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不嫌母醜?「你太髒了,別碰我。」教育孩子實際上是一種傳承

2020-12-27 點兒媽媽

俗話說:

「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很多時候,在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裡,都有一種固定的認識,那就是一個人無論以後有多大能耐、多大本事,都不能嫌棄自己的父母…

否則就是無情無義,不孝順,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從小到大,都覺得這是一種人的本能反應,誰會嫌棄父母醜啊?

可是,今天遇見的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早晨送女兒去幼兒園,因為家和幼兒園只有十分鐘的路程?所以和女兒一路嘻嘻哈哈,玩玩鬧鬧得向幼兒園走去。

在路上遇見一個同樣去幼兒園的小男孩,看起來比我閨女大,大概五六歲。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在一路發脾氣,控訴媽媽:

「你太髒了,你別碰我…」

因為閨女正是喜歡小朋友一起玩的年紀,所以想一起玩,小男孩發脾氣不理,男孩媽媽尷尬地笑笑說:

自己和孩子爸爸是做早餐的,家中雖有老人看孩子卻腿腳不便,到了送孩子的時間她就趕回家接送孩子,因為趕時間來不及換衣服,兒子就說她太髒了,不讓自己動他。聽著讓人難過,卻也讓人不得不反思。

男孩和父母倒底誰錯了?

我覺得兩邊都錯了,可能有人會覺得我的想法太武斷,有不知感恩的孩子,父母有啥不能錯。

父母一定錯了,通過男孩媽媽的幾句簡短話語,卻直接表達了一種自卑、虧欠和無奈的意思。

不錯,有的父母會給孩子錦衣玉食,而有的父母只能給孩子粗茶淡飯,解決溫飽。別無其他。

可是,這個世界永遠都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是用這種思維模式考慮問題,遲早氣死自己。

父母雖然沒有太大的能力,但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為了孩子和家庭努力爭取。這雖不是豐功偉業,卻也是問心無愧。

何必為此,而在孩子面前展現出一種唯唯諾諾的樣子,讓孩子因為這種樣子而否定他們的所有付出,肆意妄為。不知道感恩父母。

這難道不是父母的錯嗎?

這不是愛,而是毀滅,這樣的孩子不但不知道感恩父母,更加會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逐漸失去這種品質。覺得全世界都欠他的。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每個父母可能都會遇見孩子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發現問題之後的處理方法。

就像是這位媽媽,如果精力允許,就換身衣服,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也不能完全怪孩子嫌棄媽媽髒。

但是,如果精力不允許,那就要給孩子講清楚明白,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盡力了,但是有的事情,誰也不能十全十美。

這樣做不只是讓孩子能夠有一顆感恩之心,更是讓孩子懂得寬容。而且之後遇見同樣的問題,孩子也會懂得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

所以適當地讓孩子吃苦,讓孩子懂得天上不掉餡餅,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腳踏實地地去努力。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應該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父母和子女的平等關係

朋友是一個很孝順的人,但是平常生活中,她和父母相處的特別尷尬,甚至有點小心翼翼,他們的這種相處模式一直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一次飯局中相遇,我才明白,在她和父母的相處中,一開始就沒有平等,在她的成長中,父母一直用了一種虧欠的教育理念,並且在貶低孩子和打壓孩子的狀態下進行著這種教育理念。

所以孩子與父母相處特別彆扭,旁人看到的孝順並不是油然而生的真心,而是侵入肺腑的意識,那就是此生虧待父母,一定要盡全力去彌補。

或許這樣的模式,也會讓她們看起來很和諧,可是她們的內心都不會感覺到真正的幸福。

而唯有在平等的基礎上,用尊重和愛的相守相伴,才會收穫一種讓大家都很舒服的親子關係。

可持續發展的養育

老話常說: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其實在我看來,這根本不是一個笑話,而是一種世世代代的傳承,教育孩子其實是一種傳承式的養育。

有個親戚非常疼愛兒子,作業都捨不得讓兒子做,甚至有時候都是讓姐姐幫忙做的,他從不覺得自己的愛有什麼錯。

可是這樣家庭的父母和孩子,在這種日積月累中,形成了一種自己也意識不到的錯誤認知,等到孩子成為父母的時候,儼然成了父輩的樣子。

不受控制地用自斷後路的方式前進,知道自己逃無可逃,避無可避。終將走上一條不可持續發展的路。

所以,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個孩子的傷害,而是對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傷害。

只有大家都有一種意識,在前進的路上不斷修正自己的過錯,不要卑躬屈膝,不要小心翼翼,也不要高高在上,只要選擇一種平等的位置,互相尊重,互相愛護。

舒服的親子相處生活就不會離我們太遙遠!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點兒媽媽,左手育娃,右手執筆。努力的不斷給自己修修剪剪。用新型思維模式成長自己,引導孩子。做一個擁有全科教育思維的媽媽!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啥意思?背後的寓意發人深省
    民間俗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啥意思?背後的寓意發人深省「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這是出自杜甫的《石壕吏》。這句話的意思是,家裡面有了孫子以後,母親進進出出都沒有穿過一件好衣裳。《藏羚羊跪拜》還記得嗎?這是我們在上學讀到的一則課文,相信惹的不少的莘莘學子們眼眶含淚。
  • 「你要我的時候,怎麼不嫌我髒!」
    陳夏內心還是有些酸楚,哇,姜成情史還挺豐富,她不過問清楚情況,也沒有太深究。畢竟那都是過去式了,就算人家有過什麼,也不可能重來,只要他現在對她忠心就成。事情一拖就是半年,姜成始終沒有把陳夏介紹給自己父母的意思。陳夏那天急了,就問,你到底想不想和我結婚?姜成半天不響,然後說,我想找一個純潔的女孩,言外之意,陳夏已經髒了,她心知肚明。
  • 《裝臺》不嫌「髒」,眼睛裡有東西,這樣的小演員十分難得
    這時候的麗麗還天真有趣的問大伯「你嫌棄我的口水嗎?」此時的大伯還能打趣的回答麗麗「不嫌我娃口水,大伯還省得蘸鹽了」。這一老一小的對話顯得十分親密,就是這樣的一場戲也看得見兩位演員的敬業。不嫌棄髒,也沒有用轉換鏡頭把雞蛋換掉,目前的人物關係中,這樣的不嫌「髒」的互動鏡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精準地體現大伯生命最後時刻還保留著普通人的樸實,更能體現出麗麗的單純。
  • 懷孕之後肚子上浮現一條「黑線」,媽媽嫌醜婆婆嫌細,別再迷信了
    孕媽肚子上出現一條黑線,媽媽嫌醜婆婆嫌細「好煩!肚子上長了條黑線,醜死了!」小郭最近總是給我打電話吐槽自己原來白白嫩嫩的肚皮上,長了醜醜的妊娠線的煩惱。小郭不喜歡自己的身體變醜,婆婆卻總是希望妊娠線能更粗,於是她總是心情不好地跟我吐槽婆婆。我也只能安慰她「老人思想很難改變的,你也別往心裡去。保持心情美麗寶寶生出來才漂亮。
  • 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惹爭議,網友批評:不懂得兒大避母?
    董潔將親生父母的照片拍成「婚紗照」,招致網友批評:不懂兒大避母?在大家心目中,著名演員董潔一直以漂亮、優雅、知性而著稱,與潘粵明離婚後,她獨自養育兒子頂頂,拍戲和教子兩不誤,也算是模範母親。這組董潔和兒子的親子照,兒子穿著正裝,是個眉清目秀的小帥哥,而母親則穿著婚紗,兩人有說有笑,親密無間,看起來很開心,很愛。
  • 一家4口靠他養活,農民工爸爸參加家長座談會,妻子嫌:就你最髒
    職業不分貴賤,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常常看到農民工在工地流著汗做工,衣服上也沾上不少髒汙。一名農民工爸爸為了參加孩子的家長會,穿著工地上的工作服就趕去學校,沒想到事後被妻子抱怨「就你最髒」,讓許多網友看了都很生氣,紛紛替這位爸爸抱不平。
  • 歌德很有諷刺的名言,揭露了人類醜陋的一面,很多人卻不敢承認!
    而最終兒子光明卻背離了黑暗還不說,還在詛咒黑暗是多麼醜陋,嫌棄黑暗太醜陋,自己是多麼陽光美好。這要是拿我們人類來講,就是有一位母親生了一個兒子,母親長得不好看,兒子卻長得好看,兒子卻總是嘲笑自己母親長得醜陋。在外面根本不願意提起自己有一個長相難看的母親。這也是我們古代一句名言,兒不嫌母醜,但在我們現實中,當真都是兒不嫌母醜嗎?還有一句話叫狗不嫌家窮。
  • 4歲男孩嫌棄爸爸醜:父母讀懂孩子話語背後的潛臺詞了嗎?
    譚論惟妙惟肖地學著爸爸的樣子,惹得臺下的爸爸一陣不好意思,譚論問爸爸:「你還沒我帥,你還英俊?」爸爸終於承認是他追的媽媽,這讓譚論內心的心結終於打開了,因為媽媽工作忙,平時都是爸爸照顧他,但是不喜歡爸爸在背後說媽媽的壞話。譚論才會用爸爸長得醜的這點,想要爸爸承認媽媽並不比爸爸差,不僅維護了媽媽,還讓父子之間的隔閡一掃而光。別以為孩子天真單純,其實他們才是曲裡拐彎說話的高手,表面上吐槽爸爸,其實是希望爸爸改掉不好的行為和習慣。
  • 教育小插曲:孩子,口香糖好吃好玩,別享受太久了
    當遇事感到為難時,或有不愉快的感覺時,嚼嚼口香糖,口香糖中的葡萄糖成分減輕你的疲勞,消除你的煩惱。乘長途車、等車、等人,尤其是一個人獨處時,嚼嚼口香糖,便會覺得心中充實了許多,所以它是消磨時間的一種好辦法。如果有閒暇時間,在街上散步,嚼上一塊口香糖,那樣子好瀟灑,真令人羨慕。甚至有專家認為:嚼嚼口香糖,有益於牙周健康,甚至有助於美容。
  • 何猷君吃奚夢瑤咬過的麵包,誰留意他的下意識反應,嫌髒就別吃
    看了最新一期的幸福三重奏,真是要被西柚夫婦感染了,奚夢瑤和何猷君也太甜蜜了吧,他們的愛雖然幼稚,但卻很單純。不過何猷君作為有錢人家的孩子,身上有很多與別人不同的小習慣。普通人不論是和閨蜜在一起,還是和男朋友在一起,都可以分享同一塊食物,誰也不嫌棄誰吃得不亦樂乎,吃別人吃過的東西還是一種關係好的表現呢。在現實生活中,朋友們根本不會嫌棄對方,但何猷君就不一樣,在幸福三重奏中,網友們就發現他很不喜歡吃別人咬過的,剩下的東西,就算那個人是他最親愛的老婆奚夢瑤也不行。
  • 老公說完孩子都嫌你醜,我瞬間想離婚了
    老公說完孩子都嫌你醜,我瞬間想離婚了,你的隨口一句話,在你看來是玩笑,對我而言是往刀口上撒鹽,深有體會世間多少婚姻,就是這樣。看似平靜完整,實則無奈悲涼還好我的女兒沒有嫌棄我,看到我肚子上自己都覺得嚇人的刀疤特別心疼的撫摸我,問我疼不疼告訴她是從這裡出來的,她說媽媽我愛你,孩子五歲了,覺得當初的一切都值得孩子都能做出的暖心行為大人就更應該學會了誰一生下來就是怨婦
  • 溫碧霞與養子親密互動引熱議:父母要教育孩子兒大避母,女大避父
    1966年出生的溫碧霞,雖然已經54歲了,但是卻不顯老,外貌依然如少女般青春靚麗。雖然溫碧霞沒生過孩子,但是並不影響她作為一個母親該有的快樂,因為他跟現在的老公收養了一個兒子,一家三口幸福生活在一起。溫碧霞絲毫不掩飾自己對養子的喜愛,經常曬跟兒子在一起的親密照片。
  • 董潔拍親子照像「婚紗照」惹網友批評:不懂得兒大避母嗎?
    董潔拍親子照像「婚紗照」惹網友批評:不懂得兒大避母嗎?董潔在大伙兒心中一直是漂亮雅致知性優雅的標誌,與潘粵明完畢婚姻生活以後,她獨自一人養育大兒子頂頂,演戲和教育孩子都不耽誤,也算作一位榜樣媽媽了。董潔與兒子的這組親子照,大兒子衣著西裝,是個眉目清秀的帥小夥,但媽媽卻穿了一身婚紗禮服,兩人說說笑笑,形影不離,看起來十分快樂董潔的確是挺有創意的,但是有一張照片,媽媽和兒子的行為過度親密無間了,一些網民覺得,這類動作在有點兒不太適合,乃至有網民指責說:董潔作為媽媽,難道說不明白「兒大避母」嗎?
  • 「你一回來就發什麼瘋?今晚別想碰我!」
    老媽看我臉色不對勁,乍一看我手裡還拿著刀,就有點慌,我強笑了一下,說媽你想哪去了,家裡菜刀不好使,我剛好順路就買個新的。老媽放下心來,臉上又有笑容了,如數家珍地翻著地上兩個布包,說歌兒你給媽搭把手,今天我專門做了好吃的給你帶過來呢。我把菜刀別回腰上,低頭一看,發現左邊的布袋裝著粽子,右邊布袋裝著滿滿的茶葉蛋,用手掂了掂,起碼超二十斤了。
  • 孩子做錯了事,你不吼不叫地講道理給他聽,就一定是好媽媽?
    圖片源自網絡小男孩的媽媽看了看小男孩之後,拉著小男孩的手,坐在我和小寶的旁邊,開啟了她「溫和」的說教模式:「你看看你,這麼不小心。剛才媽媽就告訴你,不要跑、不要跑,你偏不聽。可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真的僅僅不吼不叫,再加上流程化的「你好棒」,就是好媽媽了嗎?孩子做錯了事情,媽媽能夠不急不惱、不吼不叫,還能夠讓自己冷靜下來講道理,真的是一種修行。但是,不顧周邊環境,不管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徵,一味的講道理,不停地講道理,難道真的是媽媽的修行、孩子的福氣嗎?
  • 秦腔傳承-傳統名劇《庵堂認母》全本唱詞
    徐元宰:師太七歲進庵,定然飽受幼兒離母之苦了。王志貞:貧尼生性愚昧,倒也不以為苦。徐元宰:師太,俗話說:兒在母懷千般好,兒離母懷苦水澆,睡眠不知顛與倒,飲食不知飢與飽。依我看師太並非生性愚昧,只不過心中明白裝不曉。王志貞:(唱)說什麼兒離母懷苦水澆,須知道母離嬌兒淚如潮!徐元宰:(唱)既然是母離嬌兒淚如潮,為什麼你娘忍心將你拋?王志貞:(唱)只怪我母女二人命不好,不怪我娘把我拋。
  • 11歲女童遭老師猥褻,別嫌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徵求意見稿規定,教師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係,或有任何形式的猥褻、性騷擾行為的,依法依規撤銷教師資格,給予開除處分,同時錄入全國教師管理系統,任何學校(幼兒園)不得再聘任其從事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我非常擁護這個決定,相信大家也是一樣的心情。
  • 病態的傳承教育,2部電視劇看清教育現狀,你的孩子和你一樣長大
    婆婆特別生氣,邊追著給孫子餵飯,邊訓斥兒媳:"要不是你老慣著你兒子,孩子怎麼會這麼不聽話,都快3歲的人了,吃個飯還要人追著喂,真是不像話,小孩身嬌體弱,不吃飯能受得了?"婆婆追來追去又累又生氣,摔碗走了,老公看見了,抓著兒子就是一頓打,把孩子嚇得直哭。
  • 鄧超趴地給鹿晗拍照,不嫌髒努力找角度,網友:老大爺太寵孩子了
    從拍照的過程中可以看出鹿晗穿著帥氣快樂的站著凹造型,鄧超為了拍出更好的角度坐在鹿晗對面的臺階上,也不嫌髒很多網友看到兩人的照片後表示「像極了老父親帶兒子出來玩,老大爺太寵孩子了還有網友留言稱「兩個人太可愛了,好帥氣的兒子,好努力的父親」。
  • 母不嫌兒臭可不行,這些情況你要知道
    小寶寶都是自帶奶香味的,可是有媽媽發現自家娃卻突然從奶香變得口臭,一個哈欠過來,那味道著實不好聞。有的媽媽說"母不嫌兒臭",自家娃的屎尿都不嫌棄,還嫌棄口臭嗎?3、 腸胃功能紊亂/腸道炎症寶寶消化出現問題時,他呼出的氣體就可能帶類似氨氣的味道,這種情況就是在給父母提醒,孩子身體有恙,家長要結合孩子其他表現和精神狀況判斷是否需要看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