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熱播,除了那些耳熟能詳的「戲骨戲精」,劇中各路演員被網友各種深扒。比如衛國公主衛良人,這個擅長鬼谷子學說的後宮才女——扮演者殷旭「來頭不小」,她是關悅、董璇的同窗閨蜜,更是章子怡的嫂子。
「以前很在意,為什麼我付出心血完成的角色就成裙帶關係?」現在已釋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事實」,「我嫁給章子男先生這個事實是改變不了的。他有一個妹妹叫章子怡這個事實也改變不了。」為新報星期六拍攝封面,看著女神範兒十足的殷旭,生活中是個愛照顧人的「獅子女」。從小跳舞,習慣了昂首挺胸,外在氣質可能就給人一種高冷的印象,接觸過的人會發現殷旭其實很簡單。
順利「進宮」
「除了吃飯都在背臺詞」
《羋月傳》未播先火,關於「一角難求」、女演員為能參演其中不遺餘力的坊間傳聞此起彼伏,對於殷旭來說,競爭在所難免,不過她眼中的鄭曉龍導演是個善於第一時間抓到演員特質,「教父」級的導演。「每個人在他眼前出現,適不適合角色,他在第一時間就會感覺到,很準確。」至於自己得到角色參與拍攝她覺得一路都「挺順利」,「也是要感謝我家經紀人,她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遞資料、約時間等等,試戲很順利,和導演、編劇探討劇本、聊角色,他們大概也是覺得我比較適合這個角色,最終有幸參與了羋月傳的拍攝。」演「小國之女」衛良人,殷旭對角色感觸頗深。被調侃為「有100種方法在後宮裡面活下去」的人生贏家。在殷旭心目中是個遊走於後宮魏琰、羋姝、羋月三個「大boss」之間還遊刃有餘的智慧女人,「我覺得衛良人更像一個風向標,她用自己的智慧活到了最後,而且兒子也保住了,還分到封地安享餘生,算是比較有善終善果的這麼一個角色。」
在殷旭看來,衛良人有她的複雜性,「來自小國沒法張揚,可她又很自負很驕傲,有自己很明確的堅守原則」能得「善終」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她「心地不壞」,「終究只是想自保,即便出了那麼多主意,內心深處終歸是善良的。」殷旭透露,導演最常在現場跟她說的一句話就是:眼神裡面的東西少一點。「他跟我說:稍微一過就不是衛良人了,記著你是一個善良的人。」人在思考問題時眼球往往會下意識地轉來轉去,導演就會告訴殷旭:眼神定點不要轉太多,「你看你又變壞了……那個度需要控制,既不能沒有,也不能過,但又要時刻記得往回收。」聊角色興之所至,聊歷史侃侃而談,殷旭直言自己原本就對歷史感興趣,不過以前的興趣點多在清朝,接《羋月傳》她沒少做功課。「對那個亂世出梟雄的年代不懂的更多,查了很多資料,了解張儀、了解歷史上的羋月『宣太后』是怎樣的……」開機前她們還特意學了很多古代禮儀,「比如叩首禮等等。」讓殷旭印象最深刻的是,導演對每個細節都嚴格把控,「女子行禮右手在左手前」的這一個細節,可能某一位演員在拍攝時忘了,就全部重新來過。「見了大王行大禮,嬪妃之間授禮、回禮,求情一般行半禮……總之很講究。」每天化妝幾乎都要花費將近3個小時的時間,「高高在上」的頭飾有時也會在拍攝現場鬧笑話,「我們在休息時都會有人在後面幫忙託著,因為真的很重,戴一段時間頸椎、頭都會受不了。」
拍攝過程中,女人們之間的合作很多,「拍完之後很多人都成了朋友,確實很難得。」生活相處和諧,一旦到了戲上,殷旭說大家都可勁兒把專業的一面發揮出來,「都想給對手更好的刺激。」幾乎全部文言文的臺詞,讓殷旭至今回憶起來還「心有餘悸」,不過演一部戲認識好多字這件事,更讓她感嘆實在大長見識。「一看劇本:怎麼這個字不認識那個字也不認識?突然就很想反問自己上學都學什麼了……」尤其衛良人的不少臺詞都從《易經八卦》演變而來,「比如勸大王修一個水池子,用白話說就是大王我覺得您這個水池子位置不太好,應該換一下,臺詞則是引經論據的各種文言,真的是要『背』。」當時這場花園裡的大群戲,所有妃子都在,對戲的方中信看著殷旭念臺詞也忍不住和她感慨臺詞難度高。也因此,這部戲拍攝現場聊天、笑鬧的演員少,「除了吃盒飯,其他時間基本都是一人手裡拿一劇本、端一暖寶寶擱那背臺詞。」
為新報星期六拍攝封面前一天,殷旭剛和劇組同仁在導演家聚完會。聊起各種圍繞該劇發酵出來的話題,甚至不乏一些爭議,殷旭各種直言不諱,「很心疼王小平老師,瘦瘦小小的一個人,每天在現場跟組我們都看在眼裡,很辛苦很認真。」殷旭表示,演員們都願意找他聊角色,「因為大家都很想知道,在編劇心中自己詮釋的那個人物到底是什麼樣子。」一個劇本,五十幾集戲,演員們看著劇本跟王小平探討,她則完全不看劇本就知道對方說的是哪場戲,甚至哪句話。殷旭還記得自己有一次對臺詞時把嬪妃的pin念成了bin,「當時小平老師原本在和人說話,立刻跑過來告訴我這個字念錯了,我覺得她在拍攝現場已經是耳聽八方了。」
釋懷 「關係」
「子怡勸我 事實就別擔心」
殷旭發現衛良人跟生活當中自己的一些情況有著很高的契合度和相似之處。「就像處理一些家庭的事情上,是需要你智慧與善良兼具的。」殷旭之前發朋友圈說過,衛良人跟自己最相似的地方就是很糾結,「但依然要用感恩和善良的心去面對,善良,因為必須要去包容。」她也常勸身邊的演員朋友不必理會太多,因為她也常「無緣無故被黑被罵」。見得多了,殷旭想開了,也學著勸自己:「你沒辦法影響別人,只能做好你自己,反正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它會見證歷史遺留下來的對與錯,所以不需要我們去再多說什麼。所謂無辜躺槍,不過經常挨一挨子彈就知道防彈衣怎麼穿了,沒關係。」
和殷旭聊天,避不開的話題肯定是章子怡。「以前很在意,一堆人來微博下邊對你說很多難聽的話,會覺得奇怪、不舒服:為什麼我付出心血完成的角色就成裙帶關係了?」現在殷旭釋懷了,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的確是「事實」,「我嫁給章子男先生這個事實是改變不了的。他有一個妹妹叫章子怡這個事實也改變不了,我只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不要更多牽扯到家人,我也不想,但我控制不住別人的筆和嘴。」最初有關她的報導牽扯上章子怡的時候,殷旭心裡有過擔心也很歉疚,「我跟子怡說,真的不想給你添麻煩,她反過來勸我:幹嗎擔心這些?我們是一家人本來就是一個事實。」前段時間看到攻擊先生章子男的兩篇文章,殷旭替丈夫覺得委屈,也考慮著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和家人的權利。「子怡是公眾人物,現在我出來拍戲也是公眾人物,可以說這對我先生就很不公平,他一正兒八經生意人,被拉到臺前各種寫各種議論。」身為公眾人物,承受某些不實的言論在所難免,可對於殷旭而言,一旦傷害到家人,她不容許。「說實在的,沒有所謂的『完全不影響』,一定會有影響,也一定會有傷害,比如就會影響到那些沒那麼了解你的人對你的看法,比如一些平時生意、工作上的合作夥伴,也會影響到一些正常的項目合作運轉……看到一些不實消息上頭條了第一反應——原來是這樣,你就是沒本事。」
羨慕「妹控」
「她的男朋友首先見哥哥」
「這麼多年,其實我挺心疼我先生的,沒有為自己辯論過一句,他也是為了保護他愛的人。」先生章子男和章子怡之間的兄妹情讓殷旭羨慕不已,「我一直在羨慕,我要有個哥哥就好了!」9年接送妹妹上下學、給她做飯、照顧衣食住行,「是大了6歲,可那個時候的他也不過是個孩子。」
都說有了老婆之後,哥哥對妹妹的感情會「減分」,殷旭笑言自己還真沒發現。「我先生跟我談戀愛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妹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我用生命在守護的人,我希望你跟我一樣。」聽到這話時殷旭也沒「擰巴」,和章子怡相處下來,反而是閨蜜的感覺更多一些。殷旭總結自己屬於性格比較直的類型,說話有時可能沒那麼婉轉,最初難免有些誤會,「時間長了,彼此了解了,她知道你是為她好,後來別人說些什麼,子怡反過來會幫著我:『我們旭旭不會說話拐好幾個彎!』我覺得人和人之間就是相互的,你真心對一個人好,時間長了她一定體會到,她怎麼會不對你好呢?」
不過殷旭也調侃,章子男對於妹妹的保護欲有時似乎有些超出「哥哥」的範疇,更像是「父親」對女兒的狀態和心態。「可他忘了有一天自己一手帶大、培養出的這個孩子也會長大。」就像父母一樣,意識到這一點需要過程需要時間,「所以我覺得得慢慢來,我經常跟我們家男哥說,挺好的,你閨女、兒子將來有一天也會是這樣子,早一點有這個體驗,提前鍛鍊一下也挺好。」身為獨生子女的殷旭原本只是理解這種兄妹情義,卻沒法完全切身體會到,畢業後嫁到章家為人妻為人母后,越發體會到這份感情的深邃。
殷旭坦言,「當年我跟男哥談戀愛,他帶我見的第一個人就是子怡,妹妹同意了,再帶到媽媽面前看媽媽同不同意,都同意了才會往下走。」作為家人,彼此之間意見一定會給,但是不能左右他人,用殷旭的話說:選擇權在自己,畢竟都是成年人。家裡人永遠是無條件地支持,但當有一天該你買單的時候,也要自己承擔,「這就像你享受了陽光帶來的溫暖,也要享受光影下的陰暗面,總是相輔相成。」
新報記者 吳非
殷旭已經是擁有兩個孩子的80後時尚辣媽。「當媽之前,我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小東西一出來,你會發覺從此以後有一個人完完全全依賴你,你要對他負責任,瞬間就長大了。」媽媽身份的轉變帶給殷旭莫大的改變,她開始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孩子讓殷旭學會更婉轉地表達,「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言傳不如身教,作為父母一定要把自己做好,才能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8年「辣媽」 我的最美年華沒有遺憾
新報:現在重新出來拍戲,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是不是就少了?
殷旭:孩子都是我自己帶,現在都上學了。我屬於用企業化模式管理他們。我不在的時候,會提前把日程時間表、包括菜單什麼的都列出來,星期一到星期日每天上什麼課,早中晚吃什麼,菜單兩份換著來,我母親到時會來幫個忙,只需要按著我定的這個表實行就行了。
新報:聽說和婆婆相處得也非常好?
殷旭:我特別感謝我家人,尤其是我婆婆,那時候還是她說:「一定要出去工作,這麼年輕,學的又是這個專業。」我覺得一般媽媽才會說這種話。我二十幾歲就來到這個家當媳婦,這麼多年我公公婆婆可以說是看著我長大,從沒有拿我當過外人,就是自己孩子。經常我們在家吃飯,我先生說:「別吃了,還得工作呢,胖了怎麼辦?」我婆婆就幫我說話:「怎麼不能吃啊?都生倆孩子了,你還嫌我們胖,吃!」將心比心,你拿婆婆當自己媽,她也不會挑你,不會跟你斤斤計較。
新報:《羋月傳》算是重新復出拍戲後濃墨重彩的一筆?
殷旭:確實是這兩年半又重新開始拍戲,主要是不想和社會脫節,前8年的時光等於一直全部把自己奉獻給了孩子和家庭,也是最大的收穫。
新報:想過嘗試其他職業嗎?
殷旭:挺殘忍的一個現實就是,我除了演戲不會別的,畢竟學的就是這個專業,要讓我完全轉做生意也不太現實。不過此前幫著家裡幹過一些相關幕後工作,也跟男哥學習了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識,今後會涉及到製片人方面的學習,今年開始會試著抓一些項目,結合自己的專業來延伸就還好。
新報: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留給了家庭,有過遺憾嗎?
殷旭:電影學院一畢業就回家生孩子去了,21到28歲的確是女孩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但沒什麼遺憾的,因為你收穫了完全不一樣的滿足。演員和明星不一樣,我想做的是演員,現在重新出來拍戲,從職業角度來講,這麼多年的人生經歷,妻子兒媳婦嫂子母親各種身份的轉變,給了我很多經驗,這對角色塑造來說很重要。我很感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新報:來過天津嗎?
殷旭:之前就來過天津,感覺天津每條路都是斜斜噠,哈哈,不過天津更乾淨一些,節奏沒有北京那麼快。
特約攝影師 劉欣 攝影支持 天津新影人攝影機構 TEL (022)27238686 特約化妝造型 Tben TEL 13752329989 服裝支持 Chris by Christopher 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