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人這一生,每個人都有受委屈的時候,當你受到委屈時,你是怎樣的表現?
安塞爾·亞當斯是美國著名的攝影師。14歲時的一天,亞當斯又帶著照相機來到了約塞米蒂公園拍照。可剛剛入門的他一連拍了好幾張都感覺沒有拍出理想中的效果。恰好亞當斯看到不遠處的一名老者,據說水平特別高超,亞當斯便打算向他請教。
「嗨,可以教我拍照片嗎?」亞當斯走到老者背後,拍著他的肩膀說。因為亞當斯這一拍,正在按快門的老者手跟著抖了一下。「糟糕!」老者喊了一聲,趕緊繼續舉起相機看鏡頭,可最終卻失望地放下了相機。「你亂拍我幹什麼?你知不知道這對我的損失有多大?……」老者對著亞當斯嚷嚷一通,生氣地走了。
突如其來的責罵讓亞當斯委屈極了!不就是拍了他一下嗎?至於這麼生氣嗎?再說我又不是故意的,我怎麼知道自己會影響他拍照?「孩子,我理解你。是的,你很委屈,因為你不是故意的。」舅父聽了亞當斯的抱怨,笑著說,「可是,你想過嗎?對老者來說,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他的損失卻是實實在在地造成了。所以,你應該放下自己的委屈,站在他的立場上想一想。」
後來亞當斯得知,老者為了捕捉那個完美的瞬間,整整三個月早出晚歸,因為老者需要的光線是在早上日出後半個小時和晚上日落前半個小時,時間很短暫。而那天傍晚恰恰是最完美的一瞬,卻因亞當斯的一拍而失之交臂,三個月的等待也都白費了。亞當斯真誠地跟老者道了歉,老者也不好意思了。
其實,很多時候面臨責難時,我們都曾因不是有意而對責難耿耿於懷。但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不管我們是不是有意,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卻已經是無法挽回的了。這樣,也許我們就會少一點抱怨,而多一絲反思和自責。如此,很多矛盾和糾紛也就化解了。
其實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成功的男人所受的委屈更多,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委屈對人生來說,其實就是一種磨練和考驗。而你要學會經受住這種磨練和考驗,否則你將無法獲得生命的光環。一個男人,要使自己的生命變得豐盈,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自己的心靈、擾亂自己的生活。否則,你就會在委屈中只會抱怨而無上進而言。面對委屈,要學會一笑置之,學會超然待之。
有個朋友剛入職場,三天兩頭都要挨熊,她覺得很委屈,就說,誰不是在職場中一點點地學過來的,為什麼那些人成了老人後對新人就變得如此惡毒?
明明說好了下班前給的材料,非要每隔一個小時就來問一次「弄完了嘛」,搞得你一次次被打斷思路好不容易在下班前弄完交上去了,還要被熊一句「什麼東西都非要踩著點幹完嘛?不會提前點兒?」這種情況,委屈嗎?是挺委屈。但初入職場,你一無所有,什麼都不會,你想要學點東西,總要受點這樣那樣的委屈,沒有誰能例外。因為受委屈最本質的原因,是因為你現在太弱了。但既然這委屈必須要受,那就讓你所有的委屈受得值當一些。
剛才參加工作、初入社會,我們都一無所有,會的東西有限,能力有限,想要學點東西也不再像學校裡那樣交錢就有老師教,總要受點委屈的,這些委屈甚至吃虧也算是一種學費吧。
其實受委屈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現在太弱了。既然這些委屈註定要受,那就儘量讓所有的委屈受得值得一些。比如面對下一次領導指責的時候,清楚地認識到解釋不僅改變不了領導的態度,反而會讓別人認為自己是一個推卸責任的人。有的時候,承認錯誤的態度比彌補錯誤本身更重要。再遇到類似的事,不解釋、專心把事情做好。儘量不讓別人有錯可挑,才是最根本地化解委屈的方法。
學著獨自消化,承受委屈,就是我們成長的第一步。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學校也好,職場也罷,默默無聞也好,就算功成名就,都有可能受到別人的質疑、誤解。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自己所受的委屈才會受得有價值。
任正非曾多次感覺活不下去,實在受不了就往外打電話,訴說自己的心裡感受。越成功,所受委屈也越多!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而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揪緊你的心靈。要學會一笑置之,要學會超然待之,要學會轉化勢能。智者懂得隱忍,原諒周圍那些人,讓我們在寬容中壯大」。柳傳志對接班人楊元慶如是說。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封被稱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在不少人心中泛起漣漪。身邊不時有年輕人,甚至剛剛工作不久,也貿然來個「華麗轉身」,辭職走人。然而,當我們拿起現實的放大鏡,去仔細觀察那些具體的「離去」,就會發現不少年輕人的離職,只因受不了一時的小委屈,理想與情懷只是被作為逃避的華美掩飾罷了。
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做得了多大的事;受得了多大詆毀,就能承的住多大讚美;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如果能把每次的羞辱和傷害,視作你轉變所需的營養珍饈,絕對能餵大你的格局。否則事過境遷後,別人只會記得你爆發的情緒,卻不記得原因,徒留給別人你容忍力不夠的印象。
在職場上,我們都沒有避免受屈辱的選擇權;然而當屈辱來臨時,你也毋須懼怕。只要你能訓練自己,每次受傷害時,都有脫胎換骨的能力,就必定能在職場上破繭而出,而你所吞下的屈辱和傷害,也才值得。
誰能吞下更多委屈,誰就擁有說話權利。當你格局打開以後,便能承擔比別人更重要的任務,上司對你的信賴度提高,你所說的話也將更有分量。
的確,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委屈,有的人選擇的不是面對,而是逃避。問題是,世上還有不受一丁點委屈的人生嗎?還有一生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嗎?設若每受委屈而躲避,則人生將無處可逃。在一定意義上說,受不得委屈,也就難有「詩和遠方」。
作家海明威寫道:「一個人生來並不是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人生在世,確然需要這麼一點精氣神。面對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選擇逃避,而是以勇敢與微笑去面對;不是選擇認命與沉淪,而是不屈沉著以進取。換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隨形的種種難關,唯有認認真真去過好每一關,我們才能脫胎換骨,不斷抵達自由的境界。相反,在生活的此處過不了這一關,就別想在生活的別處能過好這一關。
面對委屈時,你真的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眼光,只要記得,永遠對自己負責。人生在世,註定要受許多委屈,你要學會一笑置之,你要學會超然待之,你更要學會轉化勢能。
記住:我是一切的根源,要想改變一切,首先要改變自己!送給親愛的朋友們一句話:吞下的是羞辱,餵大的卻是你的格局,你受得了何種委屈,決定你能成為何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