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治某小區的電梯間內,一名家長帶著3個孩子坐電梯,其中2名孩子的手腕上都繫著一根兒童安全繩,這2名孩子一個2歲,一個5歲。可沒想到進電梯的時候,4個人沒有全進去,2歲的孩子先跑進了電梯,門關上的時候,剩下的3個人還在電梯外。隨後電梯關閉下行,而女童手上的安全繩還沒被取下,由於電梯內外瞬間拉開的巨大高度差距,女童被牽扯至半空中,懸空吊了約有2分鐘。
幸好,電梯自動啟動了緊停裝置,孩子落地後馬上去按電梯的開門按鈕,此時手上的安全繩另一頭仍被夾在電梯門高處。經家長求助物業後,孩子被安全救出,沒有發生危險。造成這一驚心動魄的一幕的,正是孩子手上那條兒童安全繩,也就是網紅的"遛娃神器",可沒想到安全繩沒保障孩子的安全,"遛娃神器"也成了"坑娃兇器"。
2018年,深圳地鐵就曾被這種"遛娃神器"逼停過。當時是一對父母帶著姐弟倆坐地鐵,兩個孩子一個5歲,一個3歲,神奇的是,繩子的兩頭連接的不是家長和孩子,而是孩子和孩子。這兩位家長,竟然讓姐姐牽著弟弟走,可幾歲的小孩子懂什麼安全呢?進閘機的時候,姐姐先過了閘門,弟弟被卡在外面,姐姐一直拖拽,導致弟弟頭撞到閘機。
這還不算完,進地鐵車廂的時候,姐姐又是先跑進了車廂,把弟弟忘在身後。結果呢,車門關閉了,姐弟倆卻被隔在地鐵門內外,如果地鐵此時啟動出發,可想而知姐弟倆會有什麼結果。還好車站工作人員及時趕到,按壓了"緊急停車"按鈕,安全繩也被拉斷,姐弟倆這才安全無事。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大人親自牽著孩子,已經是很負責的表現了?
這種所謂的"安全"繩,原本的用途是防止孩子走丟,而不是讓家長們"解放雙手"。但是在各種營銷推廣的洗腦下,一二十塊錢就能買到的一條繩子,搖身一變成了幫助家長解決育兒煩惱的神器。類似的還有一種遛娃手推車,因為比較輕便,還能摺疊,和傳統又笨重又大的手推車相比,能讓父母省掉很多力氣,於是成為了網紅的遛娃爆品。
可深入調查了解之後才知道,這種遛娃手推車的質量根本不過關,一是不穩定容易翻倒,二是車輛做工不精細,會劃傷孩子皮膚,三是使用材料的增塑劑殘留過高,孩子長期接觸,會有健康風險。經過專業人士的檢驗,這種手推車各項指標幾乎都不合格,去年1月央視就曾曝光過此事,可時至今日,電商平臺上仍有眾多商家在銷售它,標題簡介也都用了"遛娃神器"這一關鍵字。
時代在進步,家長們的育兒理念也在進步,以往那種24小時跟在娃屁股後面被"遛"的模式,早已不再受歡迎了,現在流行的是"遛娃"。雖然很多人覺得,給孩子套上繩子,大人跟在後面走,不是跟遛狗一樣嗎,狗跟人那能一樣嗎?遛娃這種形式,卻隨著一群追新求異的家長們出現,迅速風靡起來。如果有一天,有人發明了一種可以遠程遛娃的神器,相信家長們也會樂於躺在家裡玩手機,任娃自己在外面"遛"。
家長們的雙手是解放了,不用費大力氣抱娃推車了,可解放了的雙手卻用來拿手機,本該在孩子身上的視線也給了手機,孩子此時此刻在幹什麼,家長的關注反而少了。這哪是家長遛娃,這不是娃在自己遛自己嗎?給孩子使用牽引繩,家長的目的是好的,不過是不想娃走丟,但給孩子套上一條繩子,不意味著育兒任務就結束了。他們不願意承擔帶娃這"甜蜜的負擔",本質其實還是在於不想帶孩子,只是迫於身為父母,不想帶也得帶。
現在的年輕父母基本都是這樣,婚是在家人的一遍遍催促下結的,孩子是在親戚朋友們的一遍遍問候中生的。雖然做了父母,他們的內心仍然還是個孩子,商家生產的遛娃神器,也不只是為了娃,為的還是滿足孩子家長那顆沒長大的童心。不信你看,這安全繩上卡通的設計,像不像你小時候沒得到的那個洋娃娃?
但是,不給孩子套上安全繩,萬一被人販子趁機抱走了,就是父母一生的痛。為了防範這種風險,父母只有給孩子加一層保險,好將孩子留在自己身邊。作為家長,自然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當然,仍有一些家長不貨比三家,更不考慮風險,看到營銷人員說好就衝動購物,隨便給娃用質量不過關的東西,真出了事,可就後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