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賊廖添丁

2021-02-18 老師好官微

在日本侵佔臺灣的時候,一個冬天的早晨,大甲溪乾涸的河床上,有位身材短小的十四歲少年,正在辛苦地練武。他擺好架勢,抽出圍在腰上的長布巾,猛然地朝空中揮甩。只聽到「啪啦!啪啦!」腰巾爆出勁道十足的聲響。

這時候,天空忽然傳來「嘎」的一聲長鳴,一隻白鷺鷥掠空飛過。少年收回腰巾,彎身撿起一顆小石子,瞄準鷺鷥用力一擲,鷺鷥立刻栽了下來,掉進河邊濃密的草叢裡。這位少年的武功真是了不起啊!

少年的名字叫作廖添丁,是臺灣中部秀水莊的人。由於父母早死,他只有靠著幫人家打雜過日子。閒下來,他就向一位住在廟裡的老先生學武藝,學了一身好功夫。

這天,添丁練完功夫,回到鎮上,忽然聽到街上「當!當!當! 」一陣敲鑼的聲音。只見一隊日本警察,押著三個犯人,一面往關帝廟走,一面敲鑼召集鄉民。不多久關帝廟前擠滿了一大群看熱鬧的人。廖添丁巧地一縱身,就跳到廟前的一棵老榕樹上,想看看日本人在搞些什麼。廣場當中,跪著三個辮子被綁在一起的犯人。這時候,蓄入字胡的日本警察,氣勢洶洶地宣布犯人的罪狀:「這三個人偷襲警察部長公館,是可惡的抗日分子,判斬首!以後,誰敢抗日,誰就會遭受同樣的下場。」

行刑的口令一下,「咔嚓!咔嚓!」三個人頭就被砍了下來。圍觀的人忍不住嘆息,還有人低聲哭泣。

「呸!這些無惡不作的日本鬼子,整天就知道欺侮中國人,讓我廖添丁來教訓你們。」躲在榕樹上的廖添丁恨恨地吐一口口水,從衣袋裡掏出一顆小石子,對準揚揚得意的日本警察,猛地一擲,只聽「啪」的一聲,鮮血從日本警察的額頭湧了出來。日本警察痛得抱頭哀叫,抬頭望見了老榕樹上拍手大笑的廖添丁,立刻追了過去。

廖添丁眼見日本警察向老榕樹跑來,趕快跳下樹,一溜煙地向大街奔去,只一個轉彎,就不見蹤影了。

警察部長知道這件事後,氣得拍桌子大罵: 「笨蛋!四五個大日本警察,竟然追不上一個中國小孩,太丟臉了!」立刻下令全面追捕廖添丁。

臺北城裡真是熱鬧啊!到處是寬敞的店鋪,茶行、布店、米店,一家挨著一家,廟口還有各種誘人的小吃,賣炒米粉的,賣蚵仔煎的,賣粽子的,陣陣撲算的香味,引得廖添丁肚子「咕嚕咕嚕」叫。他摸摸口袋,一毛錢也沒有,怎麼辦呢?這時,他看到不遠處有棟漂亮的日本房子。

「嘿!有了!」廖添丁黑亮的眼珠子一轉,看四周沒人注意,就施展輕功,縱身跳進日本房子。他身體又小,動作又輕,就像一隻貓一樣,偷偷溜進臥房,一個胖胖的日本人正袒著大肚皮在睡午覺呢。神不知鬼不覺的,廖添丁就偷到了主人的大錢包。

偷到日本人的錢以後,廖添丁到廟口的小吃攤打算痛痛快快大吃一頓。忽然他發現有個老婆婆和一個小女孩縮在街口,好像肚子很餓似的。廖添丁立刻抽出一大把鈔票,塞在她們懷裡。他心裡想: 「平常, 日本人一天到晚搜刮我們的錢財,害得我們吃不飽。我不如偷更多日本人的鈔票先分給貧窮的人用吧!嗯!說做就做!」

從此,廖添丁開始到處作案,專偷日本人的錢。每次作完案,還不忘留下一顆小石子,讓人知道是同一個人幹的。因為他身手敏捷,又善於化裝,行蹤飄忽不定,來去無蹤,像條見首不見尾的神龍,日本警察怎麼也抓不到他。在這段時間裡,許多窮困的人卻會莫名其妙地發現家中多了錢財。日子久了,人們知道是廖添丁接濟他們,大家都很感激,稱他為「義賊廖添丁」。

日子一天天過去,廖添丁案子越做越大,義賊的名聲也越傳越遠。這天,他選擇了一家很大的商行—大和行下手。這家商行的老闆,是個專門巴結日本人的漢奸,靠著日本人的勢力,賺了很多不義之財,廖添丁非常痛

恨這種人,決定給他一點教訓。

他趁著商店快打烊時,大搖大擺地走進大和行,笑嘻嘻地敲著桌子說: 「餵!掌柜的,我是廖添丁。年關到了,我們窮人家米缸裡沒有存糧,想借點錢好過年。

掌柜的一聽說來的是廖添丁,心裡暗叫不妙,連忙賠著笑臉說: 「哦!既然是廖大爺要的,我馬上去拿。」說完,轉身到帳房去,偷偷搖起電話,準備報案。

廖添丁很機警,一晃身來到掌柜身後,低喝一聲:「要命的就把電話放下!」掌柜嚇得手腳發軟,乖乖奉上大把鈔票。

廖添丁搶大和行的消息,轟動了整個臺北城。日本警察全力出動,到處抓他。膽大的廖添丁,一點也不害怕,仍舊逍遙地到處作案,今天偷了田中家的鈔票,明天搶了鈴木家的珠寶。有時還偷日本警察的制服、佩刀等,開開日本警察的玩笑,弄得日本警察非常難堪。

有一次,添丁一時大意,在火車上被警察認出身份,幾位警察用手槍抵住他,看樣子是逃不了啦。忽然,火車發出「鳴」的一聲尖銳的汽笛聲,原來火車就要穿過山洞了。廖添丁咧嘴偷笑,趁著火車過山洞時光線昏暗,他猛地飛出一腿,踢倒抓住他的日本警察,然後飛快地躲進車廂的廁所裡。火車剛過了山洞不久,廁所裡走出一個跛腳的老太婆,不顧火車上到處尋找廖添丁的警察,找了個角落的位子靜靜坐下。

火車開進臺北車站,跛腳老太婆悠悠閒閒地隨人群走出了車站,留下幾個滿頭大汗的警察,還不死心地到處尋找廖添丁。這一次,廖添丁靠著神妙的化裝術,可讓日本警察空歡喜一場了

就在日本警察疲於奔命地追捕廖添丁時,又傳出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鎖在總督府抽屜裡的總督印居然離奇失蹤了。巡邏人員只記得,那天似乎有個中等身材、長得眉清目秀的陌生郵差來過。總督知道了以後,氣得大拍桌子: 「是誰這麼大膽?竟敢在大白天闖進堂堂總督府!

這個郵差不用說,一定就是廖添丁了。臺北廳警務課所有警察都緊張得不得了,這次無論如何要逮到他,否則飯碗就要砸了。於是,他們立刻派出所有的輩察,滿城搜查,並且緊緊守住臺北城門.緊急緝捕廖添丁。

緝捕廖添丁的總指揮,是臺北支廳警部課長乃木一夫。他猜想:廖添丁被逼得走投無路,一定會逃向淡水河的滬尾,搭漁船逃走。於是他又下令封鎖通往滬尾的各個路口。不幸果然被乃木一夫猜中,廖添丁在滬尾港出現了。

這天夜裡,他悄悄來到淡水河邊的一家船戶門前,敲了敲門。門板「咿呀」一聲打開了,裡面走出一個戴著鬥笠、把臉遮去半邊的老漁夫,用生硬的閩南話問他:「什麼事?」

「啊!」廖添丁感到不妙,轉身就跑。可是慢了,化裝成老漁夫的乃木一夫掏出口哨, 「譁」地吹出尖銳的信號。黑暗的角落裡立刻跳出十來個日本警察.

把廖添丁團團圍住

手無寸鐵的廖添丁急忙抽出腰巾, 「啪啦!啪啦! 」用力抽動,那力道真是威猛,就像甩皮鞭一樣虎虎生風,嚇得幾個日本警察一時不敢靠近。

這時,乃木一夫已經摘下鬥笠,拔出手槍。「嘿嘿,」他大笑著說「廖添丁,你今天就是插翅也難飛了。

哪知道,廖添丁像閃電般地縱身一跳,跳上了河邊的茄莖樹。乃木一夫眼力很敏銳,飛快地朝樹上開了一槍,「砰」一聲檢響,廖添丁的背上已經中了一顆子彈,鮮血直冒。

廖添丁強忍著疼痛,一飛身跳進淡水河,鑽入水裡,順著潮流,拼命往前遊,遊得精疲力竭,好不容易到了對岸的八裡。等日本警察坐的舢板到達時,廖添丁早已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廖添丁身受重傷,又遊了那麼長一段時間,再剛強的人也受不了。就在一天深夜,廖添丁死在八裡觀音山邊的一個山洞裡,死時才二十七歲。

   廖添丁雖然是一個小偷.做的卻是抗日和劫富濟貧的使義之舉。他死後,他的故事流傳不衰,人們甚至在淡水八裡蓋了一座義賊廖添丁的廟,永遠紀念他。

日據初期,臺灣同胞為反抗異族的統治,不斷掀起抗日活動。而廖添丁卻單獨和日本人對抗,弄得日本警察哭笑不得,臺灣同胞也因此對他產生崇拜的心理,把他的事跡渲染得越來越傳奇。直到今天,只要是提起日據時期的抗日英雄,第一個被人想到的,往往是「義賊廖添丁」。

相關焦點

  • 享壽71歲…《臺語廖添丁》擁百萬聽眾
    他在90年代在地下電臺以臺語講古《傳奇人物廖添丁》,同時利用節目空檔賣藥,全盛期擁有上百萬聽眾。他的身價一度號稱高達5億臺幣,還被封為「南部人的劉德華」,經歷投身政界、涉案判刑入獄,最後傳出數億家產散盡,傳奇一生落幕。吳樂天以臺語講古《臺灣英雄廖添丁》,曾在90年代爆紅全臺。
  • 臺灣廖添丁
    1999年臺灣廖添丁■演員表:翁家明 飾 廖添丁簡介
  • 預告更新劇集:臺灣英雄劇《臺灣廖添丁》電視臺老劇重播中!
    演員角色備註翁家明廖添丁本劇主人翁,廖添福的孿生弟弟,曾在戲班演戲,擅長變裝,接替哥哥的志業後成為第二代玉蘭花,經常利用變裝脫離險境,有時也會化名鐵釘仔。廖添福廖添丁的孿生兄長,為第一代玉蘭花,但最後為救弟弟遭日本警方槍決。
  • 吳樂天晚年心系講古藝術化身廖添丁成追憶
    以廣播講古《傳奇人物廖添丁》故事聞名全臺的資深廣播名嘴吳樂天,16日因病離世,享壽71歲。吳樂天弟子吳國禎表示,吳樂天臥病約4年,子女希望低調處理後事,『祈願吳老師平靜地走,請各界對他懷念留在心中。』《中央社》報導,1997年吳樂天受邀演出廖添丁題材電影《俠盜正傳》,作品問世後,吳樂天漸退幕前,儘管持續熱衷參與政治,曾因涉案遭判刑入獄,行為受爭議。吳樂天晚年試圖努力發揚講古藝術,一度在萬華復出講古,無奈多數年輕人聽不懂臺語,觀眾稀稀落落,聲勢大不如前,幸賴長子替他保存500多小時講古音檔,未來嘗試製成電子檔案繼續保存流傳。
  • 《臺灣廖添丁》1-81全集
    本公眾號已更新如下戲劇,歡迎點播收看:乩童賭萬金子婿、驚某大丈夫、九尾狐的眼淚、割舌地獄、蘭潭抓交替、福德老爺迎燈排、雞啼三聲不同命、周成過臺灣、人皮鼓仔燈、打貓六仙童、張仙送子、娶醜女大富貴、紙糊的神明、生人活埋、宜蘭娶香火、新棺中產子、蟾蜍不孝子、土地公犯桃花、鍾馗鬧元宵、無面媽、瘋女十八年、驚世媳婦、池王爺斬雙鳳女、澎湖小福官、關讀媽祖田、阿鼻地獄...閩南語電視劇更新的有:臺灣廖添丁
  • 喜歡看劉伯溫廖添丁等閩南語劇的來這裡看,全集高清無廣告
    《臺灣廖添丁》廖添丁是臺灣日據時期的一位知名的江湖人,因為其犯罪紀錄似乎表現出抗日思想、傳聞中也有劫富濟貧的行為,後來演變為臺灣民間故事中的抗日傳奇人物。可以直接在本微信公眾號直接回復喜歡看的電視劇的名字,例如:青龍好漢。本公眾號將會自動回復該劇的觀看地址。
  • 臺灣廖姓及部分名人簡介
    臺灣廖姓有兩支,一來自大陸明末起就有廖姓先輩前往拓荒。時至今朝有400年以上歷史。另一支是清乾隆在位時封贈當地少數民族七個姓氏中,第四即姓廖。大陸過去廖姓又分兩支:一為單頭廖,二為雙頭廖。所謂單頭廖,就是純廖。所謂雙頭廖,就是廖皮張骨,這就是在生姓廖,死后姓張,俗稱張廖或清廖。起源由福建詔安官陂。
  • 在線看神機妙算劉伯溫、臺灣廖添丁等上百部閩南語電視劇,喜歡的劇迷速來,別錯過!
    青龍好漢、飛龍在天、神機妙算劉伯溫、龍飛鳳舞、嘉慶君遊臺灣、濟公(周明增版)、甘味人生、花甲男孩轉大人、一家人、情分、天若有情、大巡按番薯官、金家好媳婦、春風愛河邊、日正當中、後山日先照、臺灣廖添丁、戲說臺灣(四千多集每周還在更新中
  • 山東濟南 / 張強 【小小說】/《義 賊》
    義 賊陳玉剛早晨起來,看到大門敞著,心想大事不好,趕緊跑到羊圈裡一看,發現羊沒了。他的心裡咯噔一下,兩眼一黑,差點暈倒在地,是誰偷的羊呢?誰這麼沒良心呢?等他眩暈過後,神志稍微清楚了一點,他回憶起來,昨天晚上王尚春來喝過酒。
  • 咱厝的閩南語電視又可以看到了:神機妙算劉伯溫、臺灣廖添丁等上百部閩南語電視劇來這裡看
    青龍好漢、飛龍在天、神機妙算劉伯溫、龍飛鳳舞、嘉慶君遊臺灣、濟公(周明增版)、甘味人生、花甲男孩轉大人、一家人、情分、天若有情、大巡按番薯官、金家好媳婦、春風愛河邊、日正當中、後山日先照、臺灣廖添丁、戲說臺灣(四千多集每周還在更新中
  • 守望先鋒新春獵空皮膚 朝鮮義賊洪吉童來了
    今年首先為玩家們公布的是關於獵空的朝鮮義賊洪吉童的皮膚,玩家們看到圖片就知道這慢慢的都是朝鮮特色了吧。玩家們是不是對於洪吉童不了解呢,之前的三國角色皮膚大家都是知道些的,那麼這位朝鮮人物究竟是誰呢?洪吉童又作洪吉同,是朝鮮王朝燕山君在位期間的一個盜賊。洪吉童在《萬姓大同譜》中被稱為「精於道術者,在李瀷的《星湖僿說》中,將洪吉童與張吉山、林巪正並稱為朝鮮三大義賊。
  • 第五人格6位隱藏角色:雙形態狼人太帥氣,通靈師義賊女巫很個性
    第四位角色叫做——義賊這個角色其實在遊戲內也有出現,那就是「慈善家」,不過這個角色由於屬於早期作品,所以並不存在慈善家的存在,只能說他倆看著有點像,不過大神的設定卻是把義賊定位成了現實版的「大俠」,和第五人格的背景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 網遊中也有「義賊」?這網易玩家專門在遊戲內「劫富濟貧」
    最近網易戰爭端遊《戰意》中就出現了一位自稱「義賊」的玩家,據說這位玩家平生最愛的就是「劫富濟貧」,自《戰意》這款遊戲上線以來就看透了遊戲中的恩怨糾葛,於是轉行「馬匪」,甚至還出了盤點,將近一年下來幾乎該服的所有大公會都被他劫過。
  • 當北京賊遇上東北賊,《東北風雲》一言不合上演賊鬥賊
    小茬子不得不佩服,導演把賊這個特殊群體簡直寫活了,難道是臥底賊窩拍出的一部戲嗎?好吧,小茬子被這幫賊的周密計劃深深折磨了。But,還未下手,就被老燕子用計謀給擄走了,把東北幫老鐵氣的可是只踹牆。這麼刺激寫實的一部劇,劇透太多容易挨揍,賊與賊之間的鬥爭大家還是去影片裡尋找吧~
  • 保險柜裡的巨額現金不翼而飛:難道家裡有賊?
    有次回家後,唐女士發現保險柜裡的巨額現金不翼而飛了,難道有賊? 1997年,唐女士跟廖先生結婚,婚後唐女士開了一家診所,丈夫則在單位裡上班,日子也過得不錯,還有個女兒。但婚後不久,唐女士就發現,丈夫經常背著她跟他的前女友聯繫,但因為沒有實質性的證據,也就不好說什麼。 2008年,廖先生很想要一個兒子,但因為政策原因,不能再生。
  • 阿雲嘎、鄭雲龍、鞠紅川、高天鶴與廖老師相遇,廖老師:特別滿意
    從他們出場伊始,廖老師就掩藏不住慈父笑意,臉上掛著欣慰。廖老師為其他兩位老師貉肉觀眾介紹他們四個,說他們「品種」不一樣,在介紹過程中,他們分別用一首歌曲來展現他們的聲音。高天鶴是假聲男高音,他用他獨特的聲音演唱了《陽光三疊》;阿雲嘎是抒情男高音,他深情地演唱了一首《生命的故鄉》,廖老師評價是跟天地得對話;鄭雲龍是戲劇男高音,他展現了《不會成真的夢》中的精彩;鞠紅川是創作型男中音,他現場創作了李白的《送友人》,獲得了老師們得稱讚。他們四個像極了被廖老師期末檢查學習成果的樣子。
  • 一個「義賊」讓日本人心惶惶,不敢超市買吃的,警察首腦自殺謝罪
    而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則有點「幸災樂禍」,好像在看一個有趣的電視劇:「智勇雙全」的罪犯有點類似日本古代的「義賊」,打擊各大商業巨頭、戲耍無能的警方卻全身而退。圖:日本古代的「義賊」是打擊權貴劫富濟貧的代表最令人驚奇的是,這起食品投毒事件雖然讓日本人心惶惶,但由於罪犯每次都預告並標籤警告,並沒有一個人中毒,當然,罪犯忙了整整一年多,也沒勒索到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