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日報
到2035年,文化產業將成為廣州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記者在2018廣州文交會開幕式上獲悉,《廣州市關於加快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已於日前在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上通過。這是廣州出臺的首份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文件,廣州將通過發展七大重點領域,搶佔文化產業新高地。
關鍵詞 搶佔文化產業新高地
超前布局文化產業前沿領域
「《意見》明確了新時期廣州文化產業發展的高端戰略定位,有望對廣州文化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冀韜說。《意見》提出,未來五年,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努力實現年均增長12%,穩步提升文化產業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到2035年,文化產業成為全市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文化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
為達到上述目標,廣州應發展什麼樣的文化產業?《意見》提出,廣州要突出七大重點發展領域,搶佔文化產業新高地,包括鞏固和壯大數字內容產業、打造動漫遊戲產業之都、推進傳媒影視融合發展、建設全國藝術產業中心、培育全球文化創意設計之城、打造全球文化裝備製造中心、超前布局文化產業前沿領域。
「打造動漫遊戲產業之都,這給整個網際網路遊戲行業打了一劑強心劑。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們一起把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在百奧集團廣州百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曉東看來,文化產業包羅萬象,政策制定就要有網際網路思維,即用戶思維,出臺針對各個細分領域的扶持政策。
針對七大重點發展領域,《意見》都有相關細化目標。比如,在數字內容產業方面,將提升廣州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建設水平,引進一批國內外數字內容知名企業,培育20家數字內容領軍企業,創建10個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市級以上數字內容產業園區,打造全國數字文化產業新高地。
關鍵詞 激發市場活力
支持文化企業以資本為紐帶組建企業集團
激發市場活力、培育重點文化企業,也是《意見》的重要部分。近年來,廣州民營文化企業活躍,創新能力強,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在民營文化企業中不斷湧現,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數據顯示,2012—2016年,廣州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13%,高於同期GDP增速。2017年實現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約1100億元(預測值),佔GDP比重5.12%(按照地方特色產業統計口徑,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為2800億元,佔GDP比重達13%)。
「廣州將從三個方面培育文化市場主體。」趙冀韜說。《意見》提出加大樞紐型、核心型總部文化企業引進力度,著力引進世界500強的文化企業地區總部和全國100強的文化企業總部及其研發基地、交易中心,吸引國內外知名文化企業入駐廣州發展。
同時,壯大骨幹文化企業,支持具有綜合實力的文化企業以資本為紐帶組建企業集團,打造成為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百億級骨幹文化企業。
廣州還將支持處於成熟期、經營較為穩定的文化企業在主板市場上市,鼓勵中小文化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支持處於成長期、發展前景廣闊的中小文化企業在創業板、中小板、新三板上市,打造若干在各自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關鍵詞 文化創新發展平臺
建設全球文化會展中心
「加強文化產業的公共服務建設非常重要,廣州市將重點建設四類公共服務平臺。」趙冀韜說。
《意見》提出,搭建文化會展交易平臺。廣州文交會便是其中的一個載體,將通過該平臺擴大市場交易和國際影響力,形成匯聚文化產業全行業的綜合性會展聯合體,把廣州建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文化會展中心。
同時,發揮南沙自貿片區、白雲空港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積極發展文化產品跨境電子商務,建設文化產品保稅區,打造世界知名文化品牌商品展示、批發、零售中心。
推動文化產業資源的共享共建和有效利用,廣州還將搭建文化科技創新平臺。比如,深化文化產業「網際網路+」,推動、加強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成果的應用,利用現代科技推動傳統產業創新。建設創新與創業結合、孵化與投資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文化產業雙創服務平臺。
廣州還將向全球文化專家「借腦」,搭建文化產業智庫平臺,形成立足廣州、放眼全國、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端文化產業智庫。同時,建設文化產業服務平臺,充分發揮文化產業促進會、各類文化創意協會、廣州文化上市公司產業聯盟、廣州文化產業投融資聯盟等行業組織的作用,在行業研究、標準制定、跨界合作、資源對接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關鍵詞 營商環境
建設全國文化產業風投創投中心
「目前,金融對於文化產業投資的力度過於保守。資本和產業是文化發展的兩隻翅膀,文化需要長久的時間發展,資本若沒有持續性,很難發展下去。」在文交會上,全球創意「牛犢秀」平臺創始CEO林楓道出了很多文化企業的心聲。
在資金支持上,《意見》提出了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整合現有扶持文化產業的相關資金,設立廣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專項支持廣州重點產業、園區、企業、平臺和項目的建設和發展。專項資金的具體額度今後在實施細則裡會進一步明確。
二是充分發揮廣州市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鼓勵、引導各類民營資本、境外資本投資廣州文化產業,撬動社會資本投資文化企業,鼓勵金融機構設立文化特色分支機構,開發文化產業信貸產品,建立融資擔保企業庫,完善融資擔保體系,創建國家級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將廣州建設成為全國文化產業風投創投中心。
在用地保障上,《意見》提出,將文化產業用地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實現「多規合一」,一張藍圖幹到底。「下一步要研究制定關於文化產業用地的具體政策措施,優先保障文化產業發展項目土地利用,鼓勵利用『三舊』改造建設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引導和支持文化產業項目優先盤活利用存量土地」。趙冀韜說。
廣州市城市更新局文紅總經濟師也透露,廣州全市納入省標圖建庫範圍的近期可實施的「三舊」用地有202平方公裡,目前已經完成改造的面積約44平方公裡,佔標圖建庫的22%,未來城市更新的空間和潛力仍然十分巨大,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熱土。
「廣東的動漫產業不僅要做全國的第一梯隊,還要躋身世界的第一梯隊,在產業規劃上高舉高打。」漫友文化公司創始人金城認為,廣州要引進世界動漫大師、國內外青年動漫人才,打造記得住、留得下、傳得開的大師佳作。
趙冀韜透露,廣州將制定《廣州市文化產業高端人才緊缺目錄》,重點引進扶持文化創意、文化旅遊、文化會展、影視傳媒、文化裝備、文化外貿等領域的複合型產業領軍人才,著力引進大師級、引領性人才,給予一定的人才經費資助或項目經費資助,所需資金在廣州人才培養和獎勵經費中統籌解決。
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廣州將在住房保障、安家落戶、子女教育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加大對符合條件的文化產業人才的人才公寓、公租房保障力度,加大對文化產業人才的醫療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