,沒有固定的住所,給警方破案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那麼「小偷家族」每天都住在哪裡呢?
答案是愛情酒店。父親和母親,女兒和兒子分別裝成兩對情侶入住愛情酒店,每天靠偷來的便當生活。
手裡的錢不寬裕時,一家就開車住到河邊,用偷來的魚竿釣魚吃。
在外人看來,仿佛是關係融洽的一家人在野餐,沒人能想到他們是盜竊家族。
就這樣,警方一直無法掌握他們的行蹤,而「小偷家族」的作案依然十分大膽,甚至在同一家店鋪偷盜了3次!
就這樣持續了半年後,「小偷家族」因為偷盜了一件物品,而被警方抓住了證據!
這次「小偷家族」選擇的偷盜對象是一家吃茶店。店主很喜歡釣魚,店裡也擺放著高級魚竿。
某天夜晚,父親和兒子潛入了店中,偷走了老闆的魚竿、收銀機裡的現金和遊戲機等物品。
而就是這個遊戲機,給警方破案帶來了轉機。
原來,父親和兒子偷盜時只搬走了遊戲機,沒有拿走裝遊戲機的盒子。而盒子上有遊戲機的編號,這一編號與女兒出售的遊戲機編號相同,這便是警方逮捕「小偷家族」決定性的證據。
而隨後,警方也找到了一家人暫住的愛情酒店,將四人逮捕歸案。就這樣,長達半年的連環盜竊案終於告一段落。法院判定四人都有罪,父親和兒子現在仍在服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