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的時候,佘詩曼憑藉一人分飾四角的《鳳凰四重奏》,獲得了TVB的「最佳女主角獎」和「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成為了首位能夠同時獲得雙項獎項的女演員。
佘詩曼是我最為喜歡的一個港劇演員,特別喜歡《十月初五的月光》裡的祝君好,《金枝欲孽》裡的爾淳,《火舞黃沙》的家春分,《天與地》的葉梓恩,《絕代商驕》的林淼淼。當然還少不了讓她獲得視後殊榮的《鳳凰四重奏》和《使徒行者》。
佘詩曼的戲路寬,風格多樣,不管是古裝劇還是時裝劇,各種造型和角色她都能駕馭得了,主演的電視劇幾乎都有高收視。
想進入TVB電視臺當演員,有兩種途徑可選。一種是參加TVB的培訓班,所謂的科班出身。而另一種就是參加每年一度的港姐選舉,能夠獲得三甲的,或是被公司高層看上的就有可能籤約。
1997年,在瑞士讀大學的佘詩曼回到家來。有一天和媽媽在看電視,媽媽突然說:「不如你也去參加港姐選舉。」佘詩曼聽後說好,就去參加了。
那一屆的港姐素質都很高,佘詩曼成為了其中一匹黑馬。本來對於三甲,她心想無望了。但剛好那屆選舉中,其中一個主題就是關於「唐宋元明清」六大朝代的古裝扮相環節,佘詩曼婉約、大氣的表現,一下子就被評委記住了。
在口才問答環節,佘詩曼更是展現了自己的高情商。主持人讓她用「醜」來形容旁邊的一位選手,她笑了笑,從容自信地說:「我看過她以前的照片,沒現在這麼漂亮,是一隻醜小鴨,但她很有恆心減肥,現在變得很漂亮。」
佘詩曼最終獲得了當年大賽的季軍,成功籤約了TVB電視臺。她很幸運,並從一開始就受到力捧,一出道就和陳錦鴻主演《雪山飛狐》。可她不是科班出身的,演戲還比較稚嫩,竟然演了個女一號,就被很多人攻擊。
因為臺詞不行,被導演藐視;觀眾不認可,聲音更是被媒體鋪天蓋地說像「雞仔聲」;同劇組某些同行瞧不起,投來異樣目光。
那個時候佘詩曼心裡百般不是滋味,也只能默默承受。她明白哭是沒有用的,自己能夠獲得電視臺賞識很不容易,必須做出點成績來。於是,她就去找前輩請教。有前輩讓她去練習讀報紙,她就照做了。
後來每天她都在劇組裡旁若無人地大聲讀報紙,每天讀半小時,直到半年後,她終於把嗓子讀開了,再也沒有人說她是「雞仔聲」了。
演技還不行,她就每天在家對著鏡子自己練,走在外面經常觀察別人說話的腔調,行為舉止,她要飾演類似角色的時候就用得上了。就這樣反覆練習了三年,她遇到了《十月初五的月光》。
她為這部電視劇剪掉了多年的長髮,把祝君好這個角色演繹得俏皮又可愛,觀眾一下子都她吸引住了。那一年,她獲得人生中第一個演戲的獎項——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讓所有曾嘲笑她演技的人,都只能心服口服。
因「祝君好」一角爆紅,佘詩曼沒有飄飄然,而是加倍去努力。按她的話說,要更加的名副其實。
TVB是輪組拍攝的,佘詩曼經常一天要到不同的組裡拍戲,最忙的時候,創下五天四夜不睡覺的驚人紀錄。她從早到晚試過拍了28場戲,一年拍戲超過100集,TVB的電視劇一般只有20-25集,那時她是TVB最高產的當家花旦。
拍《火舞黃沙》的時候,她隨劇組到了陝北地區,本來就有些不適應。有一次不小心摔倒,磕掉了兩顆牙,滿嘴都是血,關鍵是下巴受傷了,但她仍然堅持到了殺青。後來,因為沒有及時看治,她下巴留了一個小疤痕。
而在拍《金枝欲孽》的時候,為了演出了北京冰天雪地的感覺,她每演一場戲都要喝幾口冰水,就是為了說話有哈氣,有真實感。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2006年,她憑藉一人分飾四角的《鳳凰四重奏》首次獲得「視後」寶座。同時,還獲得了「我最喜愛的電視女角色」,成為了首位能夠同時獲得雙項獎項的女演員。不得不說,在這個電視劇裡的佘詩曼太出彩了,一個電視劇演出了四個角色不同的人生,觀眾完全被徵服。
佘詩曼說,她在TVB多年,怎樣的角色都試過了,幾乎所有的監製、導演,或是演員,都合作過了,再走下去很難會有更大的火花。於是,她和TVB和平「分手」了。
有人說,佘詩曼留在TVB可以做「一姐」,享受最高的待遇。她就好像是溫室裡的花兒,被保護得很好,大樹好遮陰,外面的風雨與她無關,只管好好演戲就行。
我覺得趁還年輕的時候,應該嘗試不同的事情,我想跳出那個溫室,不想再有人幫我安排這些那些,我想試試看,我安排自己的路會不會更好。
佘詩曼如是說,她選擇了跳出舒適區,她希望自己的人生還能有更多的可能性。沒有戲拍的日子,她並不慌張,而是享受自己的人生。打卡美食,積極健身,保持良好體態,跟好閨蜜旅遊,放鬆身心。
她開始來到內地尋找機會。這個時候她覺得自己竟如此渺小,從TVB視後,都演女主角的她,也只能演個配角。但她並不介意,選戲的第一準則是,這個角色自己是否有興趣,是否跟過去所飾演的不同。
就這樣《延禧攻略》的嫻妃刷亮了觀眾的眼,她用自己的演技把觀眾目光全都吸引過來了,甚至比女主角更吸睛。
只要拍戲時,對手是內地演員,她一定是開口先說普通話,提醒對手自己說哪裡了;然後為了深入角色情緒,再用粵語來講對白;最後一句再換回普通話,告訴對手我說完了。
全劇演員,也沒一個說她不好的。觀眾喜歡,同行也認可,能做到這樣,都是佘詩曼一步一腳印走過來的。
港劇日漸低迷,舊日力捧過她的TVB來找佘詩曼,問她能否回來拍個戲。佘詩曼沒思索就答應了,因為當天不是TVB從不放棄她,就不會有今天的佘詩曼。
出走TVB,再回歸拍了《使徒行者》,佘詩曼飾演的丁小嘉,炸裂的演技,接地氣的人物,把觀眾迷得不行。那一年,這部電視劇火遍大江南北,是TVB的年度收視冠軍。
佘詩曼成為當年「視後」的大熱候選人,但有人說她已經不在TVB了,按一般情況下,很難再獲得視後了。不過,《使徒行者》還是讓佘詩曼再次封后。
她說,「我承認自己是個幸運的人,無線(電視臺)一直對我很好。但是,也不能僅僅用幸運兩個字來解釋一切,抹煞了我的拼命。我沒有放棄任何一次機會。」
佘詩曼出生在一個小康之家,在5歲之前,她的生活一直是無憂無慮。但5歲那年,父親因為意外突然離世。從此,家庭失去了一個經濟支柱,那時她媽媽肚子裡還有一個沒出生的弟弟。
失去丈夫一時無措的媽媽整日以淚洗臉,小小年紀的佘詩曼看到後,就問媽媽:「是不是沒人陪你睡覺,你害怕?別怕,不用哭,從今往後,我陪你睡覺。」
媽媽一個人獨立撫養三個孩子,很吃力。有一次,他們兄妹三人想去看電影,興高採烈地跟媽媽說,卻發現媽媽眉頭深鎖,佘詩曼知道媽媽為難了。她立刻跟哥哥弟弟說,我們去公園玩吧。她特意挑了免票的公園。
媽媽看著佘詩曼,一臉愧疚。可正是這個模樣,深深印在她的腦海裡,讓她立志,一定要幫媽媽減輕負擔,長大了要幫媽媽照顧家庭。
如今,佘詩曼功成名就,身家過億,她沒有忘記小時候自己說過的諾言。她用自己辛苦賺的錢買房送媽媽、送兄弟,把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她似乎充當了爸爸的角色,把家裡人都照顧很好。
佘詩曼不用拍戲的日子,就喜歡在家宅著,45歲的凍齡女神現在還是單身。有人給她介紹對象,也有人勸她說,年齡不小了,該找個人過日子不要太挑剔了。
可她卻說: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需求也不同,但我不相信金錢可以買到愛情,如果是的話,我早就嫁了。
在她讀大學的時候,曾經交往過一個男朋友。男朋友很有錢,對她無微不至,跟他在一起的日子裡,每天就是美食、旅遊、購物。開始她覺得這樣的日子很幸福,但幾個月過後她突然想到:我才22歲,我不甘心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輩子。
佘詩曼選擇了分手,在娛樂圈浮沉多年,經常被傳出和同劇男演員因戲生情,真真假假,她也懶得去解釋。即使到了45歲的年齡,她還憧憬婚姻,只求遇到對的、合適的人。
蔡康永曾問佘詩曼,有出席過前任的婚禮嗎?
她說:有啊。
蔡康永又問:為什麼會去呢?
佘詩曼答道: 替他們開心,找到幸福的一半挺好的。
相信佘詩曼終有一天也會遇到真正屬於她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