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幼崽都屬於「早產兒」?短短九個月就能出生,卻具備三大優勢

2020-12-22 上官育兒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對於人類而言,早於37周出生的孩子就是早產兒,他們身體的許多系統都發育不成熟,需要父母精心的照顧才有很高的存活率。

而在37~42周中出生的孩子才是足月的,身體的各項功能已經發育完善,在出生後只需要父母注意他們的衣食住行就可以生存下來。

人類幼崽與動物幼崽相比是「早產兒」

但如果將人類的幼崽和整個自然界的幼崽相比,即使足月出生的孩子都是「早產兒」。

剛剛出生的小孩如果沒有父母的照顧,他們不可能活下來,因為除了吮吸這個動作,他們什麼動作都做不了,日常生活就是吃和睡。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而馬和牛的幼崽生下來幾個小時就可以走路,海豚一出生就會遊泳,就連與人類相似的猩猩,一出生就可以緊緊抱住自己的媽媽。

人類的幼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可能發育出這些動作。

對此,瑞士的動物學家阿道夫·波特曼提出了一個概念叫「生理性早產兒」,是指人類即使超過42周出生,其實都是「早產兒」。他認為人類只有被懷上18~21個月才有可能達到黑猩猩幼崽的成熟度。9個月的孕期對平均壽命70年的人類而言顯然是比較短的。

但是人類的幼崽短短9個月就可以出生,看似輸在起跑線上,實際上具備三大優勢——

優勢一:更利於胎兒出生

我們都知道生孩子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並且有母親骨盆太窄,胎兒的身體過大等情況出現時,難產的概率更高。

有學者認為因為人類從彎曲著身體行走進化到直立行走,導致骨盆和產道變窄,而人類越來越聰明又使腦容量越來遠大,腦袋也越來越大,生產也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新生兒只能在大腦還未完全發育的情況下出生,而且新生兒的頭部在生產的過程是可以變形的,這更降低了生產的難度。

優勢二:人為餵養能為孩子的大腦提供更多的營養

母親在懷著孩子的時候,需要攝入更多的營養,新陳代謝也加倍。當孩子越來越大時,母親體內的營養和身體的機能無法再滿足他們。他們需要被人為地餵養才有可能獲得足夠的營養。

研究也表明,當孩子足月的時候,正好是胎兒的大腦最消耗能量的時候,需要消耗身體87%的能量,而成年人大腦的耗能量為30%左右。

如果胎兒繼續在母親的體內待下去,不能吸收不了足夠的營養來發育大腦,對母體的安全還很不利。

優勢三:有利於種族的興旺

一個種族的興旺與人口的數量也有很大關係。生育周期越短,生的孩子可能就更多。2~3年的生育周期對於人類漫長的生命而言似乎不算什麼。

種族的興旺也與團結離不開,女性的生產過程幾乎無法自己完成,生產後也很少能自己照顧孩子,因此需要整個種族團結起來才可以保證幼崽的生存。

還有研究表明,幼崽的體質與物種的智力有很大的關係,幼崽越是需要被照顧,就代表這個物種的智商越高。

從各種學者的研究來看,人類幼崽「早產」與腦部的發育的關係最大。腦部的發育對於人類而言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家長要如何做,才能促進新生兒大腦發育呢?

1、提供孩子所需的營養

如果孩子餵的是母乳,寶媽保證自己攝入營養均衡就可以為新生兒提供足夠的營養了;如果孩子餵的是配方奶,一般買適合新生兒的奶粉就可以了。

2、多給予孩子愛撫

父母充滿愛的關心、撫摸、擁抱能讓孩子的大腦得到良好的刺激,促進他們大腦神經細胞的迅速發展,連接也會增加,大腦內部信息傳播的速度也會更快、孩子接受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也會更強。

3、多講話給孩子聽

BBC的紀錄片《寶寶的異想世界》裡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家長與孩子聊天時,如果家長可以增加5%的詞彙量,孩子能增加30%的詞彙量

而且新生兒時期聽過更多詞彙的孩子,在學齡階段更容易理解老師講話的內容,在學習上表現得更好。

因此家長在與剛剛出生的寶寶相處時,不管他聽不聽得懂,都可以與他講話。

會其它語言的家長在與孩子講話時,也可以多使用,幫助孩子鍛鍊語言能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成年大熊貓有200斤重,生出來的幼崽卻像只「小老鼠」?
    為什麼成年大熊貓有200斤重,生出來的幼崽卻像只「小老鼠」?說到我們國寶大熊貓,肯定很多朋友都忘不了它那憨態可掬的模樣。成年的熊貓體型非常健碩,像一隻大熊。但是身材高大威猛的熊貓,生出來的幼崽體型卻很小,甚至和小貓小狗的幼崽差不多大,這是為什麼呢?
  • 「人類幼崽」自帶隱藏技能,吮吸是「普攻」,改變媽媽是「大招」
    但作為強大的「人類幼崽」,小嬰兒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出生後的他自帶各種「隱藏技能」,大招更是用在了媽媽身上。小嬰兒自帶「隱藏技能」,吮吸只是普攻如果把小嬰兒會的每一項技能對比起來,生下來就會吮吸只是他的「普通攻擊技能」。因為把自己餵飽了,才有力氣和精力釋放其他技能。
  • 荷蘭動物園首次公開中國大熊貓「武雯」新生幼崽圖像
    據美聯社5月12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二,荷蘭歐維漢茲動物園發布了一隻5月1日出生的大熊貓幼崽的照片和視頻。這是該動物園首次發布這隻熊貓幼崽的圖像資料。在這段令人興奮的視頻中,熊貓媽媽「武雯」擁抱並餵養這隻快速成長的幼崽。
  • 全職媽媽的自述:我與人類幼崽戰鬥的每一天
    ■ 維西的女兒迪迪的小腳丫人類幼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其實,在懷孕的過程中,我狀態還挺好的,整個人處在一種很嗨的狀態,完全沒有意識到小孩是一種多麼可怕的生物。人類幼崽都是早產兒,在功能沒有完善的時候 Ta 就出生了,而自然界中的其他動物,它們出生後就自帶一定的行為能力,比如小羊,生下來過一會兒就能自己站起來了。而嬰兒的狀態跟一個老人臨終的狀態是一樣的,就像是一灘軟泥,Ta 沒辦法翻身,也不能自己睡覺。
  • 動物幼崽的一萬種死法,你的善良和恐懼都有可能害了它
    如果遇到獸類幼崽,別管,快走; 2. 讓野生動物「野下去」,你的善良和恐懼,都有可能害它失去生命。 遇到哺乳動物幼崽,應該怎麼辦? 最近的兩個星期,在上海的各個區域好像都在發生同一件事情——今年四月出生的幼貉出來探索世界了!幼年動物既對於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又缺乏經驗,因此往往做出冒冒失失的舉動,一下闖到各個小區居民的房前屋後,甚至直接光天化日的出現在了地鐵站、超市這些地方。
  • 人類生一個幼崽有多難,論精子的N種死法,能活下來真是個奇蹟!
    2020-12-05 18:30:48 來源: 橄欖樹生命育兒專家 舉報   生一個人類幼崽有多難
  • 人類的寶寶生存能力那麼差,憑什麼可以從遠古自然界中生存下來?
    我們知道,跟我們人類同屬於哺乳動物的家族中,有許多生物一出生就會走路了,比如:小馬,小羊,它們在出生後兩小時內就可以站起來,並且當天就可以學會吃草,而不單純的只依賴母親的乳汁生存。而小兔兔、小貓咪等幼崽雖然剛出生時和人類寶寶一樣什麼也不會,一切完全靠母親養育,但它們的生長周期很短,用不了幾周就可以自己獨立生存;而如今的人類嬰兒,則需要到18歲左右才會停止生長,人生的1/3壽命幾乎都用來生長。
  • 母貓總將幼崽叼給鏟屎官,是想棄養?潛臺詞到底是什麼呢
    2、 怕幼崽凍著幼貓出生後需要絕對的保暖,否則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母貓會儘量挨著幼崽們。但是當溫度不夠的時候,母貓就會想辦法,因此會將幼貓叼給鏟屎官,讓鏟屎官想辦法幫助它們取暖。建議鏟屎官在給母貓準備產房的時候,就儘量布置溫暖一些,必要的時候可以打開暖氣。
  • 人類幼崽暖心語錄大賞,你最愛哪一句?
    最近 關於人類幼崽的探討 屢屢衝上熱搜 網友們紛紛感嘆道 沒有人能抵抗人類幼崽的可愛
  • 韓團BLACKPINK成員Jennie違規接觸熊貓幼崽引不滿
    韓團BLACKPINK的團綜預告中成員Jennie帶妝抱了旅韓大熊貓華妮出生百天的頭胎幼崽福寶,其他幾位成員也與熊貓幼崽親密接觸。熊貓幼崽免疫力低下,Jennie雖然身穿無菌服戴著手套但是化著妝且家裡養著寵物,可能導致熊貓感染犬瘟熱
  • 落基山出現雪羊帶著幼崽攀巖,不怕零下50℃嚴寒,就怕狼群圍攻
    說到擅長攀巖的動物還真不少,巖羊、北山羊、喜馬拉雅塔爾羊等,都是專挑險峻的地勢去生活。而雪羊是另一種擅長攀巖的動物,在懸崖上行走如履平地。連綿巍峨的落基山脈,高聳入雲,山頂上白雪皚皚。一隻遍體雪白的雪羊,帶著幼崽在險峻陡峭的懸崖上攀巖,輕鬆奔走、跳躍,四處找吃的。
  • 母乳餵養的早產兒與母乳強化劑
    它們才出生不到幾小時,就能站能跑了,這種極強的適應性,讓它們剛出生就能躲避天敵的追擊,適者生存。我們總是會為頑強的生命力而心動。健康足月兒具備了覓食、吮吸、吞咽、握持等原始反射,反映了人類生存的本能。但是,對於早產兒而言,可能會因為出生體重太小,需要重症監護和各種現代醫療技術,幫助他們渡過最艱難的生命關卡。
  • Blackpink帶妝摸熊貓幼崽
    來源:澎湃新聞視頻來源:微博@封面新聞(00:08)@封面新聞 11月5日消息,近日,網友爆料一檔韓國綜藝節目中,當紅女團BlackPink違規接觸熊貓幼崽。據了解,「福寶」是首隻誕生在韓國的大熊貓,今年7月20日出生,是兩隻旅韓大熊貓的幼崽。封面新聞記者就此事聯繫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對方稱已獲悉此事,正在進行調查和處理。(原題為:《官方回應韓女團不戴手套摸熊貓:正在調查處理中》)
  • 華盛頓動物園澄清:大熊貓「美香」已恢復食慾,幼崽茁壯成長
    「隨著幼崽長大,並可以自我調節體溫,『美香』開始更長時間地離開產房去進食。」它在2005年至2015年間先後誕下6隻幼崽,其中3隻存活並健康成長,均已在4歲時返回中國。目前,「美香」的新生幼崽已滿兩個月大,它身上黑白斑紋十分明顯,毛髮也日趨濃密。動物園獸醫10月21日為這隻幼崽進行了月度體檢,並注射了第一針疫苗。「我們胖乎乎的幼崽就像一條蠕動的蟲子。」飼養員勞裡·湯普森在動物園的「熊貓日誌」中寫道,熊貓幼崽目前的身長和腰圍一樣,都是42釐米。
  • 為什麼只有人類嬰兒哭得這麼大聲?古時候難道不怕引來捕食者嗎?
    看看那些食草的哺乳動物,比如一隻小馬駒,它們剛出生時是如此的安靜,似乎生怕引起捕食者的注意。人類是群居生物我們可以在現有的靈長類中尋找答案,比如強壯的黑猩猩,它們碰到捕食者偷襲自己的幼崽時,大多時候是躲到樹上,有時候也會集體自衛。我們的南方古猿祖先從樹上下來後,爬樹躲避的能力變得太弱了,所以它們唯一的辦法就是集體自衛。
  • 北極冰層融化致北極熊覓食難,熊媽媽吃掉幼崽充飢!
    雖然北極熊一直都有同類相食的現象,但情況比較少見。近日俄羅斯科學家拍到成年北極熊媽媽叼著幼崽頭顱的照片,並多次目睹雄性北極熊頻繁攻擊雌性北極熊及幼崽的情況,讓人看得觸目驚心。在2016年《國家地理》曾經拍到一對北極熊母子被雄性北極熊追趕。逃跑過程中,北極熊幼崽不小心掉入水中,被趕上的雄性北極熊一口咬住。
  • 星際小甜文《奉崽成婚》《幼崽護養協會》各種萌崽少女心化成水
    我是橘子,喜歡就點讚關注吧,不定時更新好看的小說、電影,類型隨機,我是雜食動物(* ̄︶ ̄*)《幼崽護養協會》作者:酒矣推薦指數:5顆星是一篇溫馨治癒文,裡面的各種幼崽真的超萌的,各種各樣的幼崽形象至今都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
  • 帶上老婆和20個月的人類幼崽去荒島求生!
    帶上老婆和20個月的人類幼崽去荒島求生!2020-09-18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前排圍觀的 Discovery探索頻道脫離人類社會
  • 鬣狗女王出門覓食,留下幼崽無人看管,獅子趁機殘殺洞中小鬣狗!
    鬣狗女王出門覓食,留下幼崽無人看管,獅子趁機殘殺洞中小鬣狗!廣袤無垠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無數種動物,獅子和鬣狗則是其中的佼佼者,獅子貴為草原霸主,鬣狗被稱草原二哥。母獅連屁股都沒來得及捂就感覺到強烈疼痛,為了保住性命母獅趕緊向河中央跑去,不然今天就慘了,雖然鬣狗的體型不大,但一手掏肛絕技卻練得爐火純青,而且經常仗著群體外出的優勢偷襲落單的獅子。
  • 韓國女團錄製團綜 成員帶妝抱熊貓幼崽引爭議
    近日,韓國組合BLACKPINK錄製的團綜中幾位成員帶著妝容抱剛出生100天的大熊貓幼崽(旅韓大熊貓華妮的頭胎幼崽福寶)的行為引發爭議,網友提出熊貓飼養員是禁止帶妝容的,但是成員都帶著妝,並且養其他寵物的人不能近距離接觸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