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天下 破壁圖強
——在江南大學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陳 堅
2019年9月8日
尊敬的各位老師,
2019級的研究生新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江南大學全體師生和全球17萬天下江南人,對2019級2878名研究生新同學的加入,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的到來,將為這所美麗的校園增添一抹新的色彩,將為學校在「雙一流」建設的道路上注入新鮮的血液和動力,更將為學校未來的發展和進步帶來新的希望。
同學們,江南大學是一所美麗的大學,更是一所奮進的大學,建設世界知名、中國一流、江南風格的研究型大學是學校新時代的戰略目標。目標的實現都是奮鬥出來的,學校的發展和你們追求學業進步是一樣的道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亦退,要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必須堅持不懈地奮鬥。今天,看到你們專注的神情,我的內心是激動的、是充滿喜悅的,我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奮鬥下,這一目標的實現並不遙遠。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這是1919年3月,19歲的周恩來毅然放棄日本求學機會,歸國參加革命,臨行前贈予同窗好友的一首詩歌。時至今日,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雖已歷經挫折而奮起、歷經苦難而輝煌,但同學們也應知道,當今時代國際社會空前複雜,機遇與挑戰前所未有,若干阻攔我們前進腳步的壁壘需要我們去突破。在你們即將開啟人生新篇章之際,今天,我想以「胸懷天下,破壁圖強」為題,與你們共同思考求學的意義所在。
一是希望你們突破自我壁壘,執著追求學術更高境界。
作為學生,學習是你們的天職;作為研究生,科研是你們的本份。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與過去你們經歷過的任何一個階段的學習都截然不同,這是你們自我成長突破和科研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更是你們學術理想與現實對接的最佳時期。你們一定要勤勉務實、堅定信心,老子說過:「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希望你們時刻保持內心對未知世界和真理的渴望,心懷學術理想、珍惜機會,立大志、成大事、有大愛;你們一定要質疑求真、堅持創新,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懷疑不能見真理。」科研在於創新,學術在於求真,創新意味著挑戰、意味著破舊、意味著顛覆,作為科研人員你們只有具備了把疑問變成動力、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勇氣,方才具備了一個科研人員應有的底色;你們一定要厚積薄發、堅韌不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同學們,科研是探索的過程,既是探索則必然會經歷一次次失敗,但請你們一定要相信,失敗是研究道路上最寶貴的財富,只有經歷過失敗的痛苦,方能體會成功的喜悅。你們一定要心存敬畏、堅守底線,作為國家科研隊伍的新生力量,你們理應牢固樹立學術誠信意識,守住學術道德底線,踏踏實實為人,勤勤懇懇做學問。
二是希望你們突破科技壁壘,共譜民族復興嶄新篇章。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就在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提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科技是國家強盛的根基。眾所周知,中國科技公司「華為」被美國蠻橫打壓,但華為處變不驚、淡定從容,先後推出了自己的高端晶片和作業系統,華為的驕傲是民族的驕傲,我們也從中看到頂尖科技的比拼才是國與國綜合國力最終的較量。「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高校作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主戰場之一,希望你們能夠在這人生最美的年華,將個人學術理想融入國家科技創新的偉大事業中,把國家的需要、人民的期待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為改變國家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是希望你們突破文明壁壘,著眼全球貢獻中國智慧。
習總書記指出:「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貢獻的中國。」同學們或許知道,2017年,我們國家全面啟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鼓勵高校辦出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何為世界一流,我認為學術水平世界一流或許僅僅是基礎,胸懷、擔當世界一流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在去年學校建校60周年之際,由我校發起倡議,27個國家的49所高校共同響應參與的「一帶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聯盟正式成立,這是我們以全新的姿態服務全球食品學科和產業的創新之舉。同學們,引領世界並非遙不可及,改變世界也不再是夢,縱然你們選擇的學科方向存在差異,但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胸懷天下的壯志豪情,都能成長為具備全球視野、秉持科學精神的優秀人才,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看到你們創造出引領未來、造福世界的成果,為世界科學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
最後,祝同學們學有所成、健康快樂!
謝謝大家!
本文歡迎微信公眾號轉載。如需轉載,請在文章前註明:本文首發於江南大學,微信號:jnu-1958。
稿件來源:校長辦公室
圖片拍攝:胡奕
本期編輯:張鐵根
歡迎您積極投稿或建言獻策
投稿郵箱:jnuxmt2014@163.com
愛母校,從點讚、評論和轉發開始!
Copyright © 2014-2019 江南大學新媒體工作室.
讓更多人一起「在看」江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