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報觀察記者 侯衝 王成棟 攝影 肖雨楊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7月23日,在南充市南部縣八爾湖鎮純陽山村,隨著脫貧戶姚素瓊在平板電腦上按下啟動鍵,將採訪隊旗從「雲端」授給在全省各地整裝待發的記者,四川日報全媒體「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大型報導的「百縣千村行」採訪活動正式出發。
點擊視頻 一起感受「雲授旗」↓↓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之一,四川的脫貧攻堅工作當前正處於由「關鍵進展」向「全面勝利」轉變的緊要關頭,正乘勢而上,決戰決勝。
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李鵬介紹,關注、記錄、傳播決戰決勝的偉大戰役,作為省委機關報,四川日報全媒體責無旁貸,推出「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大型全媒體報導並貫穿全年。
在前期一系列報導和產品的基礎上,今天又特別啟動「百縣千村行」行走式採訪活動,數百位採編人員將走進全省100個縣特別是88個貧困縣,探訪千村萬戶,採擷來自最基層的鮮活信息。這是四川日報近年來派出人數最多、行走裡程最遠、覆蓋範圍最廣的一次全媒體採訪活動。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曉駿宣布採訪活動正式出發。
「真是沒想到!」提及剛剛的「雲授旗」,脫貧戶姚素瓊仍然難掩激動。她說,每個貧困戶都有自己的脫貧故事,希望四川日報全媒體能夠講述得更精彩,讓更多的人知道貧困戶的脫貧歷程。
號角吹響,四川日報全媒體採編人員將把視野聚焦基層,讓腳步踏入熱土,著力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深度挖掘「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發展切片,全面記錄四川脫貧奔康路上的探索和實踐。
四川日報全媒體把此次採訪活動作為縱深推進媒體融合的「新聞現場」,既注重發揮主流政經大報的「權威、主流、深度」的優勢,推出一批出新出彩的報紙稿件,更充分運用AI、VR、直播、動畫、微電影等新技術融媒手段,全方位、多手段、多角度地打造一批新媒體產品。同時,注重互動傳播,讓採訪對象參與到整個採編生產傳播流程中來,尤其是老百姓講述的自家故事,將成為報導的重點和亮點。
講好脫貧奔康故事!126秒短片帶你感受來自腳下的力量↓↓
採訪活動的出發點純陽山村位於全省脫貧攻堅任務最繁重的市(州)之一——南充,這裡有4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3個省扶貧開發重點縣,2014年精準識別貧困村1290個、超過全省1/10,貧困人口19.1萬戶57.8萬人,居全省第3位。
到2019年底,南充完成了脫貧任務,歷史性解決了農村絕對貧困問題、消除了區域性整體貧困。純陽山村通過探索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也從遠近聞名的窮山村,成為全省最早脫貧的貧困村之一,受到國家表彰,成為「最美脫貧新村」。
跟隨鏡頭,感受純陽山村之美↓↓
出發儀式後,採訪的第一站,是一場特殊的「鄉村壩壩會」,純陽山村村民們講述的脫貧故事,笑中帶淚,感人肺腑。
「我和爸爸媽媽終於可以經常在一起吃個飯,拍個照了。」王寶中的女兒王秋曾是一個留守兒童,這幾天正在和父母商量如何填報高考志願。2016年,長期在外打工的王寶中回鄉參與雙孢菇產業,家境逐漸富足起來,路通了、新房修好了,他們家還開了農家樂,她也能夠在每月放假時和父母吃上團圓飯,感受家庭的溫暖。
當天,參加採訪活動出發儀式的還有:南充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忠臣,南部縣委副書記、縣長黃波,南充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市扶貧開發局、南部縣委宣傳部、縣扶貧開發局、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南充市嘉陵區、高坪區、閬中市、蓬安縣、營山縣、儀隴縣黨委宣傳部負責同志,四川日報社記者代表,以及省市縣媒體和群眾代表,共計150餘人。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