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暗示皇帝,太子的智商有問題,皇帝卻說:你喝醉了吧?

2021-02-07 史學界的9527

蜀漢滅亡之後,劉禪以及滿朝文武都押送到曹魏都城,大將軍姜維卻不甘心,暫時投靠魏將鍾會。身為諸葛亮的弟子,姜維口才也相當不錯,三言兩語就把鍾會搞定,勸他別再跟著司馬家混,不如自己單幹,也許鍾會原本就有這種想法,加上姜維的一番勸說,決定舉兵謀反。


在動手之前,鍾會誣陷鄧艾有不臣之心,司馬昭派心腹衛瓘把鄧艾抓住。衛瓘這個人非常聰明,不僅完成司馬昭交給他的任務,還憑藉出色的演技騙過鍾會,並成功平定叛亂。班師回朝後,衛瓘被封為鎮東將軍,等到西晉建立,他又成為晉武帝司馬炎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衛瓘仕途順暢,幾乎可以說平步青雲,之所以受到器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辦事能力強,堅持不親不疏原則;其次,書法功底了得,寫草書是他的強項,司馬炎偶爾也會附庸風雅,跟他交流一下書法知識;最後,衛瓘謙虛低調,曾多次婉拒朝廷封賞,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


在朝為官幾十載,衛瓘基本沒出過差錯,無論是皇帝司馬炎,還是文武大臣,對衛瓘的評價都挺高,司馬炎稱讚他「忠允清識,有文武之才」。然而,衛瓘作為西晉開國功臣,最後居然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只因他曾勸諫司馬炎廢掉太子司馬衷,從而被賈南風記恨。

司馬衷打小就呆頭呆腦,反應遲鈍,正常人都能看出他智力欠缺,司馬炎肯定也能感覺到,起初並未把他列入太子人選之內。然而,在皇后和大臣賈充的運作下,司馬衷竟通過父親的考驗,八歲時被冊立為太子,群臣無不驚訝不已,想不通皇帝為何做出如此愚蠢決定。


雖然不看好司馬衷,卻沒有人敢當著司馬炎的面講,頂多私下裡討論,即使性格耿直的衛瓘也選擇沉默。有一次,司馬炎在宮中設宴,請大臣喝酒,衛瓘被安排在距離皇帝最近的席位。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連續喝了好幾杯酒的衛瓘,壯著膽子走向司馬炎。

看到這種情況,司馬炎以為衛瓘要向他敬酒,就端起酒杯等著,衛瓘目不轉睛地望著龍椅,隨後又轉身看了一眼太子司馬衷,搖頭嘆息道:「這麼好的位子可惜了。」明顯是在暗示司馬炎,太子智商有問題,以後不能把皇位傳給他。


司馬炎又不傻,豈能聽不出衛瓘的言外之意,略微思索片刻,司馬炎對衛瓘說:「你喝醉了吧?朕就當沒聽到你剛才的話,不許再提此事。」衛瓘匆忙離開。司馬衷登基,賈南風當上皇后,並掌控朝廷大權,沒多久就找個藉口處死年過七旬的衛瓘。

參考文獻:《晉書·帝紀第三》《全晉文》


相關焦點

  • 皇帝臨終前迴光返照,大臣見狀怒吼一聲:活過來你也不再是皇帝!
    在中國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然而皇帝也是人,也不可能真的萬壽無疆,到了一定的階段,他的皇位必定要傳給下一任統治者,由此,在封建社會,圍繞皇位繼承的問題,誕生了一系列法度。我們都知道,一般而言,新帝繼位,必須經過老皇帝擇定繼承人這一步驟,且須等到老皇帝駕崩後才能繼位,如果沒有被傳位,或被傳位但老皇帝沒死就迫不及待稱帝,則有謀朝篡位之嫌,在封建社會是不合法的。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老皇帝,他自己還沒過夠當皇帝的癮,他的繼承人之所以能夠迅速繼位,那完全是仰仗了一位強勢的大臣,那便是北宋名相韓琦。
  • 司馬衷,一個智商有硬傷的皇帝,卻一直都在努力做得更好
    ,司馬衷在遊花園,手下大臣報告民間鬧災荒,說百姓啃樹皮、吃樹根,到處都有餓死的人,司馬衷聽到如此情況,關切道:「莊稼收成不好,為什麼他們不吃些肉粥」,大臣們哭笑不得,可是司馬衷卻想不明白,他們為什麼發笑,難道不是這個道理。
  • 皇帝命太子親手殺人,太子仁慈不願動手,皇帝當場把太子打成痴呆
    北齊這個朝代,儘管享國只有27年,但奇葩事情和奇葩皇帝層出不窮,從前小編就寫過幾篇關於北齊的文章(本文最後附上文章連結),今天小編再來講述一個發生在北齊的奇葩事情,是一位皇帝,因為太子不願遵從皇帝要他親手殺人的命令,被皇帝當場打成痴呆的故事。
  • 鶴唳華亭:皇帝對太子的愛很深沉;皇帝對太子在情感上有依賴情節
    《鶴唳華亭》中皇帝和太子妥妥的是一對互虐組合,不論原著,只看電視劇的話,這位皇帝的確沒有原著中那麼冷血,而是表現出了一位對太子有愛,有依賴,但是又將皇權至於一切之上的帝王,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太子每集都會被虐,這都是源自他有一個又愛又恨的老爹。
  • 康熙皇帝一廢太子胤礽和二廢胤礽有什麼不同點?
    這也是康熙皇帝一廢太子的導火索。塞外風光在胤祄病重期間,皇太子胤礽依然面有喜色,我行我素,看起來好像要「放飛自我」,康熙皇帝十分震怒,召集諸王、大臣、侍衛等文武官員在御帳前,哭訴著說:「朕上承祖先之基業,如今當皇帝也已經四十八年了,兢兢業業,就想把天下治理得國泰民安」。
  • 皇帝和寵妃秀恩愛,大臣看到後直罵昏君,為何皇帝不怒反喜?
    古人可以說都有一個皇帝夢,因為皇帝可以專制,專制很厲害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任何的事情,可以說這個世上就沒有人能管得了他的人。 還有種可能是,兒子若是當了皇帝。老爹很有可能還要給兒子磕頭的,你說這是不是很尷尬的一件事情呢?
  • 康熙皇帝為何寧可「食言」,也不肯立八阿哥為太子,有何顧慮?
    康熙皇帝為何寧可「食言」,也不肯立八阿哥為太子,有何顧慮?
  • 古代最危險的尊貴人物,不是皇帝,而是太子
    封建王朝,最為尊貴的人物是皇帝,其次就是儲君太子了。身為皇帝,周邊總少不了強大的護衛隊,並且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十分注重安全,並且權力巨大,周圍幾乎沒有什麼危險能夠近身,陰謀詭計也很難運用在皇帝的身上。但相比於皇帝,太子就危險得多了,作為皇位的繼承人,太子的兄弟們可是虎視眈眈,想要將其拉下來,自己上位。因此,諸多陰謀詭計和總總手段都被運用了上來。
  • 《天盛長歌》,皇帝的新衣
    這三個字在劇評屆簡直是神丹妙藥,它太中性了,因為沒人敢斷定:會不會劇沒問題,是我智商還不夠?比如這個BUG會不會其實不是BUG,只是這劇多線發展,後面會解釋的!再比如,你以為這個案子結束得莫名其妙?錯,其實是有個暗示沒看到!
  • 皇后與大臣私通,皇帝對情夫加官進爵,唐中宗李顯唱的是哪一出?
    唐中宗李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也是大唐的第四位皇帝,先後兩次登基。第一次登基是在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四日,五十六歲的李治病逝於東都洛陽,七天之後,太子李哲(也就是後來的李顯)即皇帝位。
  • 皇帝:雨衣用什麼材料做更好啦?大臣:用瓦做最好,皇帝聽了大賞
    唐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就曾因為油衣滲雨的問題問過大臣。說起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不會陌生。李世民乃是歷史上有名的聖君,他一手開創了享譽後世的「貞觀之治」,被後人所敬仰。而李世民能夠開創盛世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知人善任、重用諫臣。諫臣在古代的歷史由來已久,他們的職責是直言以勸君王,有時候「情到深處」甚至顧不上什麼君臣禮儀,因此很容易得罪皇帝。
  • 《鶴唳華亭》太子軟弱被皇帝針對?其實是皇帝在害怕太子
    2019年上映的電視劇《鶴唳華亭》,開播後好評不斷,頻頻登上熱搜,劇情不斷反轉、男女主智商都在線,觀眾直呼過癮,但片中皇帝對太子的嚴厲無情,百般針對,有事就把他推出去「擋刀」,令很多人憤憤不平,看似強硬實則是忌憚太子,下面我們來講講太子為什麼不受皇帝待見,皇帝到底怕他什麼。
  • 《我在大清當皇帝》怎麼玩大臣 大臣的玩法介紹
    >   全文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我在大清當皇帝中,我們知道可以通過大臣來提升國力。對於大臣我們都知道,這些都是皇帝的基礎班子,需要通過他們來發布指令和執行事情。一個沒有大臣的王朝是絕對走不了多久的。那麼對於大臣的玩法技巧你們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吧。
  • 皇帝派大臣審訊自己親弟弟,大臣燒光罪證空手見皇帝,後因此升官
    西漢孝景皇帝中二年,秋季。朝廷發生了一場大事件,景帝的十多位近臣接連被刺殺。 主導這一事件的背後主謀,就是景帝的同母弟弟,梁王劉武。 慄太子被廢除後,景帝依然還有十多個兒子,他們都有皇位的繼承權。
  • 皇帝逃命,大臣請求燒掉所有糧倉,皇帝:不準燒,統統留給叛軍
    首先,在他出生前1年,他的祖母武則天直接把他的伯父唐中宗廢了,然後將其父親李旦立為新皇帝。李旦當然沒有實權,權力都被武則天牢牢握在手中,等到李隆基5歲那年,武則天又一腳「踹」開李旦,奪走自己丈夫和兒子的江山,自己稱帝,建立武周。
  • 皇帝廢后,大臣堅決反對,皇帝無奈脫掉上衣,大臣馬上同意廢后
    說起來,皇帝在古代也挺不容易的,看起來是站在權力頂端的男人,但是也只是孤身一人,獨木難支,根基非常的單薄,稍微動搖一下就會被傾翻。面對這種情況,皇帝最需要拉攏一些有實力的大臣作為自己的根基,幫助自己管理帝國。
  • 皇帝設宴款待大臣,卻不給筷子,大臣離去,皇帝:此人留不得
    在中國古代社會,皇帝自然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然而窺視這個位置的人,同樣不在少數,因此皇權和權臣利益之間的博弈衝突,也就成為了每個朝代的主流,就算那些權傾朝野的大臣完全沒有異心,但是也很難不受到猜忌,比如劉禪和諸葛亮。
  • 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曾經也是一個大臣,一生經歷了哪些事情
    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隋煬帝楊廣。不管他是一個怎樣的皇帝,對於他的話題還是比較多的,但是關於他的父親楊堅,很多人了解還是比較少的。其實楊堅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通過他建立了隋朝就能夠知道,而他之所以坐上皇帝,也是因為篡位而坐上的。
  • 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大臣都不知道怎麼定年號
    說到皇帝的在位時間,大家都能想到在位時間長達61年的康熙皇帝。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兵荒馬亂的動蕩年代,稱王稱帝者更替變化是常事。但大家很難想像到在國力強盛的明朝,竟然有皇帝的在位時間僅有一個月。即使身為長子,朱常洛被立為太子的可能性也十分渺茫。君臣在國本上了相爭長達15年之久。在朝中大臣以祖制與封建禮教相爭下,萬曆皇帝得以妥協,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
  • 無妄之災這一成語的來源,全因不能生育的皇帝和「忠心」的大臣
    大概每個人都看過電視劇《羋月傳》,劇中的黃歇,有情有義,是個大才子。事實上,在真正的歷史上,黃歇也確實有他的人物,春申君是一個典型的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今日,我們來談談歷史上真實的黃歇故事:皇帝不能生育,「忠臣」大臣送孕妻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