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巖讀書心得:《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2021-01-11 紅小巖談古論今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是約翰赫斯特的著作,翻譯者:席玉蘋,筆名平鬱。

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小書,才248頁,它以極簡練的文字,卻從不同的角度,把歐洲歷史的精要述說得極為透徹,我很快就看完,看完後又翻閱了幾次,每一次都回味無窮。

人類自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但直到17、18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才發生,此時才開始提倡科學理性,破除迷信。中產階級開始興起,君權神授被打倒在地,自由、平等、人權的現代文明於焉開始。

讀後總結

歐洲文明是個混合體,由三種元素組成:1. 古希臘和羅馬文化。2. 基督宗教文化。3. 對羅馬帝國進行侵略的日耳曼蠻族的戰士文化。羅馬帝國涵蓋了整個地中海;它的領土只有一小部分屬於今天的歐洲,大部分在土耳其、中東和北非地區。

君士坦丁大帝於公元313年改信基督教並將之定為國教,羅馬帝國變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君士坦丁大帝

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年被日耳曼蠻族所滅,但東羅馬帝國(土耳其、中東、北非部分)續存。日耳曼蠻族接受了被徵服者的宗教——基督宗教。西羅馬帝國崩塌後,教會倖存下來,基督教會把希臘羅馬的學術保存了下來。

羅馬帝國對後人的貢獻羅馬法律秉持公平正義原則,讓法官依據案情做出定奪,在六世紀,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大帝把法官的判例彙編了」查士丁尼法典」 。羅馬人提出了自然法的概念:所有致力於公義的社會都應該遵循這套以自然為源的終極規範,用以修訂社會的律法。這些都對後代法學思維有深遠的影響。

查士丁尼大帝

日耳曼蠻族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取代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蠻族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它的版圖包括今天的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的部分區域,以及英格蘭。法蘭克王國於查理大帝在位期間到達鼎盛,他死後法蘭克王國便告分裂。現今的西歐國家的祖先都起源於日耳曼民族。

查理大帝

穆斯林(伊斯蘭教徒)在七、八世紀大舉侵略波斯帝國、東羅馬帝國大半國土的中東及北非地區,更渡海進佔西班牙。伊斯蘭教阿拉伯人徵服了東羅馬帝國後,吸收了波斯人的高度文明,並把東羅馬帝國的希臘學術帶到西班牙。在阿拉伯人的統治下,西班牙成了中世紀歐洲最文明的區域。

來自北歐的維京人在九、十世紀橫行歐洲維京人,又稱諾曼人,燒殺擄掠,心狠手辣,民眾莫不聞風喪膽,但維京人最後在歐洲各地定居,建立永久家園。維京人於法國北部定居百年之後,諾曼第公爵威廉於1066年徵服了英國。

維京人

封建君主變成絕對的君主專製取代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國王將土地分發給自己的子弟兵,而擁有這些封地的下屬必須提供國王打仗所需的戰力作為回報。在此封建制度下,封地的領主擁有軍事力量,他們雖然有服從國王的義務,但有時也會違抗國王命令或置之不理。

因此,中世紀時代君權衰弱,只好允許城鎮自治,由民選的議會和市長管理自己的市鎮,交換條件是這些城鎮必須繳交各種稅捐並服從君命。當時的封建社會有三種社會組成分子 :職司祈禱的神職人員,負責出兵打戰的貴族,及從事勞動與賺錢營生的平民百姓。

在當時的法蘭西,整個國會分成三院開會,稱為三級會議。其中一院專屬神職人員代表,一院是貴族代表,另一院是平民代表。君主若有特別需要,例如為戰爭而徵收特別稅,才召開國會,通過加稅議案。國會成員會利用時機大吐苦水、發起新法,國會跟君主的角力不斷。直至公元400年左右,君主開始居於上風,封建君主慢慢轉變成君主專制。他們提倡君權神授,指稱國王是上帝派到凡間的使者,所以萬民必須服從。(這點倒是有我國古代「天子受命於天」的味道)

15世紀的文藝復興/16世紀的宗教革命/17、18世紀的科學革命、啟蒙運動接下來幾百年,歐洲在人文、藝術、科學、政治、宗教上都有突破。

至十五世紀初,教會體系外的學者已厭倦基督教會對人民裹上的思想緊身衣,他們嚮往希臘羅馬時代的思想奔放,百花齊放式的創作環境。

藝復興讓歐洲開始了漫長的世俗化過程。在世俗世界裡,宗教屬於私人事務,它不能左右社會,不能強制個人遵守規定和儀式。

到了十六世紀,面對腐敗、巧取豪奪的羅馬教廷,馬丁.路德提出: 「你(教徒)根本不必做任何事就能得救,尤其不必對神父的指示言聽計從。你只要相信上帝、抱持信仰就行了。」馬丁路德另起爐灶,成立新教教會,把聖經翻譯成德文,使得人人都能閱讀,成為自己得救的主人。一百年間,羅馬天主教和新教互相攻伐,甚至兵戎相見。

羅馬天主教和新教的戰鬥持續了很久。百餘年後,兩方才終於達成休兵協議,互相包容。

啟蒙運動起源於法國,它是由一群學者、作家、藝術家和歷史學家推動,他們相信,一旦理性與教育變普及,迷信和無知自然會消彌於無形。人民就不會相信神跡或君權神授這類的胡說八道。科學家牛頓、哲學家約翰·洛克等都是當時的重要人物。

約翰·洛克於1690 年發表著作《政府論》,他主張: 「依據羅馬自然法的觀念,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的生存權、財產權和自由權,而透過政府的成立,人民有如和政府籤下契約——人民授予政府權力,為的是讓自己的權利得到保護;如果政府不能保護人民的這些權利,人民有權解散政府,重新建立新的政府。」

洛克:「法律的終點就是暴政的起點」。

約翰·洛克的主張對後世影響巨大,十八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及美國的獨立建國都是以約翰·洛克的思想為圭臬。

18、19世紀的浪漫主義運動「浪漫主義」源自德國,是刻意針對法國的啟蒙運動觀念而發。浪漫主義的信徒說,我們的語言和歷史塑造了我們,這些東西深植我們體內,因此有自己歷史和語言的德國人,永遠都跟法國人不一樣。他們以過去這些親近土地、出生草莽、樸拙、有生命力的日耳曼祖先為榮。浪漫主義訊息是:文明是人為的,它束縛了我們、局限了我們,唯有生活在傳統文化中,你才算活的完整。

浪漫主義的信徒吶喊自由解放:讓我們甩掉所有規範,讓我們活的簡單、直接、自在。浪漫主義運動催生了民族主義。

讀後感想

1)十八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從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中出發,到後來把國王路易十六夫婦推上斷頭臺,並把教會掃除。法國大革命之後,仍歷經專制獨裁的革命黨恐怖暴政統治及之後的拿破崙稱帝,進步民主勢力一直不彰。這個現象跟中華民國成立初年,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黨推翻滿清政府時類似,當時有進步民主勢力與清朝王室復闢支持者角力、還有其餘的機會分子攪局,相繼有大總統出任、下臺、暗殺宋教仁及袁世凱的稱帝。由此看來,人類的學習步伐是緩慢的,要讓既有利益團體放棄利益是要付出社會成本,由專制邁向民主的路程是那麼的艱辛。

2) 約翰·洛克的《政府論》:成立政府猶如與人民籤訂一紙商業契約,如果政府無法保護人民的權利,人民有權解散政府,重新建立新政府。這個論述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歷久彌新。

3)文化力量終會贏過軍事力量。我們屢見武力較強的侵略者最後被武力較弱的「被侵略者」所融化,這一點也適用於我國歷史。侵略者改信被侵略者的宗教/文化,融入被侵略者的文化裡。這種現象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上俯拾可得,例如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於公元1258至1260年血洗巴格達,再陷大馬士革,旭烈兀的後代從此定居波斯,並皈依伊斯蘭教,融入當地文化;再比如滿清入關之後的漢化等,當然這是他們為保住政權的明智抉擇。但小巖不禁要問:最後的贏家到底是誰?是侵略者?還是被侵略者?

相關焦點

  • 極簡歐洲史(爆笑收藏版)
    當然,以前的都是關於中國歷史的,都在下面了,點擊標題就可跳轉閱讀:史上最有趣春秋戰國史史上最有趣大秦帝國史史上最有趣大漢王朝史由於近期坐觀君(ID:china_2049)在連續分享中國歷史的文章。今天,我們就換換口味,來跟隨二混子把目光轉向歐洲,把他最近講歐洲史的文章做個合集。
  • 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第十四期中青班「習近平總書記愛讀的書...
    在多種場合下,習近平總書記都著重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書單中,中外優秀書籍都是他閱讀的範圍。   此次國慶長假期間,第十四期中青班全體學員利用休息時間,認真研讀習近平總書記愛讀的書。
  • 極簡隋朝史,簡到崩潰,爆笑收藏
    嫁人,千萬別嫁潛力股富書上次推送的《極簡唐朝史,簡到崩潰》,得到了數百萬讀者的喜愛,現在獻上和秦朝一樣短命的隋朝簡史,作者還是有才的二混子,希望你喜歡。極簡唐朝史,簡到崩潰想看二混子更多漫畫,請戳:5分鐘看完春秋戰國史,太有才了極簡三國史,簡到崩潰極簡唐朝史,簡到崩潰爆笑歐洲簡史,簡到崩潰日本簡史,簡到崩潰!
  • 情色文學極簡史(外國篇)
    :你在背什麼? 史殼郎:法語單詞 史小姐:連普通話都說不標準,學什麼法語 史殼郎:普通話不標準絕對不影響學外語,說不準還有幫助呢 史小姐:……話說你剛才背的單詞是什麼意思?情色≠色情當然無論哪種最重要的功能是搞事情 今天史殼郎就帶著單身狗的清香帶大家了解一下情色文學極簡史
  • 「百本好書送你讀」持續開展 第六期是這10本
    江津網訊(記者 李佳蔚)在秋色慢慢鋪陳開來的季節裡, 「百本好書送你讀」第六期推薦的10本送讀書新鮮出爐。其中包括史蒂芬·霍金最後的著作《十問:霍金沉思錄》、中國讀者最為熟悉的世界文學名著之一《霧都孤兒》、「中國史學四大家」之一呂思勉編纂的白話新式通史《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中國史》等。據了解,該活動於3月26日正式啟動,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市全民閱讀活動辦公室、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市教育委員會共同主辦。活動將長期持續開展,每月面向廣大市民推出10本好書。
  • 男生必讀:古代歐洲的純爺們是這樣愛護女性的 咪咕悅讀匯
  • 樊國賓的《君子豹變:我的讀書筆記》筆墨極簡、氣象萬千,是有魂靈的極品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著名學者丁帆認為該書「筆墨極簡、氣象萬千」,是「有魂靈的極品」,「這種理想主義的吶喊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稀缺的精神。」        而能夠超越這三種境界者,那一定是有魂靈的極品,而這絕不是那個形之上的「神」所能概括的,這個「魂靈」就是我們幾十年來散文創作最缺少的「哲思」元素。一個散文高手總是把他形而上的哲學思考隱藏在形而下的文學描寫之中,遁於無形的字裡行間之中,幻影之下,感人肺腑,奪人魂魄,這也許就是散文「活魂靈」的詩學罷。而國賓的散文就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前行的。
  • 《紅樓夢》讀書心得
    讀書的順序是這樣:先聽蔣勳先生講的音頻(某信搜索「蔣勳紅樓夢」即可搜到),然後再讀蔣勳寫的書,最後再看原著。從去年看到師兄朋友圈轉載,到現在基本看了大半年。書中包含的內容真多,不愧被稱為「百科全書」。      下面聊聊看完這本書感受比較深的部分或者說覺得有用的地方。(以前的寫的心得都很簡單,也被剛子質疑過什麼是讀書心得,估計這篇應該寫的多一些。)
  •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初心不改 只寫孩子愛讀的書
    楊紅櫻舉例說,馬小跳身上集中了幾個問題,包括童年,涉及兒童成長中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寫的是兒童心靈成長史。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是,馬小跳是有血有肉的,有優點有缺點的,不是一個榜樣的孩子。楊紅櫻認為,凡是歷史人物、文學人物能在人心中「立」起來的,都是很生動很豐滿的藝術形象,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
  • 巖波日本史:帝國時期
    原創 由井正臣 東方歷史評論作者: (日) 由井正臣譯者:初曉波《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巖波日本史:帝國時期》是日本歷史學家由井正臣的代表作。
  • 極簡南北朝史(爆笑收藏版)
    極簡魏晉南北朝史終於來到了最後三個字「南北朝」。
  • 陝西吳堡:舉行主題讀書心得交流會
    正義網榆林4月22日電(記者倪建軍 通訊員薛瑞波)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到達。閱讀書籍擁有著貫通從前、現在與未來的力量。」主持人的開場白引起幹警們的強烈共鳴。 在第25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陝西省吳堡縣人民檢察院今天舉行以「我來推薦一本好書」為主題的讀書心得交流會。
  • 樊登讀書心得十二
    樊登讀書那些故事中的人生道理,人生中總有一些是你要懂得。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幾十年前的歐洲,在火車站或者飛機場這樣人流密集的地方,就會有一些裹著紅色長袍的人到處給匆匆而過的旅客送花。這些人不怎麼多話,就是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微笑,然後說:「這是我們贈送給您的禮物大多數旅客不想失禮,都會選擇收下這朵花,但沒走幾十米,另個裡著紅色長袍的人就會出現,先是跟你搭訕,然後要求你捐贈,因為你之前接受過他們的小花,而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虧欠於人
  • Lulu老師心得---現在讀書越來越累了
    那說出去多難聽啊簡單的現象看出來了,其實為了面子,家長也是很拼的,雖然面上告訴所有的孩子,學習是唯一的出路,寒窗苦讀十二年,不管結果如何, 但是過程一定要盡力。高考狀元,其實很少是拼命學,學出來的,更多的是正常學習,掌握方法。
  •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郭勁珉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三分歸一統所發生的故事。書中有不計其數的人物,主要描寫了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周瑜等。他們各有千秋,胸懷韜略。就這樣演繹了諸侯割據紛爭戰亂的時代。
  • 20首讀書詩詞,一首詩一個心得,讀懂受益無窮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讀書的民族。蘇軾曾說: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關於讀書,先賢們留下許多詩作,其中,有關於讀書的方法,有關於讀書的心得,如果我們認真習學,將受益匪淺。你的氣質都在你讀的書裡。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 讀書心得,喜閱分享——私人定製231集
    有時候,即便不是閱讀,你也可以坐在書吧裡喝點飲品,感受一下同道人閱讀的氛圍,你的心會瞬間寧靜下來,沉入自我,不為世間俗務所擾,而這也是書吧獨有的優勢吧。當然,你也可以成為這座城市的獨行俠,晚歸或徹夜不歸,只與喜閱相伴,被四壁的書籍環繞著,有視線中的店員和書友靜靜佇立,這樣的夜晚恬靜而美好。
  • 讀書心得體會
    所以讀書就是閱讀一個人的經歷,閱讀一個人的思想,受環境的局限,我們不能事事親歷親為,受才能的局限,我們不能將體會表達得那麼到位,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廉價又方便的渠道去分享一個歷事比我們多,體會比我們深的人的經驗,非常難能可貴,所以我們要好讀書,讀好書。讀書有三大好處:一是增加你人生的厚度,二是培養良好的習慣,三是創造一個好的氛圍。讀書增加你人生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