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杏子鋪鎮:鄉風文明暖人心

2020-12-24 紅網

紅網時刻通訊員 周偉華 李琴章 婁底報導

文明之風徐徐來,溫暖祥和奏華章。近年來,雙峰縣杏子鋪鎮積極推行「以孝德治村」模式,以孝德文化、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形成人人孝敬、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鄉風文明在杏子鋪鎮大地上生根發芽,農村有了新風貌,農民有了新面貌, 一幅溫馨感人的美麗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

石塘塅村的黃木嫦,今年50歲,她先後照顧三個老人二十多年。2000年,公公因病癱瘓在床,婆婆身上長有肌瘤,子宮下垂, 走路都很困難,丈夫在外打工,兩個兒女當時還在讀書,照顧公公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在黃木嫦肩上。洗衣服,餵飯,餵藥,洗面,洗腳,甚至公公洗澡都是她操勞。

「木嫦,你比親閨女還親,不曉得上輩子我修了什麼徳招了你這麼好的兒媳。」公公常常感動得流淚。「我們是一家人,照顧您是應該的,我就是您的閨女。」黃木嫦對公公說。

到2010年公公過世,總算鬆了一口氣的黃木嫦,又給自己找來麻煩事:丈夫的舅舅劉太平是個建檔立卡貧困戶,漣水村人, 今年80歲,五保老人,孤身在家,身體多病,高血壓冠心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等,生活難以自理。婆婆掛念舅舅,常常唉聲嘆氣,暗自流淚。黃木嫦頓生憐憫之心,她主動向婆婆提出,要接舅舅來家養老,她來侍候舅舅,給舅舅養老送終。丈夫心庝她,心裡很猶豫, 但黃木嫦堅決要把舅舅接過來。「舅舅一個人在家孤孤單單,萬一出現意外怎麼辦?」黃木嫦對丈夫說。 丈夫撫摸著黃木嫦微駝的後背, 動情地說:「你本來也腰痛, 現在要照顧媽媽和舅舅, 你會更累了。」

接舅舅來家已住十年了,吃飯穿衣看病,一切花費都是黃木嫦出錢。舅舅來她家的這些日子,政府發給舅舅的五保戶補助,扶貧幹部送來的慰問金等等,全是舅舅保管,黃木嫦從沒有要過他一分錢。她知道舅舅喜歡吃燉雞燉豬腳, 她就隔三岔五給舅舅做。 年紀大了, 身體有病,心情就會煩躁,就會莫名其發脾氣,舅舅常常陰晴不定,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黃木嫦委屈得流淚,但她轉過身去擦去眼淚,對舅舅裝著笑臉。

從三十歲到五十歲,黃木嫦在這二十年裡照顧了公公、婆婆、舅舅三位老人,她從俏媳婦也熬成了黃臉婆。現在她身體也有病,患有高血壓、脊椎病、坐股神經痛,常年要熬藥調養身子。現在她既要帶孫子,又要照顧老人,但她仍堅持著,無怨無悔。

有人說她傻,她笑著回答:「我當傻子我快樂。」

水府廟村婦女朱躍南,在這十多年裡,先後照顧三個家庭四位親人。一個是癱瘓的婆婆, 一個是患病的哥哥,還撫育了兩個侄子18年。

水府廟村朱躍南給婆婆蓋被子。

孝德文化宣傳欄。

床石村退休的原黨支隊書記楊聖坤,他也同時照顧著三個老人。一個是他的母親,身患老年痴呆症,一個是80歲的鄰居五保戶朱德田,身體多病,生活不能自理,還有一個是身患血管癌不能行走的65歲婦女朱伏連。在農忙時,楊聖坤還要給村上的六七個留守婦女犁田。

「我是共產黨員,我要模範帶頭,鄉風文明從我做起。」楊聖坤常常對人說。

杏子鋪鎮不僅孝德之風盛行,愛心捐贈也蔚然成風.

品端村9歲孤兒肖霞,水府廟村患癌病的前民辦教師劉志陽,都是村民自發捐款一萬多元,每年愛心人士結對幫扶捐款給貧困學生的超過100萬,今年疫情襲來,大家捐款捐物支援抗疫,總金額超過150萬元,僅縣政協委員,五色米公司董亊長劉科良捐獻的口罩防護服價值18萬元。

這些孝德愛心之人,數不勝數,他們溫暖著杏子人民,成為村民爭相效仿的明星。

近年來, 隨著鄉村振興的實施,杏子鋪鎮人民逐漸過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 富裕起來的人們,要保持持久的奮鬥精神和積極上進的思想狀態,那就需要鄉風文明來浸潤。如何讓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起來,成為杏子鋪鎮創建美麗鄉村所面臨的新問題。

杏子鋪鎮牢牢扭住鄉風文明建設的「魂」,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根」, 以黨建引領,倡導新風,掃黑除惡,匡扶正義。通過文化長廊, 鄉土藝朮,評比獎勵等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各村建立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志願服務隊,以「五好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兒媳」「好孝子」等好人評選、新鄉賢評選、星級文明戶評選,利用民間花鼓戲 、西樂隊 、舞龍舞獅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為手段,提升村民素質,倡導文明新風尚。

每到夜晚,村民在各村的文化廣場上,載歌載舞,引吭高歌,他們唱出生活的美好,他們舞出心中的喜悅。村民有了豐富的文化娛樂項目。品端村村主任曾小敏激動地說:「現在一到晚上,村民都到廣場跳舞,有幾百人,真熱鬧。村民參與的積極性高,鄉風文明自然也就改善了。」

杏子鋪鎮黨委書記王景華說,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在「鑄魂強根」上精準發力,不斷繁榮鄉村文化,傳承鄉風文明,為杏子鋪鎮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築起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雙峰杏子鋪鎮木加學校:讓閱讀浸潤人心
    新湖南客戶端11月2日訊(通訊員 曹俐)10月29日,在湖南日報小記者校園示範基地、婁底市雙峰縣杏子鋪鎮木加學校,一場別開生面的閱讀交流活動舉行,來自雙峰縣甘棠鎮中心小學的領導和學校語文老師進行了研討交流。
  • 雙峰豐瑞中學校友愛心捐款暖人心
    雙峰豐瑞中學校友愛心捐款暖人心。紅網時刻婁底12月22日訊(通訊員 寧國政 周偉華)「你們這些校友比兄弟還親!謝科下輩子來報答你們的大恩!」近日,雙峰縣杏子鋪鎮高光塅村謝科的家人接到他生前的校友10多萬元的愛心捐款,熱淚盈眶,連連表示感謝。12月16日,「豐瑞中學校友微信群」裡,一條不幸的消息傳來:校友謝科在廣東惠州不幸溺水身亡。聽到這消息,校友們紛紛在群裡了解情況,表達關切,並委託附近的校友前去他家悼念,並對其家屬表達關心慰問,為這位正當壯年的同學失去生命感到震驚和惋惜。
  • 憑祥夏石鎮:念好「五字經」文明鄉風徐徐來
    「會說話」的文化牆美村更美,戶廁改造讓鄉村更文明,「勞動積分」可以兌換日用品,從前是村兩委求著村民改,如今是村民主動搶著變……美麗鄉村,美在環境,美在產業,更美在人心。憑祥市夏石鎮以鄉風文明創建為抓手,念好「整、爭、育、豐、樹」五字經,把文明鄉風種入村民心田,鄉風鄉愁醉鄉村,鄉土鄉情睦鄉鄰。
  • 康縣碾壩鎮:五大舉措推進文明鄉風建設
    通訊員 燕兆林近日,康縣碾壩鎮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文明鄉風建設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通過五大舉措著力推進文明鄉風建設,引導廣大農民摒棄落後習俗,養成文明素質,過上文明生活。
  • 這種石頭產自雙峰杏子鋪,曾國藩終生都只用它做的硯臺
    婁底雙峰,是晚晴名臣曾國藩的家鄉。位於漣水中遊,也就是今天的水府廟水庫大壩的雙峰杏子鋪盛產一種溪石,是製作硯臺的上等石料。前段時間和朋友一起去杏子鋪玩,順便弄了幾塊溪石,尋思著自己動手做個茶盤、硯臺什麼的。
  • 凱裡市:文明鄉風扮靚美麗鄉村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標誌;美麗鄉村建設,鄉風文明是關鍵。近年來,凱裡市深化鄉村文明建設,努力建設規劃科學、設施完備、村容整潔、鄉風文明、鄰裡和諧的美麗鄉村。特色村寨、文明村寨鑲嵌在苗嶺之中,成為凱裡文明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 文明鄉風漾山寨
    近年來,鎮北社區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建立了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等「四會一隊」組織,修訂了村規民約,推動文明鄉村建設和村莊治理。「錢袋子喊富,腦瓜子叫渴。」前些年,在鎮北村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說的就是農村經濟發展了,文化生活卻沒能跟上來,「早上聽雞叫,白天聽鳥叫,晚上聽狗叫」曾是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 臨澧:立「村規民約」倡文明鄉風
    紅網時刻通訊員 章劍波 黃平 記者 張英 常德報導「樹立文明新風尚,狠剎歪風陋習,這是廉潔紀律的規定,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素質的要求,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嚴格防止不良風氣反彈。」
  • 文明鄉風成亮麗風景
    在金蘭村,幫老扶幼、扶危濟困、共建鄉村的文明鄉風已經成為一道亮麗風景。「金蘭村鄰裡之間特別和諧,紹興嵊州市金蘭村村民王李勇對身患白血病的妻子不離不棄,現在村民們正在為王李勇一家積極捐款。村民們有情有義、守望相助、孝順老人,已經形成奉獻為村裡、共建金蘭村的好鄉風。」紹興嵊州市金蘭村村嫂王美華告訴記者。
  • 雙峰交通:文明創建風滿帆
    雙峰縣G60滬昆高速公路雙峰互通至G234公路目前土石方完成60%;涵洞工程完成30%;防護工程完成60%。預計農曆年前可完成全線的路基工程。S222井字至荷葉雙愛塘公路的前期工作開始啟動。與此同時,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的各項迎檢工作也準備就緒。
  • 郟縣冢頭鎮:抓鄉風文明 促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李學義 通訊員 楊冰冰)六月炎夏,豔陽高照,在郟縣冢頭鎮35個行政村遊園廣場、街頭巷尾弘揚鄉風文明和移風易俗的標語牆畫醒目亮眼隨處可見,處處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近年來,冢頭鎮一手抓經濟發展,一手抓鄉風文明建設,以文明鄉風引領鄉村振興。
  • 讓文明鄉風蕩漾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有助於全面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良好的文化條件。以「文」育人,構建農村精神家園。
  • 【文明實踐】福利院裡話幸福 一抹「警色」暖人心
    【文明實踐】福利院裡話幸福 一抹「警色」暖人心 2020-12-20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鄉風文明新氣象 鄉村振興新圖景
    10月16日上午,獲得「文明衛生家庭」榮譽,萬寧市北大鎮北大村村民胡小燕臉上綻放笑容。當天,北大村委會對6位村民及28戶家庭進行了表彰,並現場發放獎金。  這次表彰是北大村委會自發組織開展的,分別評選文明衛生家庭、最美婆媳家庭、勤勞致富家庭以及「紅榜」先進個人。  接過村委會頒發的「勤勞致富家庭」證書,北大村脫貧戶卓亞海開心地笑了。
  • 懷寧縣雷埠鄉曙光村:脫貧攻堅顯成效,鄉風文明綻風採
    安徽網安慶消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雷埠鄉曙光村實施多種舉措,將鄉風文明創建和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為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的精神文化支撐。「黨建引領+鄉風文明」。曙光村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自治、共治,發揮黨總支作用,通過「四議兩公開」程序,制定群眾認可、切合實際、約束有力的村規民約,引導群眾弘揚文明新風。
  • 2020北京社區申論範文:以鄉風文明之魂 築鄉村振興之基_北京中公教育
    社區工作者申論:本文整理2020北京社區申論範文:以鄉風文明之魂 築鄉村振興之基。更多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信息,請點擊北京社區工作者考試網。 從2005年中央制定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提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到十九大制定的鄉村振興戰略,有一個要求始終沒有變,那就是鄉風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鄉村富庶而文明,此謂『澤惠綿亙』」。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對於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化素質,改善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有著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培育文明鄉風,回應群眾關切——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活動之三
    「這些年村裡外出務工的多了,村民交流少了,人心散了,好在『屋場會』又把人心攏起來了!」村支書鄒旦初感慨。56歲的村民胡愛英在屋場會上提出,現在村民生活水平高了,文化建設也要跟上來。「村裡很多姐妹喜歡一起跳舞,乾脆組建一個村舞蹈隊。」胡愛英的建議很快得到採納。
  • 永靖縣婦聯在鹽鍋峽鎮小茨村舉行「鄉風文明 巾幗家美積分超市...
    永靖縣婦聯在鹽鍋峽鎮小茨村舉行「鄉風文明 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揭牌儀式 2020-07-23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白理事會 「理」出文明鄉風
    婚事簡辦、厚養薄葬等,已成為鄉村文明的風向標。  「倡導文明新風,厲行節儉辦事,就等於減輕了群眾的家庭負擔,增加了農民的『隱形收入』。」淅川縣文明辦主任楊士元說,必須遵從群眾意願,建立健全完善倡導節儉之風的長效機制。
  • 銅仁市玉屏甕陽村以「勤」為路樹文明鄉風
    銅仁市玉屏甕陽村以「勤」為路樹文明鄉風 發布時間:2020-12-19 23:57:11      來源:銅仁日報   走進玉屏侗族自治縣皂角坪街道甕陽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