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冠霞帔、長袍馬褂、花轎鸞駕,孝義最具傳統的婚俗—賈家莊婚俗

2021-01-12 壹爸點評

參加孝義婚禮的朋友,看著隆重而有序的婚禮議程,感受了孝義獨特的婚俗。可以說,孝義最具傳統的婚俗是賈家莊婚俗。

孝義賈家莊婚俗產生於宋元時期,發展定型於明清時期,具有古樸而豐富的內容。它以古代婚嫁六禮為基礎,結合當地文化與風俗的特點,演繹、細化並傳承為更為喜慶熱烈的婚嫁禮儀程序,為黃河流域的婚俗文化增添了色彩,是我國婚俗文化多樣化的見證。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賈家莊婚俗與當地的民間音樂、歌舞、文學藝術、手工技藝以及社會信仰、倫理道德觀念融為一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婚俗活動內容喜慶豐富,全程共有34項。第一階段為提親、定婚、備婚活動程序,包括:媒人提親、換帖議婚、入閨相親、下聘定婚、擇日完婚、群忙備婚、淨身等婚等7個活動項目。第二階段為婚慶程序,其中包括24項活動項目。第三階段是婚後婚俗延伸到終結程序共3項。娶親儀式中,新郎娶親前行祭祖禮,新郎上轎前行祭路禮,娶親攜帶禮品,上轎起身後新郎回門禮俗。結婚迎娶要花轎、全副鑾駕。在婚事活動中,無論是所贈禮品或是某個動作,均蘊藏著一定的寓意。

賈家莊婚俗不失古色古香,從禮服上講,新娘結婚日基本穿戴是:鳳冠霞帔,內著龍鳳衣;新郎則是穿長袍馬褂,頭戴禮帽;從迎娶儀式上講,娶親轎前喜樂高奏,由執侍舉金瓜一對、日罩一對、繡花傘一對、龍鳳旗四面,在轎的左右配大紗燈籠一對;從語言上講,無論是攔門話,或是撒酒、拜花堂等話均有詩一般的韻味。整個婚事活動中,更加講究文明和禮節。

婚禮是人生重要的節點之一,也是奠定人生基礎重要階段,優秀的婚俗有著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起到品行規範和道德培養作用。賈家莊自古興商重文,早在明清時代就是商賈雲集之地、文人輩出之鄉。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蘊,使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婚俗禮儀代代興盛輩輩傳承,成為當地人民群眾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井陘婚俗:鳳冠霞帔古典美 騎馬坐轎中國風
    新娘上轎前吃「離娘面」,上轎時紅裙紅襖,鳳冠霞帔,蒙紅蓋頭,由其兄長抱入轎中。啟程時,新郎在前,花轎在後,娘家的男性送客分列花轎左右,手把轎杆護送前行,可謂壯觀。在送新娘的隊伍裡少不了一名「壓轎孩」,由新娘的弟侄輩充當,或與新娘同坐轎中,或與新娘同騎馬上(過去壓轎孩單騎一頭毛驢,現在毛驢難找,於是和新娘同騎一匹馬了),手拽著新娘的衣襟。這個角色有什麼寓意呢?好多人已經說不清了。
  • 90後女生搜集10多首南京婚俗民謠 網友:真親切
    不過,光把這些婚俗民謠整理出來並不是管燕和同學們的最終目的,她們計劃邀請一些民俗婚俗專家或者市民,把這些婚俗民謠編排成節目,最終在舞臺上呈現出來。  喜娘是婚禮民謠的繼承者  管燕向揚子晚報記者講述了她參加的一次婚禮經歷。今年9月底,管燕和同學應邀參加了一場在甘熙故居舉辦的傳統中式婚禮。
  • 女兒當家的婚俗——「女娶男嫁」
    甘肅隴南市康縣陽壩鎮油房壩村村民李幫楊這樣向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介紹當地婚俗。在一般人的概念裡,男婚女嫁似乎是日常生活中天經地義,也是最普通不過的事情。但在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南部地區,女娶男嫁卻是這裡盛行的婚俗。康縣毗鄰四川、陝西兩省,其南部陽壩是隴南有名的風景區,這裡山清水秀。因為這裡海拔較低、植被茂密、氣候適宜,被稱作「天然氧吧」。
  • 全州禁山裡傳統婚俗鬧洞房詩集錦
    全州禁山裡傳統婚俗鬧洞房詩集錦搜集/蔣財榮編者按:傳統婚俗離我們已越來越遠,或存在於笑談中,或存在於回憶中,嗩吶、鑼鼓鞭炮響起未下雨的天空,伴娘為新娘撐起一把紅色的雨傘,一步幾回頭,人生全新的起點從此拉開序幕,新娘入得新郎村前,全村老少搶著來看新娘子,評頭論足,談笑風生......傳統婚俗重頭戲當然要數鬧洞房了,此時歡慶的氛圍達到頂峰.....下面呈現的禁山裡傳統婚俗鬧洞房詩只是冰山一角,鬧洞房詩多為張口即來,並無什麼章法,只圖歡快。打炮洋,鬧洋洋,我接新郎坐中堂。
  • ☞【山西民俗】民間婚俗-太原新舊婚俗
    男家確定結婚日期後,書面徵求女方同意,即行籌辦,通知親友,擇定結婚禮堂。當時,有在教堂舉行婚禮者,也有在會館、飯店或家中舉行婚禮者。門前張燈結彩,富有人家更張花坊。禮堂設几案,新郎、新娘、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以及男女來賓均按一定席次。迎娶時不再使用花轎和儀仗,改用花車(汽車或馬車)。結婚典禮之後,攝影以作紀念。
  • 《知否》中,顧廷燁與盛明蘭大婚程序繁瑣,宋朝的婚俗真是這樣?
    可以說,這一套大婚的程序還是做得很足,在觀眾感慨兩人終於能在一起的同時,也不禁生出一些感慨,這似乎與現如今的大婚迎親等流程頗為相似,那宋朝時期的婚俗真是如此嗎?在宋朝時期,婚俗遠比劇中演繹的要複雜得多。在大婚前,男方需要起草帖子,到女方家下帖。待雙方家長都點頭後,男方才能擇吉日備酒以禮詣女家,只不過這一次相親的地方並不限制,可以在家中,可以在園子裡,甚至在湖舫中都可以。
  • 明媒正娶:潮汕的傳統婚俗之六禮
    揭陽在線【揭陽在線】作為揭陽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公眾媒體在潮汕人看來,對於婚禮習俗是有一定的講究的,老傳統的那一代人都很注重「明媒正娶」。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禮法: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這些習俗和程序一直都在潮汕地區持續著,但因潮汕人出外發展的人較多,也有很多結合現代程序走捷徑。
  • 百年廣州人 | 三生三世婚俗大觀
    說說廣州婚俗百年變遷,那真是三生三世不同況味。按足六禮廣州的舊式婚儀,一直貫穿著中原的古代傳統婚俗。而中原古代婚禮的內容是因襲《周禮》之六禮而來,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六個環節,既繁瑣又不能有絲毫的輕待。否則,「親家」成仇人。
  • 走進惠吉東廣府傳統婚俗文化館,尋找屬於老廣州的婚禮記憶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開在春風裡;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你的笑容這樣熟悉,我一時想不起......」廣府傳統婚俗文化館內在一排排富有民國風情韻味的小洋樓中,還「藏」著一間剛剛建成不久的廣府傳統婚俗文化館。珍藏老照片、復古老物件、傳統婚俗用品、新穎改良產品等羅列其中,在這裡你既能置身於廣府傳統婚禮的場景中,又能感受到「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新」與「舊」的碰撞。
  • 閩西客家婚俗:新娘入門跨雞而過稱"攔門雞"(圖)
    依循「六禮」的客家婚俗,俗尚風雅地承襲著漢家正脈婚俗的完整禮儀規範。新華社發  在數百年的輾轉和傳承中,這種因應時代而題寫祝福詩詞、對聯的傳統,已成為客家人歷久彌新的婚俗文化之一。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通過採訪多位客家人,試圖還原其婚俗的演進軌跡。  裝飾:女子出嫁前「檢面」  沿著綠樹婆娑的村道,我們來到儋州市那大鎮茶山村張海森家。
  • 淺談卓倉婚俗婚禮歌
    淺談卓倉婚俗婚禮歌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孕育了燦爛的民族文化藏民族婚姻文化同樣受人矚目藏民族婚姻文化內涵和意義的豐富性以及在藝術上的表現都體現了藏民族文化的神韻與魅力卓倉藏族作為藏族部落之一其婚姻形態和婚姻文化具有藏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
  • 甘肅合水青年人婚事簡辦 感受傳統婚俗收穫祝福感動
    8月17日是農曆七月初七,中國傳統的七夕佳節。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舉辦「相約聖象福地 情定大美合水」第二屆集體婚禮活動。 劉玉桃 攝中新網蘭州8月18日電 (楊娜 劉玉桃)17日,來自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的徐濤帶著妻子參加家鄉舉辦的集體婚禮,他認真地完成中式婚禮的各個禮儀流程,感受中國傳統婚俗的同時,收穫了在場所有人的祝福。徐濤認為,他的婚禮簡單但是有意義。圖為新人獲得當地特色剪紙禮物。 劉玉桃 攝當日是農曆七月初七,中國傳統的七夕佳節。
  • 民俗拾綴之:川西壩子的婚俗
    星移鬥轉,年輪交替,川西壩子的婚俗的變遷,已成為民俗文化的一幅歷史畫面,不得不讓人們回憶過去、鑑賞現在、期待未來。之一:民國時期的婚俗民國時期,川西壩子的婚俗比較講究,且大多受封建禮教的束縛。接親:結婚之日,由樂隊、吹鼓、旗牌、紗燈、花轎組成的男方取親儀仗隊,備火炮、禮物到女家。將至,先鳴引炮,女方家迎入,行接親禮,新郎先敬女方家神,後敬長者,送達迎親簡貼,迎新娘入轎接親回家。
  • 接親迎娶當天,新人最容易搞錯的這些婚俗講究
    結婚是人生最大喜事,關涉到兩家庭的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續等等,因此婚俗講究頗多,也是男女結婚必經之事。並且小編經常會在各個論壇看到很多新人問:「提親習俗?婚嫁習俗?」等等關於婚俗講究的問題,可以說很多新人被這繁瑣的婚俗,搞得是暈頭轉向。這時,你們是不是要問,難道婚俗就沒有被大眾誤解的地方嗎?
  • 通訊:探秘大瑤山奇特「嫁郎」婚俗
    通訊:探秘大瑤山奇特「嫁郎」婚俗 2020-10-06 15:28: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葉攀 責任編輯:葉攀
  • 客家人傳統婚俗知多少:「六禮儀式」你能答對幾題?
    樸實無華的客家人作為南方古代漢族移民群體,在生活文化上,向來都是融合的,在婚俗方面的 「六禮儀式」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客家民族獨特的追求幸福的過程,快速現代化的當今,回味傳統婚俗,更像是在細細品味客家人本有的文化,更富記憶。客家傳統婚俗裡的「結婚六禮」,你可曾記得?1、說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其實在客家人眼子裡非常平常的事情,所以上一輩人普遍結婚較早。
  • 諸暨婚俗
    諸暨婚俗 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
  • 當今汕尾婚俗知多少
    當今汕尾婚俗知多少 過去,汕尾的婚俗禮儀比較複雜繁瑣;現在,汕尾婚俗與社會發展同步,通過移風易俗,相對簡單易行。1  求婚(提親)求婚也稱提親,舊時男女雙方婚戀多由媒人牽線搭橋,求婚這事亦由媒人張羅。求婚是婚戀男女確定婚姻關係的必要程序,是一項莊重的傳統禮儀,雙方家長需高度重視,謹慎對待,相互配合。求婚當天,男方長輩或「好命人」(一般為2男2女)帶上「四式禮」到女方家求婚。「四式禮」即糖、煙、酒、橙。「四式禮」是當地的傳統習慣,因為「四」汕尾話與「世」同音,又是兩個雙,意為世世代代,成雙成對。
  • 山東舊時有趣的傳統婚俗(下):選日子、婚禮以及回門
    這篇文章,是上一篇文章《山東舊時傳統婚俗(上):議婚、合婚、傳啟以及龍鳳帖,你可聽過》的續篇,說的是訂婚後的一系列婚俗。送日子,又稱「看日子」、「通日」、「送好」、「會話」、「下婆帖」,即古代的「請期」。這是婚嫁程序中緊接著傳大啟之後的一項重要內容。請期,原只是男方選定舉行婚禮的日期,請女方同意。
  • 雲南石林:60對新人伉儷集體體驗彝族婚俗 千畝花海見證浪漫愛情
    對新人伉儷坐牛車娶親、跨五穀、拜天地,真實再現和體驗了彝族的傳統婚禮,場面溫馨感人。9月30日,60對新人伉儷在雲南石林景區千畝花海中坐牛車娶親,體驗彝族婚俗 (人民網 李發興 攝)       金秋十月,雲南乃古石林千餘畝波斯菊競相綻放,60對新人伉儷身著彝族傳統服飾在千畝花海中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