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的時候經常不小心咬到舌頭嘴巴從而引發口腔潰瘍,對這種傷口性的口腔潰瘍該怎麼辦呢?
咬到嘴最常見的原因,是不良的咀嚼習慣,比如,經常吃太燙的東西容易咬到嘴——當食物過燙時,咀嚼的時候舌頭和兩腮就會自覺地躲來躲去,很容易被咬到,這時候就需要耐心地晾涼食物再吃;如果一次塞到嘴裡的食物過多容易咬到嘴,因為口腔裡太擁擠,那麼下次就提醒自己細嚼慢咽;吃飯時總說話容易咬到嘴,要集中注意力吃飯。
檢查牙齒整體咬合是否正常,我們常說的「地包天」就是當上下牙咬合在一起的時候,下牙突出上牙,這種牙齒形狀就非常容易咬到自己,需要去做牙齒正畸才能徹底解決。正常情況下,上下牙不會嚴絲合縫的咬合在一起,上牙應該突出1-2mm。
檢查個別牙齒的情況,有蛀牙、缺牙、智齒、剛剛種過牙但咬合不上時,都容易咬到自己。你可以觀察,如果總是某一個固定的位置反反覆覆被咬,那可能就是這個問題,就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這個位置的牙齒了。
經常咬到自己,也有可能是腦栓塞問題,如果牙齒正常,但仍然經常咬到自己,還伴有運動不協調、總流口水、吞咽費力時,就要考慮腦栓塞了,需要去醫院確診、治療。
如果咬破之後,已經發生了口腔潰瘍,需要注意格外細嚼慢咽,因為咬破了腮後,傷口處會腫脹,口腔空間更加狹小,增加了再次被咬中的機率,只有把吃飯速度放慢才有可能避免反覆咬到傷口。
有口腔潰瘍的時候,每次吃完飯都要刷牙,因為清理口腔有助於傷口恢復。
治療口腔潰瘍,可以使用一些口腔潰瘍噴霧凝膠,加速傷口癒合。
口腔潰瘍發生後,不要再熬夜了,注意充分休息。有些口腔潰瘍和免疫力下降有關,休息不好就容易起,已經出現的口腔潰瘍還有可能加重。
如果口腔潰瘍超過1個月還沒有恢復,屬於「難治性口腔潰瘍」,需要去醫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