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提到頒獎典禮,可能大家的印象都會是群星雲集,非常盛大壯觀的樣子。可最近,就有這麼一項大獎的頒獎典禮幾乎辦成了笑話一樣。
說到華鼎獎,它的前身是「中國演藝名人公眾形象滿意度調查」,由天下英才傳媒組織,2007年在調查基礎上加入了評選頒獎形式,即成「華鼎獎」。
該獎是以公眾評價來頒獎為目的,也被很多人譽為「老百姓口碑榮譽」。它主要是為了鼓勵全球範圍內,為演藝事業做出重大貢獻,或者起到建設性作用的導演和演藝們,並藉此鼓勵他們接著創作出好的作品。
而說到「華鼎」名字的來歷「,倒還頗具中國古風。「華」字取自於《卿雲歌》中的「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指春華秋實,美麗而有光彩,同時也有天地華宇的象徵;至於「鼎」字,則來源自古代「一言九鼎」等成語,表示昌盛。鼎志昌盛,它與「華」字組合在一起,寓意著「大名鼎鼎,權威可信」。從名字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華鼎獎設立的初衷和目的,就是為了評選出優秀的演員和導演。
27屆華鼎獎嘉賓座位,到場人數很少
要說前些年的華鼎獎,倒還真有些影響力,像成龍、劉德華、梁朝偉、唐國強這樣的明星大腕都曾來領過獎,也一度在中國電影獎項上佔有重要地位。可在最近的華鼎獎頒獎上卻一度鬧出了不少笑話。
首先來說,就是作為華鼎獎頒獎當中的一些重量級獎項卻因為獲獎人沒來而因此空缺(華鼎獎的規則獲獎人員沒來視為空缺)。比如說中國香港最佳影片獎因為獲獎作品《掃毒2:天地對決》的主創人員沒來而因此空缺,中國電影最佳導演頒給了《流浪地球》的導演,也是因為沒來而導致獎項空缺。而最佳新銳演員獎也是因為獲獎者易烊千璽未到場而因此空缺。這幾個在華鼎獎當中算是很有分量的獎項都因此獲獎人沒來而空缺,也讓現場的氣氛十分尷尬,也讓人疑惑華鼎獎的權威性。
除了頒獎沒人領的之外,有人領的獎項也很尷尬,比如說中國電影最佳女主角頒給了任素汐《半個喜劇》,中國電影最佳男主角頒給了王景春《地久天長》,這個華鼎獎影帝影后獎,除了獲獎人之外,其他的參選人像沈騰、易烊千璽、肖央、胡歌、姚晨、詠梅、周冬雨、柳巖等都沒有在現場,這在大型的頒獎典禮上是絕無僅有的,一般來說只要是大型的獎項,不管是獲獎人還是參選人都會到現場參加頒獎典禮,像這回華鼎獎這樣的現象,還真是第一份!
沒有多少明星大腕捧場也就算了,這回的華鼎獎頒獎典禮連個像樣的主持人都沒有,請了一個不知名的老導演和一個所謂的選美冠軍來擔當主持,不夠有分量也就算了,二人也毫無主持經驗,只是雙方互相吹捧,很受提獲獎作品和演員的事情,連頒獎的主題都忘了,真可以算的上是頒獎主持界的一朵奇葩了!
而要說這次華鼎獎頒獎,誰最閃亮,不是獲獎的演員嘉賓,反而是沒有任何作品也要來參加的範冰冰。範冰冰還是秉持著以前的亮眼裝扮,不管是現場,還是走紅毯都是一身黑色露肩晚禮服搭配烈焰紅唇和大波浪,其惹眼的裝扮也吸引了不少媒體的目光,以至於媒體對此次華鼎獎的報導大多是關注在範冰冰的打扮上了。這多多少少讓人感覺有點彆扭,好好的一個頒獎典禮變成了紅毯秀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頒獎結束之後,獲得本次華鼎獎最佳男演員的影帝王景春更是在微博上發了幾張照片,照片的內容則是他用剛頒給他的華鼎獎盃來裝紅酒喝,並配上了「華鼎是好鼎!我幹了,你隨意。」拿獎盃當作酒杯,恐怕王景春也是第一人了,此舉恐怕也多少讓華鼎獎有些尷尬吧。畢竟獎盃成酒杯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多少也有點尷尬了!從這也能多多少少的看出,華鼎獎現在的沒落局面和尷尬的地位。
朋友們,你們認為現在的華鼎獎還有分量和權威嗎?它還有再辦下去的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