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收聽今天的慢慢說,我是李曼曼,
晚上十點,向你問好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文/配音:李曼曼
一個工作了的小妹妹來跟我吐槽:
「有一天本來胃不舒服,想喝點粥,
結果同事都去吃酸辣粉。
一想到一個人去吃飯就很尷尬,
於是只好跟她們點了一樣的,
結果現在胃痛到爆炸。」
聽完之後,我非常感慨:
為了「合群」,我們好像經常這樣:
明明不想吃甜點,其他人都點了,於是你跟著點了;
明明不想去唱歌,其他人都去了,於是你跟著去了;
明明不想追歡樂頌,其他人都在追,於是你跟著追了;
…………
為了不落單,
我們都努力地合群著。
沒有夥伴,沒有手機,
沒有電腦,沒有電視,
孤獨五分鐘,我們便如坐針氈。
為了逃避孤獨和殺死孤獨,
我們馬不停蹄地刷著手機,
我們馬不停蹄地遙控電視,
我們馬不停蹄地呼朋引伴,
我們馬不停蹄地融入圈子,
一旦落單,就會坐立不安。
任何活動被撇下就會懷疑人生。
身邊總要呆著人才覺得安穩。
別人笑,我們配合著笑,
別人哭,我們配合著哭。
可不知道你發現沒:
我們努力合群的樣子,真的很孤獨。
上周五,一朋友下班了不回家,
說一個人呆著無聊,就在朋友圈吶喊:
「溫莎溫莎,唱歌的有沒有?」
一個小時,湊了七個人。
唱到凌晨2點,餓得心慌,
出來吃個宵夜就已經4了,
打車回家的路上,
他發了一條朋友圈:
「熱鬧之後更孤獨。」
我們馬不停蹄地抱團和融入,
本是為了消除孤獨,
但其實無論成功與否,
驗證的只會是孤獨。
蔣勳說:「當我們懼怕孤獨而被孤獨驅使著去消滅孤獨的時候,是最孤獨的時候。」
有很多人,
因為害怕別人說他孤僻才去社交,
才去犧牲自己的獨立精神與真實意願,
讓自己出現在聲色犬馬的群體狂歡中。
但真正有所成就的人,
都在用「不合群」的時間去重塑真正的自我。
社交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外在價值,
但孤獨卻能塑造一個人的內在價值。
人生就像在打俄羅斯方塊,
你合群了,也就消失了。
平庸的人,選取熱鬧來填補生命,
超凡的人,以孤獨來成就自己,
達到生命的飽滿。
「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這個世界,一些人贏在了不像別人,
一些人輸在了不像自己。
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
而孤獨則是飽滿的。
無聊者自厭,寂寞者自憐,孤獨者自足。
願你擁有大風和烈酒,
也能享受孤獨和自由。
感謝收聽今天的慢慢說
我是李曼曼,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