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natural》(《非自然死亡》)講述了在「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任職的法醫三澄美琴與同事們通過對非正常原因導致死亡的遺體進行解剖一起探查非正常死亡者的真正死因,以求找到案件真相的,從而改變現實世界的故事。
「在日本,你可能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這並非是一句帶有民族情緒或政治色彩的話,就是單純的字面意思。因為日本的屍檢率奇低無比,多數死亡的人被草草填個死因,就被火化了。許多非正常死亡就這樣被「正常」地一筆帶過。
就是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不禁思考,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看待死亡。
平靜地接受死亡劇中每一個故事都連接著死亡,死亡對於活著的人而言無疑是悲傷的,但在深深的悲傷的基調之下,這個故事的中心卻是希望和溫暖——逝去之人不再來,而生者卻永遠有著一個又一個的明天。
「就是因為沒有心情,才要吃呢。」在作為安慰而遞給馬場路子的豆沙包被拒絕後,三澄美琴如是說。雖然無法抑制悲傷的蔓延,但我們終究要試著適應它,試著向前看,試著繼續過接下來的生活。
「死去的人只是碰巧死了,活著的人也只是碰巧活著。碰巧活著的我們不能把死亡當作不吉利的東西 」
死亡,不過是和活著對立的一種狀態,本不該被忌諱,雖然我們依舊忘不掉他們,但這種如洪水猛獸般突然襲來的巨大悲傷終究會變成涓涓細流,雖然痛苦不斷,但總會被我們適應。
我們終究,還是要平靜地接受死亡啊。
活在當下「有時間絕望,還不如去吃美食然後睡個覺」。隨著社會不斷進步,人們也更加注重精神生活上的享受。既然人終究避免不了死亡,那就好好過好當下吧。我們既不能穿梭到未來,又無法回到過去,只能一分一秒地過著現在的日子,在漫過頭頂的悲傷中抓住通往明天的希望,繼續過下去。
「活在當下」是人們在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命題,能給出準確回答的人卻寥寥無幾。環顧四周,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恐慌成了現代生活的主旋律。
人可以有過去,但不應該讓過去過度幹擾當下的生活,往事不可追,對過去的沉迷是對當下的辜負。
桐華說「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學習一件事情,就是不回頭,只為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後悔,不為自己做過的事情後悔。」
人們在青年追憶童年,在中年懷念青年,在老年回首壯年,似乎美好在過去,遺憾也在過去。
然而比起追憶和後悔,好好過好當下的生活,不讓今天成為明天眼中又一個值得後悔的過往,才是我們最應當去做的。
結語:人們不能活在對明天的無止境的憂慮當中,仿佛當下註定是為了未來犧牲的,用當下去焦慮並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正如海明威所說,「今天只是未來所有日子裡的一天。但是未來所有日子裡將發生的一切,取決於你今天做了些什麼」,踏踏實實地邁好當下的每一個步子,才能為自己走出一條通向美好將來的道路。
愛眼前人,做當下事,不虛度,將來在面對死亡時也不會後悔。
對於這部劇對死亡的探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