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播出近半,在被稱為「玄學」的路人緣這件事上,藍盈瑩也算是其中一個焦點。
誰能想到,初舞臺第一名的藍盈瑩,從被誇到群嘲,只用了這麼幾期的節目。
剛開始說藍盈瑩不討喜,是因為把野心寫在臉上。有野心沒問題,可怕的是與野心不匹配的能力。努力也沒問題,關鍵是努力後的結果怎麼樣。
在節目加長版裡,節目組問過黃聖依一個問題,是自信重要還是能力重要,黃聖依說:「能力更重要,因為自信匹配不了能力就是盲目自大。」
這句話對應到藍盈瑩組的練習過程中還挺合適的。老師到藍盈瑩組看了她們練習後問:「你們對剛剛的表演是什麼感覺?」。藍盈瑩說「我挺感動的」,黃齡說「還差很多」,老師直接說「有點糟糕」。
最後老師說副歌部分還不錯,除了藍盈盈。完全應驗了「對自己的水平沒有自知之明,自信匹配不了能力的盲目自信。」最後公演裡面她們也並非安全團,藍盈瑩的表演也是三人裡最不亮眼的。
阿Kenn老師說她用力過猛,評價很專業,藍盈瑩心裡很不爽了還咧著嘴笑說「幫我們調就好,他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好像是阿Kenn無緣無故嚼舌根一樣,這是努力認真的人說出的話嗎,都不用反省一下自己嗎?
藍盈瑩不被喜歡的根本,不僅在於她的咄咄逼人、鋒芒畢露,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她的精明裡透著心機,比起狼性,她更像是精緻的利己主義。為了達成自己想像中的舞臺狀態,她把吳昕安排的明明白白,讓吳昕再學個別的樂器。
隨後就提出了「十天學貝斯」的建議。導師說:「貝斯太困難,就算是黃齡有吉他基礎的去學也很難做到表演的程度。」藍盈瑩越過吳昕,跟黃齡說:「你來教她,然後就掃重音就行了。」
「我相信我可以達得到,昕昕姐也一定可以達得到。」這份信任沉重到樂器小白吳昕都絕望到想退賽了,努力沒問題,但別拉著別人為自己攀登做墊腳石。
姐姐們一起吃飯的時候,藍盈瑩想讓李斯丹妮教她們找到舞蹈的力量,李斯丹妮不知道怎麼拒絕就答應了,之後張雨綺替李斯丹妮拒絕了藍盈瑩。
有網友說藍盈瑩在大家都在情況下求助,別人根本沒有辦法拒絕,有些公開的「道德綁架」了。而且在各組時間都很趕的情況下,別人估計也沒時間。
藍盈瑩還被質疑搶鏡頭。吳昕和黃子韜在連線求教rap,黃齡在一邊默默跳舞,藍盈瑩在吳昕鏡頭後面努力練習,時不時戳出來個腦袋戳出來個胳膊。
還有這裡在王霏霏後面做著奇怪的表情。
她絕就絕在每次的操作都介於,你說她不是故意的吧但確實又像有小心思;可你說她是故意的又似乎證據不足顯得是自己想太多過於苛刻了……
藍盈瑩是努力的,但她的努力帶著強烈的功利心,仿佛努力就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誇讚,而在與人相處中這種功利心對別人來說並不舒服。
日常訓練相處中,她能感知別人的情緒卻裝作沒有共情,她的共情能力是看人下菜碟的。對著咖位大的比如寧靜張雨綺她就很體貼,寧靜傷心她就在旁邊一臉悲傷的陪著;張雨綺被指點場面尷尬她第一個鼓掌解圍。
但到了自己隊友這裡,明知隊友身體不適合戴沙袋卻只說休息五分鐘就好,從頭到尾沒有問過隊友想法而是一味的安排。隔壁組的黃聖依看到吳昕膝蓋淤青問怎麼回事,藍盈瑩在那邊穿襪子來來回回像什麼沒發生一樣。
朋友之間是有情感需求的,情緒的感染力更是專業演員必須的,共情能力這麼差真的讓人不得不懷疑她的專業程度。
節目越往後進行,越能發現其他二十幾個姐姐努力的也不比藍盈瑩少,卻鮮有人把努力兩字當自己的人設和賣點,藍口碑往下掉足可以證明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她不招人喜歡主要還是說話做事沒有分寸感,既不會觀察環境,也不懂換位思考體諒別人。不是所有努力的人都帶給旁人這麼濃重的壓迫感和焦慮感的,所以藍盈瑩的問題不是努力人設,沒人討厭努力的人,只是她的野心,太赤裸裸,說白了,就是「我要當第一,你們必須配合我,其他的不重要」。
對於回應,藍盈瑩也是偷換了概念,把網友對她的不喜歡說成自己是有野心不可恥。
努力只是標籤的一種,好壞不論,加強了談資。不過作為演員,能留下的還得靠作品靠角色,標籤只能幫助提高一點辯識度而已,在微博在節目過度強化標籤只會讓她在各方面都顯得很緊繃。野心跟不上實力,又想表現自己又想顯得自己是不經意的表現出來的,就還挺討人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