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是一個對設計要求極高的房間,它的面積小,卻要有足夠的收納空間和使用空間。東西多了顯擁擠,東西少了不夠用,似乎怎麼選,都是錯誤的。
但是面對這些困難,我們並非無計可施。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如何利用主體改造(砌牆),讓衛生間變得更好用。
01改門
衛生間的門很關鍵,無論是從實用角度還是風水角度,衛生間門都需要仔細觀察,慎重選擇。當出現以下四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改一改衛生間的門。
1.門對門:衛生間門的對面最好不要有其它房間的門,無論是大門,還是臥室門、廚房門,最好都不要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把原有的衛生間門堵住,再重新選擇一面牆(非承重牆),或者稍微往旁邊挪一挪,再開一個新門。
2.門對床:臥室衛生間最容易出現這種問題,衛生間裡的門正對著床,特別是床頭。一邊睡覺一邊聞著衛生間裡潮哄哄的臭味,想想都難受。這個時候也要改一改門,原則上和門對門的改法一樣。
3.私衛變公衛:很多雙衛生間甚至多衛生間的業主,會覺得臥室裡並不需要衛生間(特別是把住宅改成辦公室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改變臥室衛生間門的位置,讓它朝向公共區域,就變成了公共衛生間。
4.改變衛生間功能:還有些時候,衛生間可以不再是衛生間。比如主臥衛生間改成衣帽間的設計,此時的衛生間可能要求更加開放一些,以便達到「顯大」「亮堂」的目的。這個時候就可以把門擴大一些,讓衣帽間更好地融入臥室中。
02壁龕
壁龕對於衛生間來說,就是一個主要的收納空間——雖然開放式收納空間的使用體驗比較差,但衛生間裡別無選擇了。
不過你可別以為所有壁龕都適合衛生間,衛生間裡只需要一種壁龕:在新砌的牆面上,直接砌出一組壁龕來。注意順序:如果你要砌牆,那就在這面牆上做個壁龕。為了壁龕而砌牆,就本末倒置了。
可能需要砌牆的地方有:
1.包立管:包立管的材質有很多種選擇,但是最好的選擇還是紅磚。紅磚的隔音效果最好、最結實,還能依附著紅磚做一個壁龕出來。
2.壁掛式馬桶:需要先用紅磚把水箱固定在牆面上,導致馬桶背後的牆面比其它牆面凸出來一截。利用這一截牆壁,也可以做出一個壁龕來。
3.乾濕分離隔斷:乾濕分離的隔斷一般有隔斷、淋浴房和浴簾。其中的「隔斷」,就可以用紅磚砌出來。這種牆面沒有任何承重需求,完全可以在中間掏一個壁龕,用來解決溼區的收納問題,徹底告別各種金屬置物架。
03淋浴凳
如果家裡的衛生間夠大,如果家裡有老人,建議在淋浴花灑的下方,設計一個淋浴凳——洗澡的時候,可以坐在凳子上。淋浴凳不要做太大,年輕人洗澡的時候想站著,也不至於碰腿。
淋浴凳的選擇有很多,你當然可以選擇後期買一個塑料凳子放在淋浴房裡。但是紅磚砌的淋浴凳更結實、穩定、不會打滑,相比於獨立的小凳子來說,不知道安全了多少倍——關鍵砌個淋浴凳並不會多花多少錢,砌隔斷剩下來的幾塊紅磚,就能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