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厚進先生遺作暨學生作品展
2002年廈門電視臺的報導
張厚進先生遺作暨學生作品展 報導
選自:美術 雜誌 2002年 11月
(報導文字可點擊放大)
左起:方曉、 邱祥瑞 、葉和平、夏立業、喬十光、洪瑞生、黃平、鄭瑞勇
骨肉情深 往事難忘
——胞五弟後進習畫二、三事
張麗娜
張厚進是我同胞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我沒叫過他的名字,都直呼他「小弟」。 小弟從小文雅瘦弱,母親愛他如掌上明珠,養成了他不愛跑跳運動的恬靜性格。可他十分喜愛美術繪畫,捏小泥人、刻竹板及削制陀螺等玩意兒。我大他七歲,30年代中期,我就讀集美高中藝術科,後又升入廈門美專。厚進見到我寒暑假帶回家的美術作業便愛不釋手,反覆欣賞,我見狀也十分高興,就在小廳裡排起碗、碟、杯、地瓜、蔬菜、龍眼、荔枝等果蔬,並拿出畫紙鉛筆給他,讓他寫生作畫。他勤奮練習了一段時間,我看到他進步很快,發現他確有藝術天賦。後來他就讀永春一中,教美術的洪振宇老師(金已90多歲,僑居菲律賓)看出他的美術天才,細心指導,鼓勵有加,使他信心十足,堅定地走向美術殿堂。
成功要有機遇、緣分,更要靠自己努力進取。厚進讀永安師範時,遇上版畫家、國畫家、書法大師朱鳴岡教授,在朱老的精心培育指導下,他的美術修養和作畫技巧進了一大步。
1951年,他考上福建師範學院(今福師大)藝術系,受教於系主任謝投八教授(謝師也是我三十年代的恩師)。他教學嚴謹認真,指導有方,樂育英才,德才雙重。他是留法博士,極難得的油畫大師。厚進這顆美術壯苗在他的教育薰陶下。便茁壯成長起來,結出了累累碩果,創造了他藝術上的燦爛輝煌。
金秋,厚進逝世後,多少人深深痛悼懷念。不久張厚進先生遺作暨學生(盧坤峰、夏立業、喬十光、邱祥銳、葉和華、洪瑞生、方曉、黃平、鄭瑞勇)作品展與研討會便在廈隆重舉辦。我身歷此畫藝界罕見盛世,思緒萬千,感激涕零,爰撰此文,表示對厚進的師友生及其廣大觀畫者的衷心感謝。深信小弟地下有知,亦必與大姐同此心意。
欣慰地安息吧,小弟!
關於張厚進學術研究會(籌)
張厚進,1925年生於福建永春。美術家教育家,水彩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原中國水彩畫家學會副會長、福建省美協水彩畫會會長、原集美師專藝術系(現集美大學藝術學院)創始人之一,廈門水彩畫會創始人。2002年因病去世,享年78歲。
張厚進是近代中國美術教育的重要推動者,培育了學生在今天的中國美術發展起到的一定作用,其學生常以「愛生如子」來形容與緬懷張厚進先生在美術教育界的貢獻。張厚進的水彩作品樸實無華、忠實於對象嚴謹作畫的風格,也在百年中國水彩畫發展中起到一定的影響。
筆者在這幾年的文獻整理工作中發現,由於時代變遷,在當時有重要影響力的美術工作者,由於的傳世作品及相關資料甚少,以至在畫史上從沒有對他給予足夠的重視。甚至,在美術史學科日臻完備的今天,仍然缺乏專業文章發表,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
2017年正是張厚進先生逝世十五周年,在眾專家與學者共同討論後,未來將籌建「張厚進學術研究會」,成立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張厚進先生個人的美術教育與美術創作為例,在搜集整理當時相關的資料基礎上,展現那個時期的美術環境的現狀與對當下社會的影響。同時會提到那個時期的一些重要的美術工作者與教育家的一些線索,起到一定的材料檢索與促進作用,以期充實學術之不足。
本篇開頭的影像資料,為2002年張厚進先生遺作暨學生作品展,廈門電視臺的報導,本研究會也以張厚進先生的歷史文獻資料為研究線索。希望逐步把研究成果,公開與傳遞。也十分希望社會各界的專家與學者,與美術工作者的家屬,如有可提供關於張厚進先生的一些有關材料,希望能取得聯繫。也可關注本微信公眾號,可留言並且取得聯繫。謝謝!
聯繫方式:
郵箱:cle2048@foxmail.com
微信:JW2048
原文連結,為張厚進先生微博
@張厚進水彩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