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之間遠隔萬裡並不熟悉,但我們經過時間的洗禮,肯定都有過類似的心理感受,我們曾經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總有一天終究會讓我們覺著很陌生,就好像眼前的人和事,我們壓根就沒經歷和接觸過一樣,變得陌生而又熟悉。我們最初接觸一件事或開始和某一個人打交道,我們都會憑藉著好奇心和最初的第一印象,判斷這件事或這個人,是不是我們能接受的範圍之內;然後我我們進而會思考該怎樣做這件事,或怎樣跟這個人建立關係;接觸過一段時間後有些人和事就會讓我們覺著為什麼和最初會有這麼大差距。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最為熟知的人生三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三重境界,我們對人和事的認知都在經歷同樣的過程。
初次接觸我們都很單純
不管是人還是事初此接觸心態都很簡單,因為彼此並不熟悉,這就是我們經歷的第一個過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過程,一個大致的輪廓,大致給我們留下什麼印象,我們初步斷定這個人這件事就是什麼樣,所以我們總會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見」,初見是那麼令人難忘,我們都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別人面前。
在人事剛剛起步接觸時,我們更多地注重整體感覺,就如兩個素不相識的人,都想建立朋友關係時,都會把友好的態度展現給對方看。
深入接觸看到的會更多
接觸到,才會有所體會,隨著時間的延長只要把經歷放在人事上,就會發現這個人不太像第一次剛剛看到的那樣,也許你會質疑這還是我初次見到的那個人嗎,明明性格很穩重,看上去很靠譜的人,為什麼用那麼長時間接觸後才發現,此人做事如此莽撞,總惹一堆事;或者這件事在做之前也沒有覺著有多困難,為什麼做起來麻煩不斷,是呀,初次接觸憑的是感知,是我們的意識受主觀思想的指引,但我們要想真正認識一個人一件事,我們還要從其表象看到它的本質,這時候我們就會與這個人這件事拉近距離,距離近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我們對這個人這件事認識的更深入了,壞處是我們很容易陷入局部性觀察和局部體會,感悟到的會很片面。
這不就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嗎,深入接觸看到的是很多,但在現實面前,會引起爭議,引起質疑,引起誤會這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
所有的人事終究都可以釋懷
在經歷過所有的人事後,你會發現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在人世間我們也許會感傷會遺憾會難忘,但不管怎樣,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都會釋懷,我們的內心對往事都不會在過於計較,這時候當我們在遇到過去的故人,內心也便不會再波濤洶湧,那一刻我們也許會說謝謝你曾出現在我的生命裡,謝謝你讓我成長讓我受益,此時我們的內心是平和的,對人事也回歸到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
內心的平和只有經歷過感悟過才會有的,這是人生升華的境界,在這一境界中我們的心態是釋然的也是包容的,不在追憶也不再計較歲月如故,一切安好。
總結
在生活當中我們總有得失,總有喜悲,總在經歷從陌生到熟悉,再從熟悉到陌生的過程,世事無常堅守自己的本心,才最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