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礦區的發現與開採歷史悠久。據《鉛山縣誌》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元鼎年間就有採礦活動。西晉時,小型坑採銅、鉛在這裡興起。《文獻通考·徵榷考》曾做過這樣的記敘「產銅之地,莫勝於東南,及五十餘處,規模最大者,為鉛山場......三處」。宋紹聖三年(1096),鉛山場「嘗募集十萬餘人,晝夜開鑿,年產銅量達三十八萬斤」。(現永平集貿市場一代,曾是古代冶銅鑄錢處,永銅基建時填工業場地和上山公路,用的就是這裡堆積如山的古爐渣)。南宋的紹興、隆興、乾道年間,鉛山場一直為我國主要產銅之地之一。元代一度衰落,明代復興。至清代末期,礦區淺表易採富礦瀕臨枯竭,官府稅課苛重,採礦活動終止。
1958年,鉛山縣政府組織群眾上山採礦。
1960年永平鋼鐵廠。
1962年鋼鐵廠停產成立永平硫鐵礦。——《永平銅礦志》
1967-1968年從西華山鎢礦來了幾百人建設永平銅礦(江西省冶金廳決定建採選礦石300噸/日永平小露天銅礦,有西華山鎢礦成建制包建——《永平銅礦志》)。
1975年之後,冶建來了,作為乙方,駐紮在永平沙家廠。據老輩人相傳,永平沙家廠在舊時代是永平老縣城的刑場與亂墳崗,當地人路過都會抓緊腳步。冶建人轉戰南北,四海為家,到了永平沙家廠之後成了新時代的「鍾馗」!
永平銅礦職工子弟學校時作者陳天運和他的高中同學
在鉛山永平銅礦職工子弟學校上的小學和中學。中學同學基本分為兩撥人,一大撥是屬於永平銅礦的,好像是本來就在這裡的;另一小撥是冶建的,是新來的、外來的。
冶建大院的宿舍樓——標誌性的紅磚房。
五十年代初,廣東省建築工程公司在廣州參加完南方大廈的修復工作後,前往江西大餘縣,與來自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工人匯合,開始了西華山的擴建工程,在贛州市組建新公司-江西有色建築工程公司。所以,在六、七十年代可以看見工地上有一批抽長竹筒水煙的廣東籍工人。
冶建食堂,做的包子燒的菜可好吃了。七十年代冰棒房也在食堂裡面,5分錢的全奶冰棒讓人一生難忘。
六十年代初,隨著江西基礎工業的建設發展重心的轉移,公司隨之北移到了省會南昌,援建基地同時也從贛州搬到了南昌(地址:青雲譜區南蓮路),公司的名稱改為:江西有色金屬建設公司。
此後,十一冶更名為中國有色總公司第一建設公司,八十年代更名為二十一冶。這些老公司的子弟們,兒時與我們一起念書,步入中年了,至今還在一個微信群暢聊。
1965年5月,江西有色冶金建設公司成立,隸屬於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
新公司人員組成,來自五湖四海,有色冶金系統的、各個鎢礦及各地方新招工,也有少數不願意去西北的老公司人員,因為受不了北方寒冷的氣候及吃不慣麵食而選擇留下。各地招來的工人口音不同,詼諧有趣,鬧出許多段子流傳至今,令人捧腹。
比如廣豐人說看為「錯」,看電影就是「錯」電影。廣豐人老張問老鄉老蔣去「錯」電影嗎,老蔣問「錯」什麼電影?老張說「錯」白毛女。老蔣回答:白毛女不好「錯」,阿要「錯」劉三姐。
撫州工人探親,從撫州農村回永平銅礦上班不容易,要輾轉換車,坐汽車,坐火車,又坐汽車,到了工地推勞動車(鄉音讀「差」),用連貫的鄉音串起來說就是「脫了替差脫活差,脫了活差又脫替差,哈了替差推勞動差」。聊鄉音並不是歧視,當時活躍了氣氛,增強了革命工作幹勁。
冶建醫院
江西有色冶金建設公司成立30多年來,幹勁十足,為江西境內的冶金、有色礦山建設做出重大貢獻。項目包括:
冶金有色項目:新鋼225m3高爐;42孔煉焦爐;萍鋼100 m3高爐;南鋼兩座42孔煉焦爐,燒結車間;九江有色冶煉廠;德興銅礦二期工程(6400噸/日處理能力),三期工程泗洲廟工業場地;武山銅礦(3000噸/日處理能力);東鄉銅礦(3000噸/日處理能力);宜春鉭鈮礦(1200噸/日處理能力);永平銅礦(10000噸/日處理能力);貴溪銀礦(850噸/日處理能力)等冶金礦山大中型項目。
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南昌有色冶金設計大廈(20層);南昌市京西賓館(19層南昌市文明施工樣板工程);江西師範大學教學樓;江西理工大學教學樓、食堂;南昌市郵局陽明路支局綜合樓(市優良工程);南昌市船山路新居(1~3#);南昌市洪苑大廈;江西電機廠科技樓;安徽華業苑住宅小區;贛南製藥廠;贛州冶煉廠;貴溪啤酒廠;鉛山水泥廠;景德鎮黎明製藥廠熱電車間;德興市京都大酒店;鐵山壠鎢礦上坪尾礦壩;本公司德興安置小區1.8萬平方米(六棟磚混七層);德興基地拆遷安置小區2萬平方米;德安尖峰坡錫礦600T/日項目建築安裝;贛州江鎢友泰新材料有限公司鎢深加工技改項目(鋼結構廠房)等項目。
土石方和路橋工程:德興銅礦4號壩圍沙壩(45萬立方米);宜春鉭鈮礦壩(24萬立方米);祝家壩(42萬立方米);九江大化肥灰渣堆積場(176萬立方米);南昌市洪都大道;京九鐵路興國路段路基(4公裡);德興香泗鐵路(3公裡);南昌大橋橋面以上工程;上饒市勝利大橋;鐵山壠上坪尾礦庫等項目。
建築裝修工程:南昌五湖大酒店;(五星級);進賢軍山湖大酒店;(三星級);贛電大夏(四星級,榮獲國家建築行業最高獎項"魯班獎"及"全國優秀精品工程獎");龍南電力賓館(三星級);瀋陽黎明國際酒店(五星級,已榮獲省優工程,正在申辦國家建築行業最高獎項"魯班獎");新疆烏魯木齊銀星大酒店(五星級,榮獲新疆建築行業最高獎項"天山杯"獎。正在申辦建築行業最高獎項"魯班獎");庫爾勒銀星大酒店(四星級);庫爾勒金豐大酒店(四星級,榮獲新疆建築行業最高獎項"天山杯"獎);華洲酒店(三星級)。
(註:上述資料來自網絡)
冶建辦公樓,江西的鎢礦、銅礦建設指令都是從這裡發出。每天「江西冶建公司有線廣播站...」的聲音也是從這裡響起。
值得重書一筆的是,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後期,冶建總承包原冶金部國家「六五」重點工程—永平銅礦的建設任務,總投資3億元人民幣,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經過冶建人的努力,終於在1984年10月竣工,滿負荷投料試車一次成功。之後,又參加了國家「七五」重點工程德興銅礦三期工程的施工,完成了號稱亞洲最大的銅礦德興銅礦四號圍沙壩工程、三期工程泗洲廟工業場地、德興香泗鐵路3公裡。
《永平銅礦志》319頁
作為老一輩冶建工人的子女,讀書畢業後,在冶建參加工作,我有幸也參與了永平銅礦工程和德興銅礦三期工程的建設。應了那句話,冶建人為礦山建設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付出了兩代人。
那時冶建工人的待遇,比一般廠礦工人的工資要多出18元的遠徵費津貼,這也是部分人員在銅礦冶建分家時沒有調入銅礦去的原因之一吧。有一種說法,冶建的工人去到一個新的地方,捨得吃,就把當地的物價抬高了。一個閉塞的地方,突然湧入大量的工人,大量消費,自然會抬高當地的物價,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同時,給當地的治安也帶來嚴重影響。1983年,公安機關也懲罰了一批偷雞摸狗、流氓滋事、打架鬥毆的犯罪分子。
冶建浴室,那時叫洗澡堂。還記得那守門的姬大爺嗎?
進入九十年代,由於礦山建設的壓縮、停頓及受轉型改制浪潮的衝擊,冶建公司進入破產階段。1992年,工人一夜間毫無準備地突然失去工作,被無情拋向社會,自謀出路。不適應的人,生活困頓,壓力遽增。
冶建人在國家需要的時候,風餐露宿,三百六十五裡路,時刻在路上,從少年到白頭,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獻給了祖國,而如今下崗後,依然要肩負家庭責任,去努力尋找工作,把握機遇,影視劇裡的勵志故事就發生在他們的身上。
冶建大院的馬路,成為集貿市場了
時代變遷,文明社會進步發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所有舊樓房子將不復存在:食堂,洗澡堂、辦公樓、小學、職工醫院、我們住的老房子...
端碗飯,走家串戶地吃,只能在記憶裡再現;冶建冰棒房5分錢的全奶冰棒,真不知道還能做出這個味來的時間,會在哪個世紀!子弟學校的老校長和老師,還有幾位健在,想念你們啦!兒時玩的梭擊,用一把竹片做的杆子,像打高爾夫球,擊打出幾十米遠,打碎了幾家人的窗戶玻璃!香菸紙牌、玻璃彈珠,是我們的玩具。兒時的玩伴,各棟的大哥小弟,知道他們的外號,真人也十分熟悉,但你又是否還記得他們的真實姓名?
《永平銅礦志》2頁
冶建大院的水塔
2005年10月,江西有色冶金建設公司終於政策性倒閉。現在重組後的冶建公司,與過去97%的老企業人員無關。
由於體制改革,工程業務的銳減,民營建築企業的進入,建築市場競爭激烈,永平沙家廠冶建也早在在九十年代結束 了屬於它的芳華時代。有人自尋出路,有人又回冶建總部所在地南昌發展了,只有一小部份在本地成家的人留在了沙家廠。而永平沙家廠冶建辦公原址也早已易主。
永平沙家廠冶建小學
永平沙家廠冶建職工樓
小編:冶建人在任何需要他們的地方用勤勞和和雙手築起拖兒帶女的家,更用熱血和忠誠鑄起熱火朝天的大型廠礦建設,他們是曾經的創造者、也是前路的開拓者,祝福冶建人!致敬冶建人!
來源:永平銅礦博物館、作者:陳天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