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洱茶臨滄產區的頭把交椅——冰島茶王樹,以88萬的天價拍賣出了一年的採摘權,最終成交量為4公斤。
這22萬元一斤冰島茶在去年引起了廣泛的熱議,「瘋了」、「炒作」之類的負面言論充斥了茶圈。但這也並不影響在今年仍然有人出99萬元的高價買下了新一年的冰島茶王採摘權。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究竟是什麼造就了冰島的神話。
地理環境優越
冰島村位於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是國家級優良品種勐庫大葉種的發源地,冰島老寨和地界、南迫、壩歪、糯伍、一起組成了冰島茶的核心產區。
冰島村是個不足50戶人家的小村寨,坐落於邦馬山脈北段半山腰,平均海拔2000米,年均溫17-20度,年降水量1600毫米,村寨周圍終年雲霧環繞,宛如仙境。
高山雲霧出好茶不是沒有原因的。高山之上,日照時間短,氣溫也就更低,導致茶樹生長緩慢,茶樹體內酶的活性低,有利於胺基酸和香氣物質的形成,從而使帶鮮爽甘甜的胺基酸與形成馥鬱、強烈、持久的芳香類物質含量高。
山區土壤多為砂紅壤,礦物質含量高,高山茶園的低地溫也有效抑制了土壤有機物質的分解和茶樹呼吸消耗,最大程度地把物質積累在茶樹體內。順便說一下,高貴程度不低於冰島的曼松貢茶園,也是這種特殊的紅色土壤。
在地理環境這塊,冰島可以自豪地說:我站得足夠高了。
歷史悠久
如果要論血統的高貴,冰島就是茶界「範冰冰」,它就是豪門的源頭,豪門本身。
根據《雙江縣誌》記載,早在明成化年間冰島就開始種茶,即1485年,所以冰島老寨現存最大樹齡約為500餘年。
冰島的古茶樹是在1485年奉傣族新任土司的命令,從西雙版納的易武古茶區取種,這200棵茶種在冰島(當時叫扁島)成功培育出150多株,也是勐庫鎮首個人工栽培茶樹的村寨。
西雙版納的茶種,在冰島煥發新生,並且不斷繁殖,形成了勐庫大葉種群體品種。所以冰島茶種是整個勐庫大葉種的發源地,並且它是人工栽培馴化的品種而非原始森林的野生種。
口感獨特
「麻煩給我怕吃苦的朋友來一杯冰島。」
如果是剛剛了解普洱的朋友,可能會對普洱生茶有一種味苦霸道的印象,而冰島恰恰相反。冰島的口感是鮮甜的,香氣高、鮮爽度高、水浸出物豐富,所以湯感也十分渾厚。
它不是沒有苦味,而是它的回甘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一入口苦澀就化開了,緊接著感受到的就是冰糖的甜韻。
甜就甜吧,為什麼強調是冰糖甜呢?這就要說到喉韻了。冰島茶的喉韻深,並且能感受到絲絲涼意。
這種獨特的感受主要還是地理環境包括雲霧中的輕風白霜擦過後,留下的奇妙物質帶來的,而這種物質不像普通的酸甜苦辣那樣被舌頭直接感受到,而是能在喉部被捕捉到的鮮爽。
土豪的表演欲
最後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炒作了,拿去年88萬買下冰島茶王樹採摘權的例子來說,在短視頻平臺上在拍賣發生後就立馬有人上傳了視頻,前後上演「丈夫為妻子花88萬買下冰島茶王」的戲碼。
怎麼說呢,有錢人的示愛方式我們不懂。
不過從今年99萬的新成交價並沒有引起太大討論來看,人們對「天價」已經從震驚變得麻木,這種炒作方式已經無法帶動整個冰島茶的整體價格。
當冰島的熱度過去,它實實在在的品質和價值才是能讓神話延續下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