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來講一個丁火日幹的八字。通過前面講過的幾個例子,大家發現丁火不怕弱,弱點也無妨。今天依然是丁火日主身弱的命造。
丁火日主,生於戌月土旺。霜降之後,立冬之前,水汽已然進入。然而秋季金氣暗旺,不管是秋季戌月,還是霜降之後,丁火均不得月令。
遍觀其它各柱,年柱壬申為財生官,月柱傷官生財,日主自坐食神,時柱食神生財。命局來說,是食傷生財,財旺生官,洩氣太過。
再看三垣,胎元辛丑,立命於戌宮,身宮戊申。不僅命局無木無火,沒有半點生扶之氣,甚至連可能扭轉乾坤的胎命身都不見木火。
到這裡又有緣友會說,這個八字肯定是從格啊。實際並不是,該命造依然是身弱。
繼續看命局,月令戌為燥土為火庫,其內暗藏丁火;丁日自坐未土為熱土為木庫,其內也是暗藏丁火、乙木。且未戌相刑,刑出庫中所藏之幹,所以丁火在地支是有能量來源的。
講到這裡,有的緣友會說,能不能認為是那種可能會從,但是從得很不徹底的八字,稍有生扶,就會變成身弱,也就是通常認為的變格八字。但究竟是不是變格,沒必要爭論,結合其經歷就一目了然了。
那麼來看一下命主的經歷。此為命書記載王家襄命造,命主生於浙江紹興,其父曾任北方某地知府職位。命主幼年喪母,少時亥運隨父至任職地,父不久病疫,命主即扶柩南歸。
壬子運及癸運皆屢試不第,直至醜運甲辰年,以縣丞分發江蘇,隨後於醜運交甲運之乙巳年,赴日留學。從此於甲寅印星大運之時大展宏圖,歷任議員、議長等要職。
那麼到此我們可以判斷,該命造是以木火為喜用的,那麼按理來說,乙卯運也是印星通根透幹的運勢,應該也相當不錯。
我們先來看命書的分析:「今年甲子(1924),正印透出,秋冬或有佳遇……丁卯(1927)、戊辰(1928)兩年甚佳,惜其受制於壬,亦未盡美……辛未(1931)交入辰運,辰戌衝開火庫,大展懷抱。丁運五年(1936-1940)尤佳,有組閣之望。巳運辛巳年壽終。」
但實際如何呢?命主在卯運甲子年(即命書預測正印透出,秋冬有佳遇之年)卸去職位,退居天津;戊辰年(即命書預測戊辰年甚佳之年)病逝於協和醫院。至於命書後續的預測,諸如辰運如何,丁運如何,因命主早已病逝,更加無從說起了。
這裡說明一下,命書成書於1924甲子年,所以對於此命造乙卯運甲子年以前事,都是基於實際情況的驗證,可以說可信度非常高,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採信該命造身弱用木火的說法。但是既然用神為木火,為什麼乙運還能一路順遂,到卯運(甲子年)卻卸職退守了呢?
銘海老師常說,用神大運不一定全是好事,忌神年份也不一定全是壞事,也就是用神未必為用,忌神未必為兇。那麼我們看乙卯大運,與月柱庚戌為天地相合的關係。乙卯本為用神,用神被合則作用減半。
但是為什麼命主在乙運仍能延續甲寅運的風採呢?原因就是,乙坐卯為強根,庚雖也坐戌,但兩強相合,則相持不下。這個道理很簡單,兩人拔河,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中間的紅綢子必定是不會向任何一方移動的。換到該命造的乙庚合來說,就是誰也合不住誰。乙木印星不能被庚合去,則還是可以發揮生扶日主丁火的作用,所以乙運命主依然保持了其良好運勢。
但是卯運就不一樣了,卯木在地支出現,絕於年支申金,合於月令戌土,又合絆於日支未土,又有時支酉金有衝。所以卯木這一出現,與命局地支發生了一系列的關係。這些關係,使得地支一片混亂,動蕩難安,卯木受損,所以難以發揮作用。但卯木畢竟是用神,所以此運只是卸職退居天津,並無大礙。
至於為什麼是甲子年退居,分析流年又要長篇大論,銘海老師就不多寫了,感興趣的緣友可以動腦思考一下。這裡給大家一點提示,命主是卯運的壬戌年,因對某同僚不滿,離京出走;癸亥年幹了什麼事,我沒有查到,但前一年已經出走,這一年想必於仕途也並無起色;到甲子年,命主退居天津。
命書為先輩大師所作,通過此例,我們可以看到,命書的預測也未必完全正確。可見即使世所公認的大師,也難以做到百分百的準確預測。命理千變萬化,所以那些神話命理師的讀者,希望能有個正確的認識。
但即便如此,銘海老師也並不認為是命理、易學這門學問不行。古聖先哲曾留給我們很多經典文化,因為各種原因,它們有很多已經遺失,已經無處尋覓。只能說明對易學的探索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對易學知識的保護還任重而道遠。
但是真理永遠不會被掩埋,千百年來,易學經過了很多的打擊,很多的不公正,但是它仍然頑強地紮根於民間,越來越為更多人所接受和認可。所以銘海老師相信,在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下,在將來的某一天,易學還會大放異彩,發揮它巨大的作用。
今天的內容分享到這裡,喜歡請關注銘海八字。見仁見智,一家之言,難免有缺,不認同的讀者請您堅持己見就好。易學神聖不容褻瀆,口出狂言或熱衷於使用不文明語言的讀者,請您繞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