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在每個人都心中都非常重要,因為除去二婚之類的,每個人都只能結婚一次,因此,每個人的希望自己的婚禮能讓旁人羨慕,親朋開心,自己銘記。
為此,大多數人結婚時對各種禮節的要求都很嚴格,比如彩禮要多少,改口費給多少,男方應該開什麼車去接新娘,女方則變著花樣的堵門惡搞新郎,總之,接親路上關卡重重,障礙無數,只為了讓人覺得這場婚禮很隆重,很有面子。
可面子往往不是一個人的,而是雙方的,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小心傷害了他人都臉面。尤其是結婚,有些人為了面子經常過分的欺辱對方,最後鬧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結婚就是兩個家庭組合成一個新的家庭,一家人的利益也是綁在了一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可很多人都不相信這個道理,覺得婚姻裡總要有一方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另一方絕對服從就行了,而且都在結婚前費盡心思的想著一定要佔據絕對的主導,不然婚後一定吃虧。
話雖然這麼說,可是你總想讓別人給你面子,為什麼不想想你給別人面子了嗎?即使有時候你看起來佔了上風,可你其實已經輸了。
小劉和小趙已經到了談婚談嫁的年紀,因為兩家都相距不遠,開車的話只要半個小時,所以小劉給小趙說結婚的時候,一定要早上6點到,中午吃了午飯再回去。同時也談了一些其他的事,比如給親朋發紅包啊,門口發煙啊,讓他多做一點準備,小趙覺得都是小事,也就爽快的答應了。
結婚那天,天都沒有亮,小趙就帶著迎親的隊伍出發了,6點剛好趕到小劉家門口,門口已經站滿了小劉的親朋好友。
小趙從車上下來,開始一些接親的儀式,第一件自然是發紅包了,可發了好幾輪,準備的紅包都發完了,結果還是有人不依不饒的說沒有搶到紅包,不讓走,小趙沒有辦法,只能繼續發糖、發煙。
好不容易殺進了門口,離屋子還有一大段距離,可小劉的親朋說要找到新娘的鞋子才能進去,不然不能進去。於是,新郎這邊的人開始東翻西找了起來,幾乎翻遍了各個角落,連老鼠洞都找了,新郎這邊的人都累的渾身是汗,最後在樹洞裡找到了鞋子。
本以為現在可以進去了,可是伴娘團堵在門口不讓進去,一會要新郎喝酒,一會又讓新郎跳舞,最可恨的是還要新郎學狗叫。
新郎急得臉色通紅,又說了各種好話,求了各種情,可伴娘就是不同意,最後一個伴郎看不下去了說我替他叫,可其中的一個伴娘說不行。
其實,屋子裡的小劉都聽見外面發生了什麼,於是個閨蜜說要不讓他先進來,不然他會生氣的。
閨蜜對她說你不能這麼心軟,要是你因為心軟讓他進來,以後婚後他不在乎你可怎麼辦,先不要著急,先壓壓的性子。
小劉聽了覺得也有道理,就答應了下來。小趙見她開門後以為會對自己說話,可沒想到她開門後又被關上了。就這樣折騰了一上午,新郎連新娘的面都沒有見一面,小趙突然摔碎了手中的啤酒瓶,生氣的說:什麼意思啊你們,到底要不要結婚了,不結就算了,這都鬧騰了一上午了,你們還想怎麼樣?這婚我還就不結了。
小趙一氣之下說不結婚了,要帶迎親隊伍回去,小劉這時候其實也有點慌張,想就這樣出去,可是所謂的閨蜜勸小劉不要意氣用事,他這是嚇唬你的,而且連點考驗都過不了,你嫁過去還怎麼有地位啊。
在一眾閨蜜的勸解下,小劉退縮了,她覺得小趙就是為了炸她出去才故意這麼說的,她認為他們畢竟是有感情基礎的,小趙不會這麼絕情的。可她沒想到的是,小趙真的帶著迎親隊伍走了,完全沒有回頭。
過了好長時間,大家見小趙完全沒有回來,開始意識到麻煩大了,而小劉所謂的閨蜜伴娘都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好像這一切都和她們沒有絲毫關係。
小劉急得都快哭了,小劉父母也急了,好好的婚禮怎麼就發生這樣丟人的事?還是當著這麼多親朋好友的面,連裡子都丟了還說什麼面子啊,這以後怎麼在他們面前抬起頭來。
實在沒有辦法了,小劉父母想著反正都已經丟了臉,為了女兒再丟一次也沒什麼,就開車親自把閨女送去了新郎家。可小趙直接走進屋子裡,把屋子反鎖,說我這輩子就是打光棍也高攀不上你們家,你們走吧,我娶不起你女兒。
任憑小劉和她父母怎麼說,小趙就是油鹽不進,死活不同意,最後沒辦法了,小劉和父母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其實很多地方結婚都有堵門的風俗,這其實也是對新郎的一種考驗,雖說伴娘幹的有些過分,可是小趙也不能直接掉頭就走啊。
一張弓拉的太滿就會折斷,結婚的時候可以玩遊戲調節一下氣氛,可要注意適可而止,如果遊戲玩過了頭,越過了對方的底線,那最終的結果就會是兩敗俱傷。
小劉就是越過了小趙的底線,聽信了所謂閨蜜的好意,讓自己的未來老公站在門外被捉弄,被羞辱,沒有出去說一句話,更沒有制止。這讓小趙覺得你不是真心愛他,不然怎麼會不出來,再加上身體上的勞累,心理上的恥辱,最後導致小趙帶著迎親隊伍回去,不娶了。
可這能怪小趙嗎?不見得吧,女方可能覺得這只是個遊戲,只是為了考驗新郎,可對於小趙來說那就是作,完全沒有把握好尺度,往死裡作。
戀愛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面子,上學的時候找個好看的學習好的就有面子,在社會上找個有錢的有地位的就有面子,其實都是面子而已。
結婚時的迎親,擺酒宴這些事,除了風俗,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面子,鬧的越大就覺得越有面子。可給面子是相互的,首先你要先給別人面子,別人才能給你面子,而不是踩著另一方的臉面去漲自己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