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醫藥板塊可以說是非常強勢,關注醫藥的朋友肯定知道大名鼎鼎的中歐醫療(003095),管理的基金經理葛蘭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作為一隻醫藥行業主動基金,中歐醫療吊打全指醫藥,近3年超額收益超過150%,同類排名全市場第一。
數據來源:Wind
不僅超額收益明顯,中歐醫療回撤控制得比較好,2018年全指醫藥跌了26.4%,但是中歐醫療只跌了16%,這也是我在深入了解行業主動基後將全指醫藥換倉中歐醫療的原因。
一
主動基金的靈魂是基金經理,中歐醫療的基金經理葛蘭一直都是公認的「基金女神」,葛蘭為何可以做到這麼好的業績?
數據來源:Wind
很多朋友一看到葛蘭這樣的業績,2018年跌得比全指醫藥少,2019、2020漲得更多,第一反應就是葛蘭應該擇時了。
但我們可以從上圖發現葛蘭的倉位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超過80%,可以說葛蘭幾乎不擇時,因此如此高的超額收益是來自於葛蘭對醫藥行業的深入了解後,精選個股帶來的。從葛蘭的投資也可以看出,我們普通投資者,除了市場極度高估和低估,應該儘量避免擇時,無視市場短期波動,長期臥倒,可以取得非常戳的收益率。
大家都知道葛蘭是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對醫藥領域有著足夠深入的了解,而醫藥行業投資需要很強的專業性,因此其在醫藥行業取得超額收益是很自然的。也正是因為其在醫藥的大幅超額收益,讓大家都以為她專攻醫藥。
我原來也以為葛蘭的能力圈在醫藥板塊,但她最近的新基金不僅有醫藥,還有消費和科技,這讓我對葛蘭的能力圈產生了興趣。結合葛蘭的履歷,以及其管理的中歐明睿新起點,發現其能力圈遠不止醫藥。
二
先說履歷,在美國讀醫學博士前,葛蘭在清華讀工程物理(感覺聊過好幾個清華校友的牛基…),和我一樣是跨專業的,知識面會很廣,學習能力強,可塑性強。
另外在進入中歐之前,在國金和民生加銀擔任研究員,研究領域覆蓋電力設備/新能源/輕工,所以她在醫藥之外的板塊如科技上也有深厚的基本功,其不單單局限於醫藥行業,是全能型選手。
作為醫學博士的葛蘭,可以在其他板塊創造超額收益嗎?看看其18年7月接手的中歐明睿新起點的業績,這是一隻持倉多行業的基金。
數據來源:Wind
可以看到中歐明睿新起點在今年3月國外疫情爆發之前,收益率吊打滬深300,也超過其管理醫藥行業主動基中歐醫療。後面由於國外疫情爆發,醫藥走強,中歐明睿新起點遜於中歐醫療,但也吊打滬深300。
Wind
再來看一下中歐明睿新起點的行業配置,整體持倉覆蓋各個行業,並且看上圖的電子、銀行兩個板塊的持倉變化,可以發現葛蘭在2019年底提前埋伏了科技板塊,並且減倉銀行,於是在今年明睿新起點大幅跑贏滬深300的中遙遠,由此也可以看出葛蘭對於市場的行業景氣度判斷很強。
從以上兩個角度,可以說明葛蘭的能力圈不僅僅是醫藥,而是也覆蓋其他各行業,尤其是科技與大消費。同時,相對滬深300也是超額收益明顯~
關於中歐明睿新起點的超額收益來源,與中歐醫療一樣,其倉位長期高位,近一年半超過90%,不擇時,主要超額來源於精選個股。
如2020Q2披露的重倉股中,有著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新能源龍頭(寧德時代等)、醫藥龍頭(長春高新等),均給明睿新起點帶來超額收益,這也表明了葛蘭能力圈的全能型。
三
最後說一下讓我對葛蘭能力圈產生進一步興趣的新基金——中歐阿爾法(009776)。
中歐阿爾法是一隻股票型基金,股票投資比例60%~95%,其投資行業具體沒有限制,以消費、醫藥、科技為主,這三個行業也是最容易出大牛股的行業,並且最能穿越牛熊。
從中歐明睿新起點的業績來看,我對中歐阿爾法的業績也有不錯的期待,同時還有消費、醫藥、科技三個賽道加成,中歐阿爾法以剛需醫藥作為長期底倉,葛蘭在醫藥板塊的能力讓人很放心,兼顧弱周期的消費與高彈性的科技。
另外中歐阿爾法主要投資A股與港股股票市場,其中港股不超過股票資產的50%,我國有部分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因此投資港股市場也能幫助葛蘭更好地選出科技明星股票。
總的來說,葛蘭的投研能力圈因為醫藥被我們知道,但進基的女神並不止於醫藥,而是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穩紮穩打,讓自己成為全能型選手,值得我們學習!
最後日常提示風險,買主動型基金,就是買基金經理,我們一定要像我一樣去分析基金經理,分析好了,高度認可才能下手,這樣才能在基金跑輸市場的時候堅定地持有。另外,目前消費醫藥科技估值不低,可以先關注、等待好機會再建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