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所好小學 = 選擇了好初中
上了好初中 = 有了讀好高中的機會
進入好高中 = 一隻腳邁入了好大學
讀到了好大學 = 孩子的人生成功了」
由此可見,一所好小學就是娃兒走上人生高潮的第一步!
而「五朵金花」在成都小學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因為它們成績亮眼、師資強悍、特色鮮明、百年網紅、對口王炸!
相信我,看完你會失落的回來→入讀「五朵金花」的6種方式
一位爸爸弱弱地發言:「不是隨遷人士,不是高層次人才,但我要我娃兒順利有保障地進入五朵金花!告訴我該怎麼做?!」
買學區房,落戶!
小編花了一周時間,多次蹲守走訪了五朵金花,採訪了上百個家長後,發現一個真理:買學區房是普通人,也是更多人的最直接選擇!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在成都上五朵金花,你至少要準備一套學區房的錢!
作為五所之首的泡小,學區房只能用貴、貴、更貴來形容。最便宜的商業街都要賣到近190萬,還房源稀少,幾乎找都找不到!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多子巷)
在對比價格和環境之後,多子巷的房子可能是泡小學區房中稍微好點的,盤點之後,小編建議:多子巷33號>21號>25>13號。
泡桐樹公寓是最貴的,均價都是400萬左右,部分的居住條件還是不錯,在售房源也挺多的,但在價格這點上,如果不是家裡有礦的,可以考慮買了之後舉家搬遷。
同樣的百年網紅,其後的對口初中還有「三小聯中」中的兩個石室聯合(陝西街),樹德實驗(東馬棚)實力打call,試問哪個家長不心動。
最便宜的上翔街21號,1985年建成,依舊是暫無房源。這樣的「老破小」房子搶的火熱,就因為實惠,家長們如果看到有放出來的,一定要抓緊,但同時要注意學位問題。
(東華門街)
實驗小學附近的學區房多為老小區,稍微新一點的樓盤都很少,許多都還底部拆遷了,顯得有些落魄。
武侯區的門面擔當,非龍小莫屬,全國七所愉快教育實驗學校之一,學生快樂與優秀齊飛,令許多雞血爸媽娃兒一出生後就身心嚮往。
民間更有傳說,一進龍小,你娃兒就相當於「龍娃娃」,小升初那道「龍門」簡直可以放一半的心了。
處於臨江路上,周圍臨江老房幾乎都是龍小的學區房,範圍大,車流量小,但房子老,街道兩旁都是有著老成都氣息的小商鋪。
(十七巷3號)
十七巷3號的學區房是標準的市井老房子,外表廉價,內裡金貴,110萬的價格換個「龍娃娃」,在五朵金花裡算是「物美價廉」了,所以只要一有空房源、空學位放出來,家長們就一窩蜂地往上衝。甚至曾經在十七巷出過96萬的房子,現在小編倒是沒有找到了。
最貴的臨江路9號,91㎡,均價223萬元。看到這樣的價格,很多人一位可能環境還不錯,其實臨江路9號拆遷安置房,身處菜市場之中,買菜的、送貨的、茶樓、麻將館子……平時還是比較鬧,房屋裡面大部分還是愛惜得比較好,有種溫馨小家的感覺。如若有空房源,其實家長們還是可以考慮,因為住不住畢竟不是最主要的。
百年網紅,鹽小提名!不是靠年齡混資歷,是靠口碑展現實力。
並且還有三大辦學特色(藝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和英語教育)+ 對口初中七中育才水井坊,又有誰人敵?!
(皇后國際)
去年,鹽小學區盤皇后國際靠著學校名氣狠狠囂張了一把,成交單價4萬/㎡,嚇得眾人紛紛乾瞪眼,為了孩子,家長們都豁出去了。今年,均單價徘徊在3萬8左右,但部分房屋依然能上到4萬水平。
最便宜的指揮街24號賣到了145萬,但都是小得不得了的戶型,四十多平的套二,住是真的不太舒適,重點是現在還沒有在售房源,畢竟便宜的都是過搶的。
成師附小是錦江區最好的公立小學,不僅教學質量好,對口初中更是王炸!
鹽道街中學、七中育才水井坊、田家炳中學、七中育才匯源、十七中、師大附中,清一色的好學校,其中七中育才最扎眼。
因為一旦進入七中育才,那麼你的孩子初中三年都將會以四七九本部為終極目標,奮勇前進!
(圖源成都學區房)
相比鹽道街小學,成師附小的學區面積大了近一倍,但屬性差別倒不大。
因為地處市中心,成師附小周圍的學區房幾乎都是居民房,大多偏老,戶型偏小,有的小區只是一個路牌,連小區名都找不到。
盤點成師附小附近的學區樓盤,從00後、90後、80後、70後不等,甚至有很多都找不到具體建成時間。
價格最便宜的西龍鬚巷5號的套均總價都在135左右,而房子面積僅僅只有52㎡,所以許多「經濟適用」型家長都是選擇這種老房子,買了掛上戶之後租給上班族。
(圖源於鏈家)
當然,如果是打算住在學區房裡,大的也不是沒有。靚碧天苑、督院府邸都是在150㎡之上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400萬往上走。不過都是老校區,環境自然是比不上新開的樓盤些。
(靚碧天苑)
(督院府邸)
這就是小編為什麼說「在成都讀「五朵金花」,沒有150萬,不用想了!」的原因。畢竟要因為買學區房入讀雖然是最方便直接的,但也需要肉痛很長段時間。
(注意:以上學區房小編只整理了部分熱門和能查找到的,數據來源於安居客、鏈家、貝殼網以及成都學區房。)
*聲明:文章由成都名校網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親子公開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