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小學生,他們最喜歡帶吃的到學校和小夥伴們一起吃午餐了...
像是我們卡哇伊的小丸子...
還有我們酷愛飯糰的小新~
一直都有自己的執念想要做飯糰給自己吃~
這麼受日本小學生喜歡的飯糰,到底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呢?
擁有盛世美顏的它,有易容術哦~有時是這樣...縮小版紀存希~
有時是這樣...超可愛的小豬baby~
有時又是這樣...搞怪的大叔~
還有這種萌到炸裂的小鹿~
它呢,是日本最常見的便當食物之一,易於製作、小巧輕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創造,幾乎稱得上是居家旅行的必備食品。
雖然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也是我的best friend,但是吧,它的前世今生我也是今天才剛剛知道的...可謂是充滿神秘感呢~
飯糰是古已有之的一種食物,關於它的由來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國早就存在這樣的吃法。最早在春秋時期的越國,就出現過類似餈棒飯這樣、用米飯裹著菜的吃法。
日本平安時代
此外,飯糰從很早以前就是日本人外出野餐及午餐便當的首選食物,在中國古代也早有發跡。據記載,在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有士兵在出外時,將飯糰隨身攜帶,以便充飢。
它的製作方法相當簡單,三角形狀的米飯糰用海苔片包裹著,裡面的餡料通常是醃漬的梅子或是烤鮭魚、三文魚等,便於攜帶,方便食用,難怪飯糰一直流傳至今。
不過,從1970年代開始,飯糰就有了大的變革。傳統上對於飯糰的印象就是在一團蓬鬆的白米飯中,內餡或許是烤鮭魚,並且由母親以海苔將整個飯糰滿滿地包覆起來。
而便利商店徹底地改變了這幅景象...自從便利商店於1970年代出現後,飯糰就成為便利商店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直到今天為止,他們仍然保有這個地位。
飯糰內餡料的選擇也非常多元,其中還有不少來自外國口味的餡料,讓這個珍貴的日本食物多了點洋味。
飯糰家族進軍各大市場,掀起一場腥風血雨。那到底它有什麼魔力,可以讓它迅速席捲整個市場呢?
乾淨利落的吃法,這種將米飯和海苔分離的包裝方式,可以使海苔保持酥脆,並且使消費者在享用飯糰的時候不至於弄髒手。
人們越來越多重視健康。大部分的速食食品,如漢堡等,使用油來烹調,不可避免這些食物的熱量非常高。
而飯糰的主要成分是大米與海苔,即便他們的餡料可能包括肉或沙拉醬,但是飯糰大小適中,所以不會因此發胖。
飯糰最迷人的就在於手工製作的感覺。你享用的飯糰是專門為你準備的,或者是由你自己包覆上哪一層海苔的,你一定會感受到那一份溫馨的,相信我!
飯糰的形狀常見的有三角形、圓形和橢圓形三種。
但隨著樣式的不斷創新,現在已經不局限於這幾類。還有各種各樣超級可愛的,都不忍心吃掉他們了!
關於飯糰的捏法,現在最常見、最經濟的方法是用保鮮膜或者保鮮袋輔助操作。
先將內裡的餡料裹好,團成一個球形,左手稍微彎曲成山狀,左右兩側邊用手指向內略壓,按壓出稜角後將兩個平面壓平,最後得到三角形飯糰。
也可藉助模具,如果製作卡通飯糰,使用模具還是比較方便的。懶人手殘星人的必備技能有沒有Get啊?
Q:米飯用什麼比較好?
A:做飯糰的米飯不宜用泰國香米,應選用類似東北米等粘性較大的米,待冷卻後做成飯糰。
Q:如果覺得味道比較淡,應該如何調味?
A:飯糰可以包裹的菜比較少,如果是出門攜帶的飯糰,確實不易入味,但可以將做飯糰的米飯進行調味,加入紫蘇粉、梅子粉,吃不慣的也可以直接用炒飯做飯糰。
Q:配菜應該怎麼選?
A:飯糰是包容性很強的食物,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與之相配,完全不會違和。但如果是出外攜帶的飯糰,建議不要放太多的菜,因為這樣比較散亂、不易攜帶。
Q:飯糰應如何攜帶?
A:飯糰放在便當盒內即可,如果擔心形狀改變,也可選用專門裝飯糰的盒子。
Q:除了包海苔片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包飯糰?
A:除了海苔之外,還可以用雞蛋煎成蛋皮,切成長條即可。
這麼可愛的飯糰寶寶,我得再吃幾口!
內容由 和風美人倉 原創發布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