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像是14年離開家以後,在杭州過得最完整的一個秋天。看著世界從綠油油慢慢變成了我喜歡的黃澄澄金燦燦的顏色,真好!
因為疫情阻礙了好友返澳工作的腳步,進而促成了墨爾本老鐵們畢業後的第一次重逢,真好!
第二十周的周五小館第一次開啟了移動廚房,鮑魚紅燒肉就是在may的上海新家創作完成的,順便享受了一把攝影燈的高級,真好!
與趙老師回新時空搬家,尋得了幾件沉甸甸的「寶貝」,心滿意足的捧回家;在人生進程上又向前邁進了一小步,滿心歡喜,真好!
30虛歲的生日一共吃了三個蛋糕五頓飯,收到了來自王女士和高先生聯袂策劃的charming bear surprise愛的突圍,真好!
你看,在金九銀十的季節裡,就算沒有升職加薪那些實際的成果發生,也會欣然感嘆一聲:收穫滿滿,真好!
兩個月的時間其實過得很快,每當我坐在電腦前碼字時,總是腦袋空白,便習慣性拿起手機,划過相冊裡一張張照片(大部分都是吃的>3<)回憶過去的兩個月裡見了哪些朋友、探訪了哪些好吃有趣的館子~(大概我的重點還是吃吃吃而不是和誰吃😂)
醬鴨下巴,熠盛料理
兩個月的時間裡,見縫插針回了幾次上海,有種回娘家的感覺,是那麼親切又戀戀不捨,每回都有新發現!
在國慶假期的某個下午去了次東發道,目測下午三點是排隊最短的時候~鹹蛋黃牛蛙、老滷煨雞爪和豬油拌飯頂頂優秀!
漫步愚園路,陽光灑滿街巷,樹上的梧桐葉發光,或許是精靈在起舞。悠悠走進A.E.Kitchen,點上一份美式早午餐;過個馬路就是今年網紅榜上有名的Basdhan,買上兩個經典corrisant當早餐。看著小院裡悠閒的喝著咖啡亦或開懷交談的人們,好似這又是一個平常的秋天,沒有疫情、沒有social distance,人們可以放心放肆的親吻、擁抱,懷念!
說走就走回了趟mithai。沒錯,「回」,是以前在上海生活時隔幾周就要光顧的地方,帶來的永遠是那份歡愉與踏實。除了香蘭葉雞翅、蝦餅等必點項目外,新嘗試了青檸蒸魷魚,鮮嫩Q彈,nice!
在杭州的時候,打卡了兩次新榮記。開餐前贈送的店家自做的花椒小魚乾和杏仁脆片深得我意,讓人忍不住對餐廳更加期待~
脆皮乳鴿,這是什麼神仙技藝啊!外皮香脆好入口,鴿肉細膩,鹹度滿分,滿口爆汁,香氣瑩潤口腔,滋養味蕾!68元1隻的價格也很接地氣了。
黃金脆帶魚,另一道當家菜。之前吃過南麓浙裡的、晶採軒的,都不如新榮記的這份到位,賣相正氣,外松裡嫩。其他還嘗試了鯧魚年糕、沙蒜豆面、酸菜望潮、臨海扁食等等,怎麼點都不會踩雷。食材足夠新鮮,廚師長會在全國挑選最優質的食材,同時有自家專供的冷鏈體系,即使台州與北京相距甚遠,也能讓北京寶格麗店獲得米三的殊榮,推薦!
秋瓜,絲瓜的一種,更加矮矮胖胖。切條加入潮汕蘿蔔碎、蝦仁粒和花生碎,攤個大餅咯~
WEEK20 親子丼
感謝老媽的友情出鏡😁基礎版本的口味,沒有加入額外的創意,簡簡單單還原本真。
WEEK21 鮑魚紅燒肉
周五小館首次開啟移動廚房~最複雜的步驟是清洗鮑魚和給五花肉塑形~剩下的就按照紅燒大法等待美味降臨吧!
WEEK22 半顆生菜佐牛肋條
偷師了家門口的餐廳夏久的方子,清清爽爽很夏天,有肉有草有水果營養搭配滿分,是我的健身套餐沒錯了!
WEEK23 油淋鱖魚
適合一大家子人一起分享的一道菜。講究食材新鮮、火候把握。比紅燒更美味,簡單帶出鱖魚的江鮮與細嫩~焯水後加入佐料油淋即可。
WEEK24 秋月梨川貝撻撻
入秋容易乾咳,便做了川貝蒸梨吃。突發奇想或許把它倆融入法式甜品也很不錯?焦糖拉絲勾個線條,口味賣相我給90分!
WEEK 25 芒果鮮蝦卷
很偷懶的另一道健身餐~檬粉、鮮蝦、水果或者任何你喜歡的食材,只要口感不過於強烈的都可以卷吧卷吧!
WEEK26 法式布丁吐司
第一次吃也是最棒的一次是在新天地的Polux。當時就很好奇廚師是怎樣把蛋液如此細密的融入麵包裡的?或許是用了分子料理的技法?甚至想過針筒打入這樣的方式😂許久後看到另一個美食博主的視頻才明白,原來只要把麵包片放到蛋液中泡泡就好了呀!小難點在於要煎到產生焦糖才可翻面哦~
我想有一天,我也會擁有一個中島廚房。
它就像一個小飯館,三五好友時常上門坐坐。
你點菜,我做飯,聊聊藝術,侃侃大山,載懽載笑。
「它不用很大,好看的鍋碗瓢盆足夠容納
更無須奢華,但願陽光一隅,鮮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