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年前桃子什麼樣?更令人想像不到的是黃瓜……

2020-12-19 上遊新聞

平時,家長總是叮囑我們要多吃蔬菜水果補充點維生素。

然而,很多水果的價格並不低,無法實現水果自由。

多想回到古代,野果子遍地,想想以前古人吃水果蔬菜什麼的倒是真挺自由,不需要花太多錢就能吃個飽。

但其實,古代一些蔬果可沒有那麼好下嘴,有好些我們現在很常見的蔬菜水果和古代根本就是兩個樣子。

你現在穿越回去,看到它們可能都認不出來。

不信,你看!

桃子

比如說桃子,這個齊天大聖孫悟空費勁從王母娘娘那裡偷來的水果,其實在最開始根本不長成現在我們熟悉的樣子,而是長著一副乾乾巴巴、果核大並且沒有多少果肉的樣子:

桃子最早是在中國發現的,目前已知最早的野生桃核距今250萬年,是在我國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裡發現的。而馴化它成為一種可食用水果則是在4000多年前,馴化之前的桃子非常小,個頭也就跟現在的櫻桃差不多。本來桃子就小,結果它的果核又佔了將近34%的空間,果肉據說味如嚼蠟。

後來經過農民們不斷地改良品種,用插枝嫁接這種無性繁殖的方式培育桃子,現在的桃子比以前大了64倍左右,果肉差不多佔整顆桃子的90%,果核也變小了很多,只佔整顆桃子的10%。而現在的桃子飽滿多汁,果汁含量比以前野生的品種多了27%,甜度也增加了4%。

西瓜

現在我們吃的西瓜又大又甜,到了夏天直接用勺子挖著吃瓜,想想都覺得很爽,不過選勺子的時候要謹慎。

但最早的西瓜其實根本不大,甚至還是苦的。

目前發現最早的栽培西瓜是5000多年前的埃及種出來的,當時的西瓜非常小,直徑只有5釐米左右,而且味道特別苦。

17世紀的西瓜在大小方面就跟現在差不太多了,但切開後,裡面的瓜饢卻是白白一大片,這從當時畫家們畫的油畫就能看出來了。當時的西瓜果肉所含的茄紅素不多,所以顏色較淡,有點偏白,肉質看上去也沒現在這麼豐厚。

後來經過雜交培育,西瓜越來越飽滿多汁,甚至開始出現無籽西瓜。

草莓

草莓的人類馴化史只有短短400年左右,但它有些另類,因為以前的野草莓雖然比現在要小很多,但味道卻比現在的要甜。

所以人類馴化了那麼久,竟然讓它越變越酸了?

是的沒錯,這是因為在馴化的過程中,除了考慮口味,還有很多別的因素要考慮在內,比如草莓大小、會不會染上別的疾病等等。而一開始農民為了讓它變得更大,就不得不放棄一小部分甜度了。

現如今的草莓最初是在法國雜交培育出來的,當時一位法國的間諜把智利品種的草莓帶回了法國,然後把原產於北美洲的弗州草莓和智利草莓雜交,成為了現在最廣泛栽培的草莓品種。

牛油果

牛油果又叫鱷梨,身為一個近年來的新晉網紅水果,牛油果一度被吹捧上了天。但其實它原始的樣子並不是像現在這樣肉又多又細滑,反而曾經因為核過大、能吃的肉太少而被人們嫌棄。

最開始果核直徑能達到7釐米多,這麼說吧,如果你想吃到同等份量的果肉,你需要剝10個以前的牛油果才抵得上現在1個牛油果的果肉。

以前的牛油果不僅是肉少,殼也硬,口感吃起來也不如現在的細膩,這種脂肪含量很高的食物最早其實是猛獁象等大型動物的零食。後來,墨西哥先民阿茲臺克人開始琢磨起如何種植並食用這種看上去不太能吃的果子,經過選擇性培育種植,現在的果核越來越小,果肉更細膩,雖然很多人依然覺得味道不好,畢竟口味這東西因人而異,但口感和以前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玉米

不得不說,你簡直無法相信下面左邊這位是幾千年前的玉米,和現在一根飽滿黃色玉米簡直判若兩物。

來源:teosinte.wisc.edu

它最早來自墨西哥,是一種叫類蜀黍的草本植物。曾經的玉米長得一副很難下嘴的樣子,玉米粒很少,而且被堅硬的外殼包裹著,就算真的辛苦剝開後吃上幾個,據說口感極其乾澀無味,很難想像它現在竟然成為了我們最主要的主食之一。

就因為長得差距有點大,栽培玉米的起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個謎。

直到近年來科學家們才算是有個定論,玉米的野生祖先類蜀黍大約在距今1萬年前至6000年前首次被人類馴化,從墨西哥「走」出來後,它開始大面積在美洲種植開來。

在馴化的過程中,我們的祖先在類蜀黍植物中選擇性地培育那些苞穀粒更大的品種,農民耗費了幾個世紀的時間來改善玉米的口味,嘗試著把它磨成粉等等,久而久之,玉米就成了我們現在熟知的樣子:外皮薄、方便剝、玉米粒飽滿又多汁。

茄子

茄子印象中茄子一直是個又紫又長的蔬菜,當然也有圓形的,只是相對比較少見。但早期的它其實樣子神似雞蛋,這也是它英文名Eggplant的由來:長得像雞蛋egg的蔬菜plant,橢圓形的它混在雞蛋裡頭簡直可以以茄亂蛋。

中間那個是茄子

它的顏色更是五顏六色,除了紫色白色外,還有黃色、藍色和綠色。

人們為了吃真是什麼都可以馴化,現在普遍的說法是茄子最早在中國、印度和泰國等地被農民改良培育,早期它被當作一種藥材,後來成為一種蔬菜。

西紅柿

西紅柿,也叫番茄。萬萬沒想到,現在又紅又大又多汁的西紅柿以前竟然是又紫又白小如莓果的樣子,這就是它最野生的形態。

曾經野生的西紅柿不僅有紫色的,還有黃色、綠色兩種。番茄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最早被栽培的番茄是黃色的,所以也被人們叫做「黃金蘋果」,這種黃色小果後來就變成了現在的聖女果。接著,聖女果再經過人們的栽培,越變越大成了西紅柿。

胡蘿蔔

曾經的胡蘿蔔,長得非常像樹根:

它們在10世紀的波斯帝國(也就是現在的伊朗)被發現,後來被帶去了歐洲大陸,漸漸被發展成了現在的形態。在發展過程中,胡蘿蔔並不是只有常見的橙色這一種,它其實是彩虹色的:

不過要說為什麼現在胡蘿蔔幾乎全是橙色的,這就跟荷蘭皇室有關了。17世紀的荷蘭海上貿易發展得很好,一度稱霸歐洲。當時荷蘭人特意挑中了橙色的胡蘿蔔並且大力推廣種植,因為這是他們皇室的顏色。荷蘭對橙色的痴迷來源於他們的國父「威廉一世」,英文裡名字叫William of Orange,所以他也被稱為「橙色親王」。

黃瓜

在這一系列「改頭換面」的蔬果裡,最令人震驚的莫過於黃瓜,你能想像曾經的它,竟然是下面這位滿身是刺的綠色橢圓小果子?

最早的野生黃瓜不僅滿身長刺,裡面的核非常大,還有人認為它有毒,基本不能吃。在公元前2000到公元前3000年,多虧了當時的印度文明,他們把黃瓜當成一種藥材來培育,後來才逐漸變成一種蔬菜。

所以一路看下來,可以吃到現代果蔬的我們還是享受到了時代的便利,同時小編內心也很好奇,它們在未來又會進化成什麼樣……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五顏六色的茄子、全身帶刺的黃瓜,4000年前的蔬果你敢認嗎?
    桃子最早是在中國發現的,目前已知最早的野生桃核距今250萬年,是在我國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裡發現的。而馴化它成為一種可食用水果則是在4000多年前,馴化之前的桃子非常小,個頭也就跟現在的櫻桃差不多。本來桃子就小,結果它的果核又佔了將近34%的空間,果肉據說味如嚼蠟。後來經過農民們不斷地改良品種,用插枝嫁接這種無性繁殖的方式培育桃子,現在的桃子比以前大了64倍左右,果肉差不多佔整顆桃子的90%,果核也變小了很多,只佔整顆桃子的10%。而現在的桃子飽滿多汁,果汁含量比以前野生的品種多了27%,甜度也增加了4%。
  • 桃子不甜怎麼辦?如何讓桃子的果實結得又大又甜?
    為了更及時的閱讀到,我分享給大家的有關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桃子在我國北方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水果,以其營養豐富,口感甜潤,清香,非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種植桃子,要想獲得豐產豐收,桃子的甜度,桃子的大小,外觀是否整美觀,是消費者對桃子挑剔的理由,有的朋友種植的桃子,甜度差,外觀長得很好,有的朋友種植的桃子,甜度雖然高,外觀長得不整齊,上色差,同樣對消費者提不到足夠的吸引力,種植桃樹,要想讓桃子的果實,結得又大又甜
  • 民警直播賣桃子,桃子甜,故事更甜
    6月28日晚,家住南湖區化東社區的匡匡媽接到一個電話,父母告知她有70箱桃子正從河南運過來,馬上就要到達嘉興。原來,匡匡媽的老家在河南省永城市的鄉下,家中70多歲的父母靠栽種桃樹為生。可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長勢喜人的桃子卻無人問津,一萬斤桃子眼看就要爛在地裡,萬般無奈下,父母想到了找遠在嘉興的女兒幫忙。
  • 黃瓜種植的小技巧
    黃瓜種植的小技巧黃瓜,又稱胡瓜和青瓜,屬於葫蘆科。它廣泛分布在中國各地,是主要的溫室產品之一。黃瓜是西漢張茜帶回中原的。它叫黃瓜。在蕪湖十六國之後,趙始皇禁止使用「胡」這個詞。漢城大臣相國縣的壽凡灘把它改成了「黃瓜」。黃瓜莖部毛茸茸的,汁液豐富,葉子外表3-5個裂片,具絨毛。黃瓜根系分布淺,再生能力弱。莖卷鬚,長達3米,具分枝。葉掌狀,大而薄,邊緣鋸齒。花通常是雌雄同株的。
  • 《我的妹妹小桃子》可愛更可憐的小桃子
      看了一部日本動畫片,名字叫《我的妹妹小桃子》.畫風有點類似宮崎俊早期的作品《魔女急便宅》,《貓的感恩》.不華麗但很純真,不複雜但很動人.... 開始是被那個可愛的妹妹吸引,但是總覺得有點奇怪,她的行為她的動作....後來才知道她是個智障孩童.雖然智障但是很可愛.他們是早產的龍鳳胎,哥哥很健康,但妹妹卻發育不完全....但是小桃子卻很開朗也很會關心人,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嘗試.雖然跑步比走路還慢但在體育課上她還是要堅持跑步,哭著說"小桃子要自己爬起來,小桃子要自己爬起來...
  • 黃瓜不要涼拌了,試試炒雞蛋,比涼拌黃瓜更好吃,而且更有營養
    在夏天的涼拌菜當中,以涼拌黃瓜最為常見。涼拌黃瓜做法多種多樣,可以涼拌黃瓜絲,也可以做成蒜泥拍黃瓜,夏天吃清脆爽口,讓人回味無窮。不過,經常吃涼拌黃瓜總有吃膩的時候,而且涼拌黃瓜基本上只有黃瓜,常吃也無法保證身體的營養。今天我們來推薦一道黃瓜做成的菜餚,名字叫做黃瓜炒雞蛋。個人認為這道黃瓜炒雞蛋比涼拌黃瓜更好吃,最關鍵的是,搭配上雞蛋更營養。
  • 黃瓜炒來吃更實在更美味可口,就如這道碎肉炒黃瓜!
    說起黃瓜,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反應,經常下廚做飯的朋友會說:「碎肉炒黃瓜。」吃貨們會說:「黃瓜生吃真可口,還有涼拌吃。」愛美女性朋友會說:「用黃瓜敷面膜。」而我會說,黃瓜用途真廣!可以做道美食,可以生吃和涼拌吃,還可以敷面膜美容。可最想的還是吃碎肉炒黃瓜。
  • 同一棵樹結出桃子、李子、杏……你無法想像的事,他做到了
    桃子、李子、杏……怎麼可能結在同一棵樹上!第一次看到這張圖片時,我把圖片放大了再放大,希望找到一絲PS的痕跡,可是它讓我失望了,根本沒有PS過。隨著視頻,及《華盛頓時報》、《先驅報》等媒體的新聞浮出水面,我才最終確定這是真的!
  • 菊池桃子日本少女偶像經典宣傳海報
    菊池桃子的「卒業記念」特典A1海報。中森明菜是活躍在1985年全盛時期的藝術家,現在也能通用容貌了解在當時周圍也有相當多的粉絲。在自己的年代,說到「畢業」的話就是「齊藤由貴」或者「菊池桃子」(笑) 歌唱力打問號的時候很多,以那個最強的容貌連續發行了熱門歌曲。
  • 什麼樣的黃瓜才是好的?直到今天才知道,原來這些年一直被誤導了
    你認為黃瓜是什麼樣的好呢?筆直,頂花帶刺的?還是彎曲,無花無刺的呢?我想很多人都會選擇,筆直,頂花帶刺的,認為這樣的黃瓜新鮮健康,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的,下面就和大家說一下原因!自然成熟的黃瓜大部分都是彎的。
  • 黃瓜炒蝦仁之前,多加一個步驟,黃瓜清脆爽口更好吃
    這倒不是我們不愛吃大魚大肉了,主要是因為我們吃太多油膩之後感覺身體受不了,清淡的美味反而更受大家歡迎。說起清淡的美味大家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各種素菜美食,但是只吃素菜我們的營養又會跟不上,美味好吃的魚蝦類美食就能既滿足我們對清淡美食的需求又滿足我們的營養需求。
  • 「桃子說:我想做個普通人」
    因為生在地方縣醫院,醫療條件比較差,以至於發生了醫療事故導致桃子事故性腦癱,一出生,便不會哭。如果當時剖腹產的話,應該就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用她自己的話講:可能上輩子造孽了。畢業後的桃子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留在了杭州,因為她覺得這座大城市更有包容性,她在這裡感覺不到同情,更多的是被尊重。
  • 韓國雕黃瓜、美國切黃瓜、日本刺身黃瓜,看到中國的:打擾了!
    說到廚師,刀工才是一個廚師入門最基本的標準,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對於黃瓜這一普通的食材,在各國廚師們的刀下都能被弄成什麼樣,韓國雕黃瓜、美國切黃瓜、日本吃生黃瓜,看到中國的:打擾了!1、韓國雕黃瓜韓國的泡菜是比較出名的,那麼對於黃瓜這一食材,那麼也是可以拿來做泡黃瓜的,味道也很是不錯,另外,韓國廚師的刀工手藝也是比較精緻的,在面對黃瓜這一食材的時候,他們選擇用雕刻的方式,把黃瓜雕成了樹的形狀,看著就能給人的視野帶來舒適。
  • 「文化篇1」猴子更喜歡吃桃子?外國人不這麼認為
    美國人很難理解為什麼中國人認為猴子喜歡吃桃子(Peaches),而不是吃香蕉(Bananas)。然而,幾乎每個中國人和有些日本人持有猴子搭配桃子的印象,原因來自《西遊記》。在下對各種知識持有濃厚興趣,抱著這個問題在網絡上搜尋答案時,結果令人很不滿意,大部分人都在划水,比如說猴子喜歡吃桃子,因為「猴子偷桃」。於是在下決定自己動手去查找論文等資料,總算有了一絲頭緒。
  • 帶上桃子去臺灣系列(一) 步 履 不 停
    依然是帶著桃子同學的旅行,而這一次的臺灣之行也可以說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從決定到出發不到半個月時間,要特別感謝侯姐的悉心安排,還有桃子爸火速搞定了入臺證,否則還不能成行呢。其實沒有真正「說走就走的旅行」,不管形式上多麼快,心理上還是要做些功課的。去之前看了一些書,李宗盛的「理智與情感」演唱會也多聽了幾遍,雖然它本來就是日常工作的背景音樂之一。
  • 做涼拌黃瓜時,別再切完就拌!多做這1步,黃瓜更入味更香脆
    這個時節的應季蔬菜很多,黃瓜就是其中一種,拿一根直接生吃都很不錯,清甜香脆,太好吃了,孩子很喜歡生吃黃瓜,老公最喜歡吃涼拌黃瓜,所以一到這個時候,家裡的黃瓜就沒有斷過,天天要買最新鮮的供家人吃。黃瓜最簡單的吃法就是涼拌了,而且這種吃法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黃瓜的營養,我家常這麼吃,而身邊有一些朋友卻做不好涼拌黃瓜,吃起來只是外面一層有鹹味,裡面沒有味道,一點不入味,吃起來也不香,要是讓我吃這樣的涼拌黃瓜,還不如和孩子一起生吃黃瓜還好些,最起碼可以吃到黃瓜的甜香味。
  • 黃瓜食譜:又到了該吃黃瓜的季節,生吃、炒著吃、拌著吃、超好吃
    因為黃瓜裡含有一種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其他蔬菜中的維生素C。食物中維生素C含量越多,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的程度就越嚴重。西紅柿是典型的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如果二者一起食用,我們從西紅柿中攝取的維生素C,再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根本就達不到補充營養的效果。另外,辣椒、菜花、苦瓜、芹菜等蔬菜也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最好不要和黃瓜一起食用。
  • 涼拌黃瓜,先放鹽是大錯特錯,教你最正確做法,黃瓜香脆更入味
    夏天最好吃的菜當屬涼菜,最常吃的非黃瓜莫屬了,一盤脆爽可口的涼拌黃瓜,開胃下飯又解暑,那吃起來比大魚大肉還過癮。雖說是最簡單的家常菜,人人都會做,但有人做的涼拌黃瓜總覺得吃著怪怪的,不入味還不香脆,這都是沒掌握技巧導致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涼拌黃瓜的小竅門,原來是多加了這2步,黃瓜香脆又入味,太好吃了。
  • 如何買桃子?教你5個挑選竅門,這樣的桃子香甜又多汁
    市場上已經有了當季的新鮮荔枝,也已經開始有了夏天的桃子。作為一個自小吃桃長大的妹子來說,雖然吃得多,見得多,但是對於桃子的挑選,好像之前也並沒有深入了解過。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知道桃子該怎麼挑,什麼樣的好吃。直到自己盲目買桃子的時候,被認識的老果農好好的教導了一番,才知道原來挑桃子也是有套路的。
  • 「黃瓜大王」李發戶的新目標
    來源:經濟日報「這車貨是新蔡客戶訂的4000斤,還有遂平、駐馬店等周邊縣、市的客戶等著要貨,合作社每天產的一兩萬斤黃瓜都不夠賣。」日前,在河南省上蔡縣黃埠鎮南王樓村,蔬菜種植大戶李發戶忙著和工人往貨車上裝剛從大棚採摘的無公害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