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失戀愛連續」三部曲,終於我們也通過倒敘的方式,
來到了第一部曲《在月臺上等你》。
作曲 : 齊樂平
作詞 : 陳詠謙
編曲:褚鎮東
監製:舒文
慢了腳步
思索著未來
未見你在
當我轉入
成長的月臺
做個記號
被繁榮下載
在人海擠擁等不到你愛
等 等一朵花會開
等不到個大概
恨你在現場沒出賽
等 絕望地等你來
列車將到站
人還未到
向明日致哀
和你將要離別了
求你不要逃避了
情愛失去價值
不夠努力
問你做過多少
時間不會停頓了
由我出發那刻 心慌了
一天黑一破曉
月臺上你身影縹緲
想 想彼此肩並肩
想當初那遇見
像世外桃源未汙染
想 步伐踏得太前
旁觀者退後
無言沒語
你停在那邊
和你將要離別了
求你不要逃避了
情愛失去價值
不夠努力
問你做過多少
時間不會停頓了
由我出發那刻 心慌了
一天黑一破曉
月臺上你身影縹緲
誰已追到疲倦了
誰也等到麻木了
情愛分化兩極
充滿壓力 是嗎
代價不小
時間不會停頓了
和你不再同步 走散了
一天黑一破曉
便拿著獨身的車票
《在月臺上等你》,說的就是一對戀人不發不再一致的時刻。
歌曲是歌迷期待已久的衛蘭式情歌。歌詞由陳詠謙操刀,是三部曲中的「陸」篇,以「成長的月臺」作為主題,訴說戀愛中的兩人各自要成長了,我想你陪我一起走,卻等來等去等不到,最後唯有拿著「獨身的車票」離開的悲傷。
「想想彼此肩並肩想當初那遇見 像世外桃源未汙染
想步伐踏得太前 旁觀者退後無言沒語 你停在那邊」
曾經最親密的人,慢慢就這樣變成了旁觀者。衛蘭以輕柔卻暗藏無奈的曼妙歌聲,唱盡了戀人越行越遠的悲哀。
看過第二第三部曲MV的你們,還記得第一部曲的MV嗎?
從遇見到喜歡,到前行,再到分離,世界很小,我們有緣遇見,世界很大,離開後再也不見。是不是努力一點,就不會互相消失。還記得洪嘉豪先生說過「只要努力我們便不會消失」,但真的如此嗎?
MV有很長的片段都用非常溫馨的鏡頭,帶領我們走過洪嘉豪和張希的美好時光。酒瓶上的軟糖,專注彈琴的洪嘉豪,用手機偷拍洪嘉豪的張希,是他們的曾經,那種充滿著甜味的美好印記。
就像,冰淇淋其實沒什麼好吃的,它總會融化,吃到胃裡還會產生寒氣,對胃一向不好的人來說簡直可怕。可是年少時的我們總是會對入口那一剎那的甜蜜口感上癮,然後一口接一口地貪戀吃著。
喜歡一個人也是一樣,他本來沒什麼好的,兩個人在一起或許也不合適,可是站在他身邊的每分每秒都感到自在快樂,那種感覺就像微風溫柔地拂過臉頰,抬頭就能看到璀璨的星空一樣,讓人歡喜雀躍,可能一切都是虛假幻影,卻還是控制不住地心跳加快。
換鏡之後,是兩個人獨自忙活的情景,是張希很快掛斷洪嘉豪電話的場景,是張希和其他同事嬉笑打鬧被洪嘉豪看到的場景。爭吵的短暫別離,兩人在天台見面,依舊是放著軟糖的酒,可是卻沒有了昔日的歡笑。
彈琴的洪嘉豪,琴邊依然放著放著軟糖的酒,可她只能在遠處悄悄地看著他,他也在四處張望尋找她的身影,可還是錯過了。
洪嘉豪先生撥通了張希小姐的電話,可是,張希小姐並沒有接。
其實「月臺」可以說是一個離別的象徵,在人來人往的月臺,我們可能會相見,也可能會消散。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記憶月臺》這個廣告視頻,這是改編自英國BBC報導的地鐵遺孀請願新聞。
《記憶月臺》
盞哥牆裂推薦,包保你睇完又相信愛情。
「Mind the gap(小心月臺間隙)」是他對她說的第一句話。後來兩人戀愛,交往,結婚生子,牽手走過了40個年頭。Oswald Laurence錄製的「Mind the gap」從1950年代後就開始在倫敦地鐵北線播放,2007年Oswald因心血管疾病過世。
「我知道就算他走了,只要我想他,我隨時可以走去聽他的聲音。」Margaret說。
但是新的PA數位系統裝設後,Oswald的聲音便在15年11月之後消失了。當倫敦交通局接到通報,聽到了這則故事,相當感動並決定在堤岸盞換回Oswald版本的Mind the gap。
即使人海擁擠等不到你愛,可我還是會在月臺上等你。或許很多年後,你終於找到你的幸福,我終於找到我的歸屬,但你依然在我心裡一個無人察覺的角落。
文字/菜雞
圖片/網絡、MV《在月臺上等你》
美術編輯/章魚
本文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公眾號立場。
(這是盞搞音樂的第1396次推送)
可能你會喜歡
點擊閱讀原文,盞哥間鋪有筍料益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