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純經紀公司——公司不拍戲,沒有製作能力,比如拾捌文化、千易時代、喜天
2、各個影視公司的經紀部——唐人、歡瑞、海潤、華策等
3、明星工作室——比如楊冪、陳坤、張翰工作室都有籤約藝人
1純經紀公司
一般的純經紀公司都是分小組的(分成A組、B組、C組……),然後有一個經紀總監,下面會配經紀人、執行經紀人之類的。(經紀人:就是談事的,管藝人的時間和錢;執行經紀人:不談事的,一般是經紀人談好以後有什麼活動,由執行經紀人帶藝人去做,比如陪藝人拍雜誌啊什麼的等等)
很多時候,各個小組的信息和資源基本都是不共享的,如果A組有一些知名度比較大或人氣比較高的藝人,那麼A組接戲的優勢就會大於B組,比如某古裝大戲找A小組演員,若該演員沒有檔期,並不會轉到B組同類型的演員身上,反正各是各的。(太敏感了我就搬個無關的華誼例子,比如某部戲來找井柏然,如果井柏然沒有檔期,是不會找鄭愷的)
而如果公司力捧A組的某演員,而與B組的某演員又是撞型的,當兩人都適合同一個角色的時候,很明顯B組的演員不會被力推。各經紀小組的關係是比較微妙的,勾心鬥角撕逼爭搶的情況也經常發生。
純經紀公司最常用的方法是搭售,往往這些公司會有比較成熟的知名演員,在談男女一的時候,往往就會被要求帶上同公司或者同一經紀人的其他演員作為條件,比如,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部戲中出現好幾個同公司或者同經紀人的演員,這些例子太多了,我們就不一一舉例了。這種純經紀公司的缺點就是,不投資不製作,話語權就會很小,所以被坑的藝人就很多。
2影視公司經紀部
也有很多藝人選擇籤有製作能力的大公司,一旦公司有不錯的戲,而你又比較適合,那麼上本公司大製作的機會就比外公司演員大很多。最近比較好的例子,比如唐人的韓東君、胡冰卿、金晨,慈文的馬可,華策的吳倩等等。而有的演員,因為和公司有合約,往往紅了以後,也會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也為了能有一個團隊專門打理自己,自己也可以更自由的接或參與製作自己喜歡的劇,比如趙麗穎工作室就是在海潤下面,現在接的都是大女主劇集,胡歌工作室就掛在唐人下面,現在接也都是偏主流、都市生活的劇集。而很多知名藝人為了作品能更上一個臺階,也會把工作室掛在電影製作公司下面。
現在演員越來越貴,人氣高一些的都是上千萬一部劇打包價,對鮮肉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很多有實力的經紀公司更願意用自家大戲來捧自己的新人(當然,藝人接自家戲,給的片酬也是很少的),所以很多新人要出頭,還是需要靠公司給好的戲和角色。唐人的新人們最近表現就很突出,也已經被市場注意了。
3明星工作室
明星工作室,就是利用明星老闆的影響力為籤約藝人爭取好的機會,運營最好的是楊冪工作室,籤的藝人比較優質,團隊非常敬業和賣力,接的影視劇和宣傳都做得很好,比如最近的迪麗熱巴,勢頭不要太猛哦,陳坤也籤了張曉晨,張翰籤了自己中戲的同學還有新人,都會用自己的影響力帶動他們接戲或者各種商務活動。而現在很多大咖上戲的條件之一也是自己要對製作有話語權,比如範冰冰、黃曉明這種類型的。
不難發現精英化的小團隊越來越成為一種追逐的趨勢,10個人為1個人服務,和1個人為10個人工作效果一定是不一樣的,如果說排序的話,應該是:有製作能力的公司≥明星工作室>純經紀公司,但不管什麼樣的公司,公司大小與否,資源好壞與否,歸根到底還是看公司和經紀人能花多少精力在你身上,再大的公司不捧你也等於是零!不知道有多少藝人被公司雪藏呢,接不到戲或者接爛戲。
如果你關注的演員突然作品量大減、或者突然接的作品質量下降了,如果不是該藝人本人有很大的問題,那就看看是不是換了公司或者團隊。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藝人自己成立工作室或者找團隊合作了,畢竟主動權都在自己手裡,也不會出現和同公司藝人搶奪資源撕逼的情況。
現在只有一小部分演員是被市場追捧的,那些沒多少熱度、知名度不高的演員和新人,往往就需要經紀公司幫忙推戲,但因為很多經紀公司的經紀人都是沒有提成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推戲的積極性,也就是說,不管你給藝人接到的戲是好是差,是多還是少,經紀人的工資不會有變化,所以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就會下降很多,這當然也是一個很理性的現象,所以有時候很多演員,要麼經常接到爛戲,要麼沒接到戲,再要麼接的戲兩三年都沒見播。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大家明天都放假了吧,玩的開心哦~嘻嘻^O^
分享是傳統的美德 | 公眾號:wanzilove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