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20將年底亮相?中航國際瘋狂暗示,性能不亞於B21
近日,中航國際發布了一段標題為 "航空人,這個一定要看完!"的視頻。在視頻的最後,又出現了大家熟悉的 "The Next",上面覆蓋著一個大大的畫布,這似乎暗示著轟20可能真的會在12月的最後一天之前到來。
由於安全密度極高,人們對轟20的性能參數有了更多的猜測。比如不久前《南華早報》報導,轟20可以飛越整個太平洋,到達美國本土,同時攜帶45噸彈藥,最大航程超過12000公裡。但這些數據顯然有不合理之處。
首先,對於一款只要求高度隱身的轟炸機來說,外形尺寸和隱身性能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轟20的體積真的那麼大,那就和美國前面的非隱身沒什麼區別了。屆時,發展良好的轟20將淪落到與轟6一樣的結局,成為遠程巡航飛彈空中發射平臺。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了,那轟20也可以採用其他氣動布局啊,你看F22和F35沒有飛翼的氣動布局不一樣隱身效果很好嘛。但是要明白一點,像轟炸機這種大尺寸飛機要想隱身效果,飛翼布局是目前最好的。B2的隱身效果要比F22和F35好很多,雷達反射面積在前向小一個數量級,在側向小兩個數量級。B2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向隱身,每個方向的隱身效果幾乎一樣,總之360度無死角,以至於F22和F35在執行高危任務時,不能為B2護航,否則B2的位置就會暴露。可以說,現在B2可以在大多數國家的領空橫行無忌。
不過隨著高精度武器的出現,一枚炮彈就可以達到之前幾枚甚至十幾枚的破壞效果。這就為隱身轟炸機縮小體積,進一步提升隱身性能提供了可能。例如,美國最新的B21的最大載彈量只有12噸(大約是B2的一半),因為這是反覆權衡 "打擊效能"、"綜合隱身效能"(雷達+紅外)和 "維護成本.維護費用 "後得出的最佳數字。
總的來說,憑藉著各國龐大的民航訂單和豐厚的軍方訂單,美國的航空工業並不像美國的造船業那樣蕭條,無論是新技術的研發、技術人才梯隊的建立,還是年輕技術人才的培養等各方面都處於最好的狀態。航空工業應該是中美兩國差距最大的一個領域。轟20作為中國第一款隱形遠程轟炸機,可以滿足我軍的實際需求,在其優勢領域確實沒有必要與美國爭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