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哥聊情感,圖片來自網絡)
|文/龐鳳山
01
電視劇《王貴與安娜》,是十幾年前熱播的家庭情感劇,劇情以六十年代為背景,講述了上海女孩安娜與從農村走出來的王貴,相識、相親,最後走入婚姻的故事。
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安娜原本是個心氣很高,具有小資情調,對愛情一直充滿憧憬和幻想的女孩子。
王貴雖然是大學老師,但是面對他的長相平平,以及他的土裡土氣,安娜是打心裡一百個不樂意。
但是沒有辦法,她雖然心有所屬,深愛自己上學時的初戀情人劉波,但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經歷,讓他們沒辦法有情人終成眷屬。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在家人的力勸之下,最終,安娜在感情上選擇了妥協,和王貴走進了婚姻,過起了既不順心又很平淡的生活。
婚後,伴隨著孩子的降生,經常會因為瑣事吵架,也曾因婆媳矛盾導致夫妻反目,彼此鬧過離婚。
甚至,王貴在感情上差點鬧出節外生枝,還好他及時止損,修正了自我。而安娜在初戀情人劉波從美國回來之後,面對舊情人的痴情一片,也曾內心搖擺,但最終理智戰勝了衝動。
安娜堅定的拒絕了劉波,拒絕了和劉波去美國,拒絕了和自己愛的人重修舊好,但是,在這份拒絕當中,我們看到了安娜的痛苦,感受到了她內心錐心刺骨的疼痛。
02
無疑,安娜還是非常愛劉波的,她其實是非常渴望和劉波在一起的,只是,面對眼前的現實,面對自己的兩個孩子,還有那個疼愛自己的王貴,她割捨不了,也丟不下。
所以,當劉波眼含熱淚問安娜自己和王貴比起來,還是他重要時,安娜毫不猶豫的回答了「是」!
也或許,對於感情來說,越是得不到的,才越是最好的。
對安娜來說,這輩子不能和劉波生活在一起,可能將成為她永遠的遺憾。
那麼,反過來講,安娜如果當初真的嫁給劉波,就一定會幸福嗎?
我知道,感情這種東西是不能夠假設的,但是,我們可以假想一下,安娜如願以償的選擇和劉波在一起,和他一起去了美國,去過她們所期望的那種美好生活,然後在一起再生一個孩子,她們就一定是幸福的嗎?就一定比她現在和王貴在一起生活更好嗎?
我想答案未必就是肯定的!
因為,任何兩個人在一起,哪怕是再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總要面對生活的風雨,總要面對各種摩擦,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也同樣會有不愉快的時候。
畢竟,戀愛是一回事,婚姻又是另一回事。正所謂愛情是理想,婚姻是現實,戀愛的時候什麼都是美好的,只會看到對方的優點,自動忽略對方的缺點。
而婚姻卻是朝夕相處的在一起過日子,會不由自主的開始放大對方的缺點,在新鮮感過後,依然會進入生活的平淡期。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男女在戀愛時愛得死去活來,而等到走入婚姻之後,又開始慢慢的因為審美疲勞,逐漸的產生厭倦。
03
當然,對於婚姻,沒有感情基礎的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確實會非常的痛苦。婚姻是基於愛情基礎上的契約關係,擁有愛情的婚姻,更容易幸福和長久。
恩格斯早就說過,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
就這一點來說,安娜是值得同情的,也是有點可憐的。她壓根就不喜歡王貴這個人,和一個不隨心的人在一起生活,無疑是很痛苦的事情。
所以,在她和王貴過了很多年以後,即便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之後,還是無法做到愛上對方,在得知劉波回來時,內心依舊波瀾起伏,怦然心動。
為此,到底是跟劉波走,還是留在王貴的身邊,她是頗費了一番周折的,是很躊躇的,也是很徘徊的。
於是,她先去試探自己的母親,開玩笑的說想給她換個女婿,換來的卻是母親的堅決反對。然後,又去自己的老師那裡尋找答案,結果,老師也沒有直接給她答案,讓她自己去想明白,只有想明白了,答案也就有了。
最終,安娜給自己的答案是:選擇留在丈夫的身邊!
我覺得安娜的選擇是正確的,如果她奮不顧身的選擇拋夫棄子,選擇投入初戀情人的懷抱,她可能一時會感到幸福開心,但是她這一輩子內心都不會真的安寧。
畢竟,當初這個婚姻也是她自己選擇的結果,雖然是出於不得已,雖然是那個時代的錯,但也不能太任性,為了自己一個人的幸福,而全然不顧及一家人的感受。
而且,就算她選擇和劉波在一起,真的敢保就一定能夠幸福嗎?這很可能也是一個未知數。少男少女時代的愛情,更多可能只是一個美好的夢,不計後果的去圓這樣一個夢,到頭來,可能會充滿太多的不確定性。
法國作家羅蘭說過,對愛情不必勉強,對婚姻則要負責。
安娜知道,無論自己再怎麼嚮往自己的愛情,自己已經是有婚姻的人了,也是兩個孩子的媽了,作為成年人和過來人,不能輕易丟了自己身上的責任,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而這,也許就是她選擇拒絕劉波的一個最無奈的理由,也是很難抗拒的理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