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志願者走進山區小學 教孩子們跳舞

2020-12-22 教育信息速報

愛心志願者走進山區小學 教孩子們跳舞 【時間:2020年12月21日】【來源:柳州晚報】【作者:周仟仟】【編輯:鄧達】

志願者給孩子們上舞蹈課。通訊員 李瓊 攝

柳州晚報訊(記者 周仟仟)近期,柳州迎來低溫天氣,但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白毛村白毛小學卻因一支愛心小隊的到來,給寒冬增添了一分暖意。

白毛小學地處偏遠,全校目前180名學生,多數為留守兒童。因師資力量不足,孩子們很少有機會接觸舞蹈等藝術類學科。

日前,愛心企業柳州市動感寶貝舞蹈培訓中心有限公司的志願者們來到這裡,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特殊的舞蹈課。當天,在專業舞蹈老師的帶領下,白毛小學的孩子們接受了專業舞蹈教學,感受舞蹈藝術的美。

據悉,這樣的愛心舞蹈課已持續開展了5年。2015年,動感寶貝愛心志願者與白毛小學結緣,5年中,除了寒暑假,志願者們每月都到白毛小學進行舞蹈支教兩次,至今仍在堅持,截至目前已開展支教活動100多次。雖然每次從市區到白毛小學,難免舟車勞頓,但志願者們卻從未放棄,他們為山裡的孩子插上舞蹈的翅膀,圓心中舞者的夢想。同時,他們更希望舞蹈能給留守兒童帶來心靈的慰藉,為緊張的學習生活增添不一樣的色彩。

【來源:柳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贛州市星火志願者協會走進贛縣區五雲中心小學開展愛心捐贈活動
    贛州市星火志願者協會走進贛縣區五雲中心小學開展愛心捐贈活動 2020-12-21 18:09   來源:客家新聞網
  • 「芸公益」走進清水河縣寬灘子小學 全校僅有12名小學生
    160公裡,這所山區小學學生最多的時候達到165名,現在全校僅有學生12名,村裡家庭條件稍微好一些的,都把孩子送到城裡去讀書,留在山區小學的都是特殊家庭裡的孩子!但通過志願者體驗後,山區小學在夜裡空寂黑暗,孩子堅強的背後承擔著太多的無奈與無助……小宇鳳爸爸腦出血去世後,媽媽不得不改嫁,二婚後,婚姻也不是很和諧,孩子只能跟著姥姥、姥爺,家裡主要來源就是種地……有個大學夢的馬翠婷
  • 昆明市2020年「把愛帶回家」系列活動走進宜良縣竹林小學
    ,冒著山間瀰漫的濃霧,驅車56公裡走進宜良縣竹山鎮竹林小學,開展了昆明市2020年「把愛帶回家」送溫暖活動,攜手關愛山區兒童。,寄語孩子們要好好學習,珍惜時光,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學生代表發言,感謝各級領導和愛心人士對山區孩子、山區教育的幫助,將把愛心傳遞,學會感恩,好好學習。
  • 慈善志願者們的愛心傳遞
    志願者們受婁底市慈善總會和慈善志願者協會的委託,將60廳配方羊奶粉送到泓和兒童康復中心。青年公社分會秘書長吳巧玲看到這些活潑漂亮、帥氣的自閉症孩子,她發出了內心的肺腑之言:「國家資助治療自閉症兒童,覺得祖國蠻強大,由衷地感謝驕傲,覺得每一位小朋友都是降落在凡間的小天使,作為父母不求孩子日後多大福大貴,只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
  • 助力山區貧困兒童,鄭東新區康寧小學的走上街頭「擺地攤」義賣
    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通訊員 鄭合軍「康寧小學愛心義賣,助力山區貧困兒童!」、「買一送一,限時大酬賓!」這兩天,鄭州市鄭東新區康寧小學周邊的小區、公園、廣場上格外熱鬧。原來是康寧小學組織的「康寧小學愛心義賣,助力山區貧困兒童」義賣活動。
  • 「溫暖禮包」如期而至 山區孩子們盡展笑顏
    12月22日,藍田縣天佑康復中心、長安區庫峪口小學,到處洋溢著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和濃濃的愛意。西安晚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開展的「針心針意」暖冬行動畫上圓滿句號。180套「溫暖禮包」和文具送到了山區孩子手中,一針一線編織出的禦寒物資,串聯起愛心,幫助孩子們驅趕冬日寒冷,擁有別樣溫暖。
  • 中國MJ歌迷為山區小學建立麥可傑克遜公益圖書室
    偶像的力量是歌迷們的精神寄託,他教給我們正直、善良,在這個浮躁紛雜的人世間尋找到一絲絲慰藉和安寧。      公益範圍包括環境保護、愛護動物、關愛兒童,並重點捐助貧困山區的孩子。該公益項目的所有善款均來自於自願募捐和物品義賣,每一筆善款都記錄在冊並予公布,明細每一筆善款的去向,保證專款專用。認真考察並確保受助人情況真實。以透明的心,做透明的事,感謝公益路上有你同行。
  • 愛心達人基金會9月工作簡報
    經過愛心達人慈善基金會聯合貴州銅仁、四川涼山及雲南昭通等23個國家級精準扶貧縣及屬地扶貧局連接,將300多種山區自然界一些綠色、有機的食材,從地上一步直達蘇州人餐桌,以買代幫、精準助農的方式下,持續給山區農戶增加家庭收入,讓孩子讀得起書,改變一家人的生活狀態。
  • 情暖山區學子 愛心捐贈文具
    位於恩施大峽谷風景區管理處木貢村的梨樹小學,正進行著一場特殊的愛心捐贈活動。當天,杭州市科協應恩施州科協邀請,由杭州市科協秘書長、學會部部長沈亮,恩施州科協黨組書記、主席向子明帶隊,攜帶著由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欄目組捐贈的100套文具,來到梨樹小學,將愛心物資送到了100名學生手中。「這次捐贈,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禮物,更給孩子們帶來了鼓勵和關懷!」
  • 中秋節2萬名山區孩子有了新校服
    △孩子們展示新校服9月12日下午2點半,「扶貧義演獻愛心 喜迎華誕送校服」重慶市紅櫻桃「秋日儉愛」義演義捐新校服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重慶市人民小學校(中山四路校區)舉行,36所文明校園為18個深度貧困鄉鎮鄉村學校少年宮近2萬名貧困學生義捐新校服。
  • 愛心【熙盈茶莊】志願者團隊,走進嶽家莊和放城兩所敬老院
    我們一行五人,懷著愉悅的心情,帶著大家的愛心,驅車前往,先來到了嶽家莊鄉敬老院,在炎炎烈日下,王院長已經站在路口等著我們。院子裡的菜,綠油油,充滿了生機和藹可親的王院長給我們介紹了關於敬老院的發展狀況和老人的身體情況,院子裡乾淨整潔,老人們正在院子長廊的涼棚下乘涼。
  • 濟南市王官莊街道誠品苑社區獻愛心走進寧夏101希望小學
    2019年11月18日,誠品苑社區開展第三屆「不忘初心 捐物贈暖 齊獻愛心」愛心捐贈活動,經過全社區的努力共捐助3包,共計服裝150餘件,被褥2床,我們社區集中購買新帽子20頂,新圍巾20條,新手套20雙。愛心公益活動不僅能弘揚勤儉簡約的中華傳統美德,更能讓生活困窘的山區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 愛心助力教育 閱讀成就夢想——新化縣正龍小學谷蘭愛心圖書室開館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羅教運)12月25日,由長沙谷蘭助學基金捐建的谷蘭愛心圖書室在新化縣正龍小學舉行開館儀式。正龍小學谷蘭愛心圖書室是由谷蘭基金會和夢飛翔在8月份實地考察,10月份最終確定的,它是紫鵲界景區內第一家愛心圖書室。
  • 「帶去關愛與溫暖」情系山區暖人心學校致謝送錦旗
    情系山區暖人心 學校致謝送錦旗1月10日,隆冬時節,芮城縣愛心公益志願者協會辦公地卻暖意融融。芮城縣大王鎮九峰山小學校長楊春虎代表全體師生,給該協會送來了一面寫有「情暖山區兒童 愛撒古魏大地」的錦旗(上圖)和一封感謝信,感謝協會一直以來對九峰山小學的關心和幫助。
  • 黔西電廠:「映山紅」愛心助學情暖三馬小學校園
    黔西電廠:「映山紅」愛心助學情暖三馬小學校園 發布時間:2020-12-14 11:54:59   作者:黃金梅   來源:黔西縣人民政府網
  • 「暖冬行動」走進阿幹鎮大水子小學 公益課託起留守兒童書法夢
    12月16日,蘭州生命之翼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在七裡河區阿幹鎮大水子小學舉辦2020下半年揚帆公益書法課堂結業儀式。半年多來,志願者和專業書法老師每周都為孩子們帶來一節書法課,用心託起孩子們的書法夢,讓鄉村學校開出「藝術之花」。書法公益課堂送進大水子小學大水子小學位於阿幹鎮工業老區,現有學生175人,80%的學生家長在外打工。
  • 「諾動計劃」走進石家莊陽光小學:國粹經典,用愛傳承
    020年6月13日,石家莊歐神諾攜手中國服務文化網,走進贊皇縣陽光小學,向學校捐贈了愛心物資;為孩子們舉辦國粹興趣課,與孩子們開展了文娛課堂,為孩子送去關愛和祝福。該校孩子多數為留守兒童,無法接觸到課堂外的中國優秀文化,精神世界貧瘠。為此石家莊歐神諾陶瓷特邀中國服務委員會、河北省政府參事室研究院陳步峰教授以及中國軍旅詩人書法家張起生老師、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敏傑老師,為孩子們舉辦國粹興趣班,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在開幕儀式上,石家莊歐神諾總經理張富強先生表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孩子們認真學習,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用知識和理想改變未來,回報這個社會。
  • 「溫暖禮包」如期而至,山區孩子盡展笑顏
    12月22日,藍田縣天佑康復中心、長安區庫峪口小學,到處洋溢著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和濃濃的愛意。西安晚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開展的「針心針意」暖冬行動畫上圓滿句號。180套「溫暖禮包」和文具送到了山區孩子手中,一針一線編織出的禦寒物資,串聯起愛心,幫助孩子們驅趕冬日寒冷,擁有別樣溫暖。
  • 「等長大了,要把這份愛心傳遞出去」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倩  7日下午3時許,濟南錦繡川水庫結了冰,距離水庫幾十米的南部山區八一希望小學內卻是暖意融融,在一年級教室內,齊魯志願者正在把帶來的帽子、圍巾等保暖用品分發給這裡的
  • 無限極助力山區孩子擁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2018年,在駐村幹部的牽線下,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曾通過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為董家嶺小學和董家嶺幼兒園的200多名孩子帶來了服裝、書包、文具和電腦。像這樣來自社會的愛心幫扶還有很多,這些力量幫助支撐著這所學校辦下去。  雖然平坦的公路已經通到了村口,交通出行比以前便利了很多,但這裡的孩子很少會下山去,他們對外面世界的好奇,也止步於電視和手機屏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